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警惕通信業重回美國時間

  有時候,國內媒體的遲鈍讓人感到尷尬。
兩年前它們還在整體唱衰美國的通信產業,認為不管是終端還是設備,歐亞豪強,如愛立信、諾基亞、三星、華為等已經集體把美國公司(有時再加上加拿大的北電)擠下了神壇。美國人整體在退縮,甚至是潰敗。
但兩年后的現實是:隨著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美國人不僅沒有再退縮,反而正在逐漸收復失地。現在準備不足感到吃力的卻是兩年前被國內媒體看好的歐亞巨頭,他們明顯表現得對智能手機時代準備不足,從觀念和技術上再次落在了后面。
美國的產業格局仿佛又回到了當年it產業的黃金時代,從操作系統,到芯片,特別是CPU,以及手機的設計已經全面領先,不僅如此,隨著手機越來越變得像移動電腦,整個產業鏈如何分割、如何對位的話語權也似乎又被他們掌握了。
雖然現在接下去的發展還有不確定性,畢竟非智能手機還有著廣大的市場,諾基亞和三星仍然是最大的手機廠商,但對于通信業重回美國的趨勢,卻必須讓我們警醒。
在此回憶一下這個轉變如何發生,以及它背后的推動因素,或可以為國內將來的產業發展提供可以借鑒的經驗。
剝開產業鏈發展到如今,智能手機產業和非智能產業的區別何在?
答案是,非智能手機更像工控機,雖然有一個小型的處理器,但人們更看重的是它打電話的專用功能,不大在乎所謂的CPU速度、存儲等指標。而智能手機像電腦,越來越劃分成幾個模塊,就好像電腦劃分主板、硬盤、存儲器、CPU、顯示器、操作系統一樣。于是,智能手機的產業鏈復雜程度遠超過當初。而在這產業鏈上,美國企業偷偷地占據了顯赫的位置,我們可以從CPU、操作系統、設計和制式四個方面來談。
智能手機中最重要的部件和電腦一樣是CPU,對于世界來說,手機CPU芯片的寡占聯盟在不知不覺間已經逐漸形成。
在PC產業中占據主要位置的英特爾依靠atom處理器,在手機CPU市場中依然占據了一個席位。但它的地位并沒有在PC市場上那么重要。
德州儀器(TI)延續了非智能機時代的優勢,仍然占據了手機CPU老大的位置。其次則是高通。
對于國人來說,高通一直被宣傳成一個不得意的公司,擁有著3G標準CDMA2000的大量專利,依靠向手機和設備廠商銷售專利賺錢。
但美國廠商主導的CDMA2000卻敗在了歐洲主導的WCDMA腳下,于是郁郁寡歡的高通只好放棄了CDMA2000,在向4G演進時采取了愛立信的LTE,而愛立信恰好是WCDMA的主要廠商。
國內媒體給大家描述的高通就是這樣的一個尷尬角色。
但實際上,財大氣粗的高通除了通信芯片之外,另一個發展迅速的業務就是手機芯片,特別是CPU,與老大TI不同,高通的優勢在于硬件的全面和軟件的優勢,隨著Android系統的推出,高通迅速跟進成了第一家全面支持Android系統的芯片廠商,從而鞏固了自己在智能手機芯片(含CPU)市場中的地位。
TI、高通、英特爾三個公司的實力位居前三。
此外,NVIDIA攜顯示技術方面的優勢,也推出了高端手機CPU,擁有著最佳的多媒體效果,占得一席之地。
另外推出CPU的廠商還包括飛思卡爾、AMD、英飛凌等。除了最后一家,基本上都是美國廠商。
還有一個例外,就是只做專利,不做生產的ARM,這是一家英國公司,在產業鏈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算是歐洲在智能手機時代的一個異數。但專利費的收入與芯片廠商的收入相比,還是少數。
經過檢驗,除了ARM和英飛凌之外,手機CPU市場基本上被美國廠商壟斷了。
或者這么說:美國寡頭廠商對于手機CPU的壟斷一直存在,但在非智能機時代,由于CPU芯片的重要性并沒有被突出,于是他們的優勢無法顯現,一直隱藏在手機廠商的光環之下。一旦智能機時代到來,這群寡占分子將可能像當年英特爾一樣受到矚目,并獲取更大的利益。而手機廠商的控制力反而如當年的IBM一樣衰落了。
除了CPU,另一個重要的模塊就是操作系統,這方面人們談論得很多,不再詳談。歐洲夕陽西下的Symbian和美國蒸蒸日上的Android,加上蘋果和微軟。在非智能機時代,以及前iPhone智能機時代,還曾經出現過數十種操作系統,中國也出現過所謂的“女媧計劃”,推出凱思昊鵬,但早已經沒有人理睬了。隨著智能機的發展,操作系統的寡占仍然是美國人的天下。
另外,再看手機的設計思想。iPhone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于智能機的看法。人們這才意識到,原來手機真的可以變成電腦。如果未來iPhone 能夠遇到對手崧新實業攝影器材閃光燈,那么必定是一個能夠劃分產業鏈,并通過開放把眾多廠商吸納進來的角色。就像當初IBM依靠轟轟烈烈的兼容機產業鏈打敗了蘋果PC一樣。
現在走在產業鏈最前端的基本上都是美國廠商:除了蘋果之外,最顯著的是google,再加上英特爾、摩托羅拉等,都是模塊化和分工的支持者,注重吸收產業鏈的力量。他們都不把手機當手機,而是當做一臺小型化的可以通信的個人電腦來對待。
而歐洲的廠商,包括亞洲的廠商如三星、LG、聯想等,卻仍然在按照傳統的通信模式做手機和賣手機,都表現出對于產業鏈支持的缺乏。
相比而言,歐洲和亞洲的觀念落后很多,缺乏創新的弊病將成為最大隱患。
最后,再看一下制式。向4G演進的制式幾乎成了歐洲唯一具有優勢的地方。在諾基亞逐漸失守之后,愛立信為歐洲守住了最后的堡壘,將4G演進的話語權保留在了歐洲。美國廠商主導的CDMA2000完敗給了愛立信WCDMA。
但這樣的優勢真的這么大嗎?
但人們忽略的事實是:高通是個四下出擊的高手,在推廣CDMA2000和EVDO時,它在LTE的知識產權中也非常強大,即便不是第一,最起碼也和愛立信相當。
另外,或許我們可以從這樣一個場景來說明問題:
身在北京的張三拿出智能手機,連接上WiFi網絡,登陸ip電話軟件,撥打了遠在紐約的李四的手機,他們聊了一個小時股市,掛斷了電話。張三到底需要為這次電話交多少錢?
答案是不花一分錢,如果李四也同樣使用ip電話和WiFi的話。而按照傳統的通信產業,張三則需要繳百元以上。
這個場景在技術上已經完全可以實現,之所以未在國內出現,只是因為政策上的限制而已。
智能手機的發展結果必然是,設備對于到底采用什么網絡越來越不敏感,只要網絡的帶寬足夠好,什么網絡都可以用。
WCDMA和LTE的勁敵不是CDMA2000和EVDO,更不是所謂的TD-LTE,而是來自互聯網的競爭。一旦WiFi和其后續技術WiMax 得以發展,有可能使得通信產業利潤大幅下降,競爭變成終端的競爭,而運營商只不過是管道。即便中移動再不想當管道,從長期來講,它也必然是管道。只是時間的長短問題。
最近,大家開始注意國內運營商3G帶寬不夠用,只好用WiFi來補足,就很說明問題。
當然,WiMax技術由于運營商的抵制,是否能夠普及還有疑問,但只要有競爭性的技術存在,就一定會使得產業利潤攤薄。簡單地說,運營商利用短信都可以大幅度撈錢的日子過去了。運營商利潤的攤薄必定也意味著設備商利潤的降低。
另外,與終端市場相比,設備的市場永遠是小的,因此,愛立信的優勢很難轉化成產業的控制權,也不足以動搖美國廠商對終端產業的控制權,并且隨時可能受到其他制式的沖擊。
上面幾個方面都展現了隨著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美國廠商的優勢所在,所以,我們應該警惕通信業又重新回到了美國廠商希望的軌道上,歐洲人在2G時代以來創建的王朝很可能已經過去了。
美國模式和歐洲模式在這里,我們不應該為美國人唱贊歌,或者走另一個極端罵國際資本主義,而是應該分析它們的模式,希望能夠找到其回春的原因,再對比國內的情況,希望國內的產業以后有機會走得更好,消費者享受更好的服務,甚至超越美帝的待遇。
歐洲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是相同的,美國廠商失勢和轉運的原因也一樣。
在2G時代,歐洲之所以成功是以規模取勝,一方面,歐洲各國聯合推同樣的制式標準,另一方面,由于歐洲市場的同一性,在2G時代很快產生了橫跨歐洲大陸的霸主,也就結束了競爭階段。這樣,依靠著龐大的用戶基數和標準化的手機樣式,手機廠商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并迅速占領市場。
但美國人卻正好相反,在市場上充滿了無數的競爭企業。AT&T作為運營商壟斷,于是被拆分了。歐洲的標準只有一個:GSM,美國(含加拿大)的市場上除了GSM,還有CDMA、iDen、Qchat、WiMax等等,多種多樣。手機企業也各具特色,黑莓、PALM、摩托羅拉,在 iPhone出來前,沒有一個有絕對優勢。無線互聯網的參與者也五花八門,除了傳統通信產業,還包括各種it設備商、互聯網企業、電腦廠商等等。
兩種模式的結果也很明顯。歐洲模式有助于迅速占領市場,但缺乏靈活性,一旦鋪開,轉型不易。美國模式容易形成割據的市場,在2G時代由運營商主導,依靠以量取勝,自然吃虧。但是到了無線互聯網時代,正是需要創新的時候,各種企業競相尋找自己的機會,硬生生沖破了原有的運營商束縛,發展出多樣的市場,這樣的模式更容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甚至不是產業鏈,而是產業池。
摩托羅拉可以吃敗仗,但黑莓和PALM卻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而蘋果作為一個沒有參與早期競爭、沒有包袱、但卻有實力的運動員也能夠迅速進入市場。這里,不是沒有失敗者,但失敗者要么從新找到自己的定位,要么很快會被新的成功者所取代。
更應該警惕中國又落后了中國的模式既不是歐洲式的,也不是美國式的。
但國內自認為自己走的是歐洲式的道路,原因很簡單,我們有一個壟斷企業中移動,又有個很喜歡管事的工信部,于是管理者希望依靠扶持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至于小企業,越少越好,多了添亂。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工信部親力親為,指導制TD標準,為的是幫助國內大企業排除外來競爭,并撥付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究。同時,中移動也賺錢賺到背不動,但卻缺乏創新。
與此同時,嚴格的管制導致企業一茬一茬發育不良。
最早發育不良的是國有企業,于是民企中興起了幾個不錯的手機企業,但信產部規定,每一款手機必須進行入網檢測,入網檢測要花大價錢,且時間上一拖再拖,以至于這幾個民營企業也不堪重負,失敗了。但市場是偉大的,于是在監管之外又興起了一批山寨機企業。可政府更加強大,山寨機企業隨即也受到了打擊,加上和監管斗得正酣的山寨企業也沒有發覺產業風向的變化,現在也死得差不多了。
可以看出來,國內的企業大部分心思花在如何和監管作斗爭上了,哪里還有時間搞創新,或者去尋找自己在世界產業鏈中的定位?每一次的所謂收編、監管,都造成這一茬新興力量的衰落,可見我們的監管是多么有力量。
至于標準對于國內通信業的損害則更大。由于長時間不讓上3G業務,導致針對國內市場的所有通信企業實踐經驗都比國外落后了好幾年。為了保護國產標準WAPI,強行禁止了WiFi,導致圍繞著WiFi出現的軟件、應用公司無法生存。
禁止了Twitter、Facebook等網站,造成圍繞著這些網站的應用開發發育不良。中移動嚴格的政策性限制也造成國內移動互聯網站弱得如同嬰兒。
這樣管制的結果甚至造成了國內通信業媒體的短視。
兩年前,一位國內的通信記者寫道:
美國的手機廠商集體潰敗,其中的代表就是摩托羅拉。而占領市場的是諾基亞、三星,以及中國的山寨機,加上中興華為的代工模式,搶占了國外的市場(這一點部分是對的)。運營商在采購中的話語權增強,導致手機廠商更加依賴運營商。運營商對于產業的控制力也在大幅度增強(當然他不敢得罪中移動)。
他得出結論:中國的機會來到了。經過政府多年的努力,我們快開始超車了。
這位記者的聲音代表了絕大多數通信記者兩年前的認知,一個事實是:與報道互聯網的平媒記者大多以市場為導向恰好相反,平媒的通信記者大部分是國家主義者,對于政府大手筆總是拍手叫好,否則他就混不下去。
但當時iPhone和Android都已經出現了,第一節中講到的大部分寡占企業也已經各就各位,可是國內由于缺乏必要的環境和體驗,導致原本應該最敏感的記者,竟然完全不了解世界上正在發生著什么,他們只報道政府和強勢企業希望他們報道的內容,又被政府利用他們的報道來制定進一步的控制政策,于是形成了惡性循環,越來越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但是也不用這么悲觀,如同在2G時代,我們產生了中興和華為這兩個異類一樣,在新的時期也不排除會產生成功企業的可能性。
比如突然崛起的魅族,它的出現就像當年出現的那批民營手機企業一樣迅速和無聲,如果監管不要再如影而至,給它足夠的生存空間,這樣的企業是有可能長大,并成功進入到產業鏈中,尋找到合適的位置的。
要記住,當年臺灣也是因為它的企業找到了一次進入產業鏈的機會,從而產生了電子業的爆發。政府真正要做的是解除管制,讓產業更加健康地成長,讓企業更加能自主加入競爭的叢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