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互聯網電視在疏不在堵

  導語互聯網電視行業似乎未受到廣電總局日前叫停互聯網機頂盒的影響,各方均是信心滿盆,動作不斷。這一方面彰顯了互聯網電視客觀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參與各方寄希望形成以自身為主導的互聯網電視產業鏈體系。中廣研究認為,互聯網電視監管政策不可缺失,否則是會無序發展,但政策應注重引導行業向健康、合理、有序方向發展,而非遲滯其進程。
互聯網電視在疏不在堵本周,華數傳媒與盛大網絡簽署協議,雙方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展開與互聯網電視的相關運營。盛大網絡擁有充足的游戲、文學等互聯網內容資源,華數則擁有TPTV、手機電視、互聯網電視的播控平臺以及數百萬有線電視用戶,雙方將通過盛大的內容平臺與華數的多元渠道共同推廣互聯網電視。而不久之前,華數剛剛宣布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互動電視、互聯網電視等領域展開合作,華數用戶將可以在電視上使用百度所提供的搜索、影視、娛樂、社區交流等服務。此外,華數與飛利浦合作推出網絡播放器,華數將利用其互聯網播控與內容平臺為飛利浦互聯網電視用戶在線內容支撐。華數的這一系列動作表明其將堅定不移向內容運營平臺轉型,而不再僅局限于有線電視業務。
無獨與偶,通過與南方傳媒合作拿到互聯網電視牌照的優朋普樂CEO邵以丁在做客騰訊“微訪談”時表示,互聯網電視政策不會危及互聯網電視發展,優朋普樂幾乎與所有的主流電視機廠商都有實質性接觸,并計劃于年底與至少6家電視機廠商合作推出互聯網電視形態產品。邵以丁在訪談中多次表達了對互聯網電視產業前景的看好,優朋普樂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
相較于上述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廠商的動作,試圖改變傳統電視產業鏈中終端制造者角色的電視機廠商則一直把希望寄托在互聯網電視上。本周三,TCL、海信、長虹宣布發起成立“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中智盟)”,建立中國智能電視產業統一、互通、開放的技術體系。其背后還是電視機廠商希望借助于互聯網電視轉型為平臺運營商,向產業鏈上游挺進。
互聯網電視產業似乎并未受到廣電總局叫停以樂視TV為代表的互聯網機頂盒影響,牌照商、內容商、終端廠商等產業鏈參與各方仍舊看好互聯網電視前景,并為此不斷“儲備糧草”,以期占據主動。正如中廣互聯@CEO曾會明在中廣微博所言“在網絡及終端技術加速發展之下,內容與渠道的多元化交叉將成趨勢,走向跨媒體、全媒體、全業務的運營,#盛大牽手華數#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的一朵浪花。輔以資本的介入,整個產業的活躍度提升,產業鏈各方的紛爭與合作,都在為下一波的行業格局尋找自己的高地,大戲還剛剛開始”。
中廣研究認為,互聯網潮流不可逆轉,特別是互聯網視頻(OTT)的崛起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網易進軍視頻市場、電信三巨頭殺人視頻戰場等行業性事件均說明了此點。在此背景下,已經進駐PC、移動終端的以互聯網視頻為代表的互聯網內容向電視屏幕的滲透遲早會發生。無論從用戶角度還是產業角度來看,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等存在客觀的市場需求。
雖然總局出臺的互聯網電視新政遭到部分人士質疑(詳見中廣互聯微綜述:互聯網電視新政出臺),認為這阻礙了融合業務的創新與發展。但中廣研究認為,互聯網電視監管政策不可或缺,否則會出現“聽話的吃虧,不聽話的悶頭賺錢”的局面,也不利于互聯網電視產業在標準、業務、分工等方面形成規范,最終形成大家各干各的,整個產業形不成合理的商業模式與利益分配機制,造成無序發展的局面,而總局的這次新政也部分起到了此作用。
但政府思維與社會管理要與時代共同進步,在互聯網電視監控上,需要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合力凈化互聯網內容,防止非法違規的內容在互聯網傳播,而不是現在的廣電總局管不了互聯網內容,只能在最難監管的傳播渠道/終端上下功夫,因為渠道與終端形態是越來越多樣化的。因此,政府各部門應該協調、統一與配合,側重于源頭的內容監管而非傳播渠道監管。廣電總局在制定互聯網電視政策時,則主要注重在客觀需求條件下調和各方利益關系,引導行業向健康、合理、有序方向發展,而非在渠道控制思維下遲滯互聯網電視的發展。
另據悉,總局關于互聯網電視機頂盒業務管理細則將于近期出臺,把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納入到現有互聯網電視播控平臺的統一管理體系之下,這是一個積極信號。
有線電視運營商的出路OTT視頻借助互聯網電視爭奪用戶,這將對有線電視運營商的視頻業務構成嚴重威脅。2011年7、8月份,美國電視運營商財務季報陸續出爐,美國主要付費電視用戶2011年Q2減少19.3萬用戶。具體到有線電視行業,有線電視前4大運營商Comcast、Time Warner Cable(TWC)、Charter、Cablevision訂閱用戶分別減少23.8萬、13萬、7.9萬、2.3萬戶。中廣研究估算,整個第二季度美國有線電視行業訂閱用戶數大約減少70萬,流失率大約在1.2%。OTT視頻來勢兇猛,以Netflix為代表的網絡視頻商風光無限,所以美國有線電視訂閱用戶數近年持續下降的結果并不令人意外。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審視,我們發現OTT視頻對有線電視運營商似乎并未有太大影響。財報顯示,各有線電視運營商在電視訂閱用戶減少的同時,寬帶用戶數與VOIP用戶數均呈現增加趨勢。以Comcast為例,寬帶VOIP用戶數分別增加14.4萬、19.3萬戶,這帶動其有線業營收從一季度的90.84 億美元增加到二季度的93.41億美元,反映出單用戶ARPU值上升。
另外財報還顯示,有線電視運營商的視頻收入隨著訂閱用戶的減少反而是增加的,Comcast視頻收入從第一季度的48.91億美元增加到第二季度的 49.41億美元,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視頻單用戶的ARPU值。這表明,相較于流向單月訂閱費不到10美元(最近剛提價到16美元)的Netflix平臺,有線電視運營商主要流失的是低端用戶。
以上數據表明,有線電視運營商一方面通過向寬帶、VOIP以及互聯網業務轉型來提高總用戶規模,一方面通過提供高清、點播、優質內容等形式提高視頻用戶ARPU值,這些手段有效抵擋了OTT視頻的沖擊。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美國有線電視運營商并非完全的互聯網化,畢竟網絡視頻的商業模式還沒法與成熟的Pay-TV模式相提并論,貿然的互聯網化會面臨內容廉價化風險。美國有線運營商應對OTT視頻威脅的應對舉措從本質上還是混合電視運營思維,即在核心視頻業務基礎上增加互聯網體驗。
在NAB2011(美國有線電視展)上,Comcast推出創新戰略應對互聯網挑戰。其CEO Roberts強調,Comcast的視頻服務是基于自身的封閉網絡而非互聯網,但結合了互聯網的優點來增強交互式的用戶體驗,比如Facebook、Skype等互聯網元素。
從世界范圍來看,以HBBTV為代表的混合電視運營模式越來越得到傳統電視運營商的青睞,除了Comcast之外,西班牙、德國、法國與荷蘭等國家的運營商均推出了相關的應用服務。混合電視既保留了傳統的廣播式電視的優點,也引入了互聯網元素,兩者的有機結合能夠充分發揮廣播與IP式網絡的優勢。另外,采取混合電視的運營模式也能夠給傳統電視運營商在擁抱互聯網過程中能夠平滑的過渡。這一點能夠給我國有線電視運營商在互聯網電視發展趨勢下,提供些許思考與借鑒。
結語互聯網電視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賴于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只有這樣各方才能在平等的舞臺上競爭,贏者光明磊落、輸者也將心服口服。
我國不利于互聯網電視產業發展的環境在于參與方之一的有線電視運營商始終缺乏互聯網資源,這極大限制了其市場競爭力。雖然雙向網改部分程度解決了這個問題,高清互動電視增強了有線電視運營商的競爭力。但是相關的互聯互通與平等網間結算政策一直得不到執行,這讓有線電視運營商在與互聯網電視競爭中,起始就處于極端不公平局面。互聯網出口、IDC等應該成為有線電視運營商參與這場“戰爭”的“基礎彈藥”。
近日,業界風傳國網公司即將掛牌成立,雖然成立時間從7月推遲到8月,再到9月、年底。但國網公司的成立即將成為現實,只是時間問題。國網公司成立的意義在于,長期分散的有線行業有了統一的運營主體(即使是形式上的),國網公司與電信運營商處于對等行政級別,這將幫助有線運營商在IDC、互聯網出口以及ISP申請等方面提供便利。之前存在電信運營商即使給予有線互聯網出口等資源,也存在資格主體不清的局面。
多說一句,對于國網公司成立,中廣研究認為應該關注資本層面,注資方式與上級管理部門很關鍵,這決定了其與三大運營商的關系以及在三網融合中的定位。而在業務層面上,國網公司成立短時期不會對有線行業有太大影響,畢竟省網整合還需要時間,部分市網、農網等整合也未啟動,國網公司將花費較長時間理順網絡整合,業務整合不會太深入。
最后做一下預告,第三屆三網融合中國峰會將于2011年8月25-26日在北京舉行。峰會邀請眾多嘉賓就三網融合的政策趨勢、試點情況、業務與應用、大視頻市場等大家關心的議題展開演講討論,推動三網融合腳踏實地的前行。中廣研究也將在會上發布最新研究成果《2011中國三網融合產業研究報告》,對快速發展的三網融合市場做了盤點、分析與展望。這對各位三網融合參與者而言,是一次難得的溝通與交流的機會。
昨天凌晨,知名打假人王海在自己的新浪微博“王海熱線”上發布了一篇名為《王海報告--蘋果涉嫌在中國以翻新iPhone4冒充新機出售欺騙消費者》的博文,質疑蘋果零售店將iPhone4翻新機作為全新產品出售。
王海稱,他已經以代理人的身份向西城區人民法院快遞了起訴書,將起訴蘋果公司。截至昨晚,蘋果公司未對此作出回應。
>>博文爆料保修期與銷售日期不符王海在博文中說,消費者劉女士和吳女士分別于今年7月9日,在西單大悅城的apple store零售店,以4999元的價格購買了黑色16G的iPhone4手機各一部,并將購物小票的照片公布在了博客上。圖片中的購物小票上顯示,兩位消費者的購物時間分別為當天14點28分和15點03分,一位顧客除iPhone4外還購買了iPod和iPad各一部。
將圖片上顯示的手機序列號在蘋果技術支持網站進行搜索,可以發現這兩部手機的保修期到期日分別為2012年1月28和2012年4月26日。而iPhone4正常的保修期應為一年,也就是說,劉女士和吳女士購買的手機保修到期時間應為2012年7月。
據此,王海稱“我有理由懷疑,其他iPhone4退換機翻新后又以全新商品身份賣給了中國消費者”。他認為:“蘋果公司涉嫌將翻新商品冒充全新商品欺詐消費者獲取非法利益,應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第十一條、第三十五條 免洗餐具、第四十九條和《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修正)》第十四條的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王海受訪如果屬實就是嚴重歧視昨天下午,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王海。王海稱,兩位消費者是7月20日左右通過“王海熱線”與他取得聯系的。“蘋果在中國一直是供不應求,黃牛也都發了一筆小財,是有用翻新機賣給消費者的可能性的。我們目前認為蘋果肯定是將翻新機作為全新產品賣給消費者了。”
王海告訴記者,他已經于前天下午將訴狀通過快遞寄給西城區人民法院,他將以代理人的身份起訴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王海的助理向記者提供的起訴書顯示,原告共有四項訴訟請求:一、請求判令解除雙方的買賣合同,收繳涉案商品,返還購手機款4999元,增加賠償 4999元;二、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誤工費1000元(按照3天計算),公證費1000元,以上一、二項請求數額合計11998元;三、請求判令被告對原告當面賠禮道歉;四、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王海說:“目前就等法院立案了。”

手機產業鏈的冒險

  以品牌系統之名賣Android手機,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成功,那么將改寫傳統的手機生態圈。小米手機、阿里云手機、騰訊手機都試圖通過本身優質的手機Android系統、豐富的手機應用和綁定用戶的個人數據,吸引用戶購買手機。不要以為這幾家公司是傳統意義上的手機廠商,其實他們只是給出了 Android手機的硬件設計,所有的硬件產品生產都由專業的手機OEM公司做。
想想看,因為一個好用的手機操作系統或者手機軟件而去購買一臺手機,如此瘋狂的想法,目前似乎只有蘋果做到了。難道他們打算挑戰蘋果?
是的,他們確實希望能夠和蘋果一樣,唯一不同的是,蘋果在手機硬件和應用商店都能賺到錢,而小米手機這些公司只能依靠手機硬件。要在這場大膽的冒險當中勝出,有兩個前提,Android手機硬件同質化已日益嚴重,只有依靠良好的軟件操作系統和高質量的應用才能在市場中生存;手機軟件廠商的軟件已經擁有大批忠實用戶和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品牌。
第一個前提從目前的情況看確實存在,無論是最近推出的酷派大觀9930、阿里云手機還是華為visiony遠見手機以及即將上市的小米手機,無一不是直板全觸屏、4寸屏幕、1GHz的CPU、Android操作系統……手機市場,尤其是智能手機市場中,硬件配置的差異性會越來越小。從已經極度成熟到目前疲態畢露的PC市場中來看,機型本身的硬件配置已經是市場中的“標準動作”,任何一家不會也不可能在“標準動作”上跟競爭對手落下多少,而品牌自身的號召力和溢價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與此同時,傳統手機廠商也沒有自己的王牌Android手機系統或手機應用,消費者只是對他們的手機品牌很熟悉,卻從來不會很在意他們的應用服務,不僅僅是手機中內置的應用很少用,就連他們的各種仿蘋果的手機軟件應用商店也乏人問津。沒辦法,做互聯網和做手機就是有這么大區別。
至于第二點,以小米手機為例,據稱他們的米聊產品已突破400萬注冊用戶,在百度上每天搜索米聊的用戶量比蘋果上的知名的視頻聊天軟件facetime多出了1倍多。
情況看起來似乎對小米手機或者阿里云手機有利。但到底他們能搶占到多少Android手機市場份額?聯想自主研發的樂phone手機去年賣出了50萬臺之多,其中通過與中國聯通合作銷售的方式賣出了14.5萬臺。聯想集團高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集團總裁劉軍表示,樂Phone目前大概占中高端智能手機 10%市場份額。
不過今年1季度,國內Android手機銷量就達到了360萬臺,以此計算,聯想樂phone的市場份額恐怕只有3.4%。憑借聯想深耕多年的強大渠道關系也不過做到如此,很難想象其他軟件廠商能夠拿出更好的成績單。
當然這只是一個參考數字,目前還不清楚這些手機軟件廠商會動用什么市場資源來提升銷量,也暫時沒有看到任何一份關于他們銷量的報告,不過以平均每臺手機 2000元的售價來計算,1年內銷量如果能夠達到10萬臺,也就意味著2個億的收入,這個數字是很多靠在手機應用商店賣應用的公司望塵莫及的。就沖著這一點,小米和阿里云都會冒這個險。
昨天凌晨,知名打假人王海在自己的新浪微博“王海熱線”上發布了一篇名為《王海報告--蘋果涉嫌在中國以翻新iPhone4冒充新機出售欺騙消費者》的博文,質疑蘋果零售店將iPhone4翻新機作為全新產品出售。
王海稱,他已經以代理人的身份向西城區人民法院快遞了起訴書,將起訴蘋果公司。截至昨晚,蘋果公司未對此作出回應。
>>博文爆料保修期與銷售日期不符王海在博文中說,消費者劉女士和吳女士分別于今年7月9日,在西單大悅城的apple store零售店,以4999元的價格購買了黑色16G的iPhone4手機各一部,并將購物小票的照片公布在了博客上。圖片中的購物小票上顯示,兩位消費者的購物時間分別為當天14點28分和15點03分,一位顧客除iPhone4外還購買了iPod和iPad各一部。
將圖片上顯示的手機序列號在蘋果技術支持網站進行搜索,可以發現這兩部手機的保修期到期日分別為2012年1月28和2012年4月26日。而iPhone4正常的保修期應為一年,也就是說,劉女士和吳女士購買的手機保修到期時間應為2012年7月。
據此,王海稱“我有理由懷疑,其他iPhone4退換機翻新后又以全新商品身份賣給了中國消費者”。他認為:“蘋果公司涉嫌將翻新商品冒充全新商品欺詐消費者獲取非法利益,應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第十一條、第三十五條、第四十九條和《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修正)》第十四條的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王海受訪如果屬實就是嚴重歧視昨天下午,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王海。王海稱,兩位消費者是7月20日左右通過“王海熱線”與他取得聯系的。 免洗餐具“蘋果在中國一直是供不應求,黃牛也都發了一筆小財,是有用翻新機賣給消費者的可能性的。我們目前認為蘋果肯定是將翻新機作為全新產品賣給消費者了。”
王海告訴記者,他已經于前天下午將訴狀通過快遞寄給西城區人民法院,他將以代理人的身份起訴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王海的助理向記者提供的起訴書顯示,原告共有四項訴訟請求:一、請求判令解除雙方的買賣合同,收繳涉案商品,返還購手機款4999元,增加賠償 4999元;二、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誤工費1000元(按照3天計算),公證費1000元,以上一、二項請求數額合計11998元;三、請求判令被告對原告當面賠禮道歉;四、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王海說:“目前就等法院立案了。”

谷歌收購摩托羅拉三大生態鏈的時代到來

  谷歌收購了摩托羅拉,意味了手機業的一次洗牌,也是一個產業鏈重新構架的開始,對于這個產業眾多企業而言,必須承受這次并購帶來的沖擊。
從2007年以來,智能手機的市場只是一極多對極的世界,一個封閉的蘋果從操作系統、手機研發生產與銷售、應用商店建立起完整的生態體系,保證了合作的方便、產品的高品質、軟硬件配合,所以能夠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很長一段時間,蘋果維護了一家獨大的格局。面對孤獨地跑在前面的蘋果,很長一段時間眾多的手機廠商根本無力追趕,諾基亞支持的塞班和微軟的windows mobile明顯沒有理解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它不應該是把PC的感覺搬到手機上,智能手機不是小電腦,也不是用手機卻說訪問互聯網,它應該是一個新的體驗。老大們沒有理解好這個變化時代的格局和機會,而且面對蘋果的橫空出世,很長一段時間,它們并不敢承認,這給了后起之秀谷歌以機會。
谷歌收購android操作系統,它從一開始就沒有包袱,作為一個后起之秀,沒有面子問題,只有學習和借鑒。蘋果的UI設計和對移動互聯網理解,谷歌毫不猶豫地學習了過來,一下子android成為一個和蘋果的ios最接近的操作系統,也是除蘋果之外,對于移動互聯網理解最深的操作系統。顯然,一個后起的谷歌要通過賣授權獲得收入,這不太可能。面對這種谷歌選擇了一個新的模式,建立一個開放的平臺,android是開放,誰都可以使用,它既是蘋果之后一個好的平臺,使用起來又不要錢。這樣很容易地吸引了除蘋果和諾基亞之外絕大部分手機廠商的眼光,也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陣營。
一個孤獨地跑在前面蘋果,后面是一群亂轟轟地追趕者。
谷歌收購摩托羅拉要做的正是改變這個格局。其實對于谷歌而言,一個受到眾多廠商追捧的android并不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價值,這個系統是開放,沒有太多的收入,同時自己還要面對知識產權方面的訴訟。而眾多的廠商支持,無法做到軟硬件的配合,根本硬件的發展情況開發系統軟件,或是根據軟件的要求去完善硬件,只能發布一個版本,做到怎么個程度,只能隨眾多廠商自己去做,因此,對于android產品的抱怨之聲一直不斷,形成一個很好的手機操作系統,手機研發、生產、銷售,手機應用商店以及應用的整合一個協調很好的產業鏈就無從做到,這也無法做到用一個極致的產品和蘋果對壘。要改變這個格局,必須要有系統與硬件廠商深度的整合,我想一直以來谷歌都在尋找這樣一個合作伙伴,選擇摩托羅拉完全是情理之中。1.美國公司,溝通非常方便。2.法律上批準也較容易。3.具有強大的手機研發、生產、銷售能力。4.擁有17000萬項手機相關的專利。5.世界上最早手機的發明企業,擁有很好的品牌。
收購完成之后,在世界上手機市場,除了蘋果一個完整的生態鏈的存在,一個新的生態鏈正在形成。這就是谷歌摩托羅拉生態體系,它擁有一個強大的手機操作系統,擁有強大的手機研發、生產、銷售能力,有一個完善手機應用商店,還有一個谷歌地圖這樣遍及世界的應用體系。它在產品的完善度上已經超過了蘋果。
在谷歌收購摩托羅拉完成之后,另一個強大的集團微軟和諾基亞的聯合一定會更快的加強動作,我并不認為會收購,因為文化、心態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更快地形成深度合作幾乎是必然的,微軟具有手機系統、業務應用的基礎,諾基亞的研發、生產、銷售實力也不小視。
蘋果、谷歌摩托羅拉、微軟諾基亞三大陣營的端倪已現,世界手機生產的大格局基本奠定,這也給眾多的其它手機廠商提出一個嚴峻問題,未來是加入到這三大陣營中去,其實只能加入兩大陣營了,蘋果是不可能的。不過對于HTC、三星這樣的企業而言,是做一個小妾,還是要自己另立爐灶,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問題,做別人的偏房,自然感覺不好,而且想做大的可能性也被根本地壓抑了。自立門戶,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期,現在要自立門戶,又何其難。
這樣的一次收購,也再一次證明,二十年來,在信息技術領域全球爭奪戰,美國又取得了全面勝利。互聯網時代,美國依靠技術領先,實現了從CPU、根服務器、操作系統、搜索引擎、路由器的壟斷,成為全世界的主導。為了對抗美國,歐洲國家在移動通信領域通過國家意志,形成了整合的力量,把GSM做成影響世界的產品,也取得了在移動通信領域的發展機會,諾基亞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手機廠商。然而智能手機時代到來,美國人又一次通過操作系統和智能手機的研發,讓自己成為主導者,今天的三大生態圈,歐洲已經被邊緣化,亞洲基本上只能淪為加工廠。
昨天凌晨,知名打假人王海在自己的新浪微博“王海熱線”上發布了一篇名為《王海報告--蘋果涉嫌在中國以翻新iPhone4冒充新機出售欺騙消費者》的博文,質疑蘋果零售店將iPhone4翻新機作為全新產品出售。
王海稱,他已經以代理人的身份向西城區人民法院快遞了起訴書,將起訴蘋果公司。截至昨晚,蘋果公司未對此作出回應。
>>博文爆料保修期與銷售日期不符王海在博文中說,消費者劉女士和吳女士分別于今年7月9日,在西單大悅城的apple store零售店,以4999元的價格購買了黑色16G的iPhone4手機各一部,并將購物小票的照片公布在了博客上。圖片中的購物小票上顯示,兩位消費者的購物時間分別為當天14點28分和15點03分,一位顧客除iPhone4外還購買了iPod和iPad各一部。
將圖片上顯示的手機序列號在蘋果技術支持網站進行搜索, 免洗餐具可以發現這兩部手機的保修期到期日分別為2012年1月28和2012年4月26日。而iPhone4正常的保修期應為一年,也就是說,劉女士和吳女士購買的手機保修到期時間應為2012年7月。
據此,王海稱“我有理由懷疑,其他iPhone4退換機翻新后又以全新商品身份賣給了中國消費者”。他認為:“蘋果公司涉嫌將翻新商品冒充全新商品欺詐消費者獲取非法利益,應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第十一條、第三十五條、第四十九條和《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修正)》第十四條的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王海受訪如果屬實就是嚴重歧視昨天下午,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王海。王海稱,兩位消費者是7月20日左右通過“王海熱線”與他取得聯系的。“蘋果在中國一直是供不應求,黃牛也都發了一筆小財,是有用翻新機賣給消費者的可能性的。我們目前認為蘋果肯定是將翻新機作為全新產品賣給消費者了。”
王海告訴記者,他已經于前天下午將訴狀通過快遞寄給西城區人民法院,他將以代理人的身份起訴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王海的助理向記者提供的起訴書顯示,原告共有四項訴訟請求:一、請求判令解除雙方的買賣合同,收繳涉案商品,返還購手機款4999元,增加賠償 4999元;二、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誤工費1000元(按照3天計算),公證費1000元,以上一、二項請求數額合計11998元;三、請求判令被告對原告當面賠禮道歉;四、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王海說:“目前就等法院立案了。”

 谷歌收購摩托移動:不是每次收購都是成功的

 8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谷歌今日宣布,已經簽署最終協議,將以每股40美元的現金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總價約125億美元。這一價格相比摩托羅拉移動上周五收盤價溢價63%。分析認為這一交易將把微軟置于兩難境地。
谷歌CEO拉里-佩奇因為專利開始關注摩托羅拉移動,然后發現沒有理由不完全收購這家公司。125億美元出價還不及谷歌所持現金的三分之一。
關于本次交易的幾點看法:
谷歌戰略:這一交易并不代表贊同喬布斯所謂“做好軟件業務的最好方法是控制運行該軟件的硬件”的觀點。谷歌只認可運行其數據中心的硬件。云計算對谷歌很重要,終端用戶硬件并不比可以運行各種瀏覽器的設備重要。
手機:交易并不會對市場產生巨大改變,摩托羅拉Andr??oid產品線未必會有多大改變。摩托羅拉早已決定提供“谷歌”手機,并且很樂于與谷歌工程師合作。
電視:這一交易將對家庭娛樂業務產生更大潛在影響。摩托羅拉是一家很大電視機頂盒制造商。谷歌TV尚未成為主流,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會對這一業務有利。
未來:可以打賭谷歌會在未來幾年分拆制造業務。客戶端硬件不是這家公司所關注的,其本質只是一種它們并不太需要的商品。拉里-佩奇將借此抵御專利競爭,并給谷歌TV以機會。谷歌最大的研發力量依然會投向云計算服務。另外,如果能迷惑微軟,讓后者以為未來幾年硬件業務很重要,并最終扔上200億美元,這樣最好。
我的觀點確實激動人心。摩托羅拉不是一個老人,而是一個垂死的受傷的壯男子。android是一個美少女。所以,美少女的爹爹谷歌想要救治這個受傷的壯男子。但這樣的救治,到底有沒有風險,或者說,救好后,這個世界還要不要這樣一個壯男子?
不是每次收購都是成功的。對于谷歌收購摩托羅拉,很多人看好。覺得摩托該煥發第二春了,畢竟moto代表著手機的誕生,而且moto有n多專利。最主要的是,很多人認為android終于硬起來了。但不要忘記,不是每次收購都是成功的。汽車產業的不說,電腦行業的惠普和康柏,康柏和DEC。微軟也完全不必被嚇倒我對google+moto的組合,并沒這么樂觀。
靠組裝起來的軟硬通吃戰略,比起完全從自我開始做起的蘋果iPhone,要費勁的多。用戶看iPhone,是將其和iOS以及App Store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甚至將其所包含的外部人所開發的所有應用作為一個整體來看。而iPad的發售,更是讓用戶將各類娛樂游戲、電子閱讀、新聞瀏覽和電子郵件、基本的辦公操作等,當作一體來看待。功能和品牌合二為一。摩托是一個逐漸被各類設備代替的公司,品牌還有,產品缺乏。接力android,首先要和三星、HTC等競爭品牌和產品雙重認知,勝算如何?而且,微軟Windows Phone7 +Nokia的組合依然具有很大的潛力。移動通信世界,并沒這么純粹。并購交易幾乎成為一種防守戰略的代名詞。
通信行業的收購和并購已經到了看不明白的地步。以移動網絡市場為例,諾基亞西門子網絡部門合并后,華為崛起得悄無聲息,甚至直追愛立信。這個產業,比拼的不是市場規模,而是技術研發和管理控制。Android是由多家廠商抬起的產品,厚此薄彼危險大。
至于專利戰,其實并沒這么可怕。手機行業專利戰的制約有年頭了,誰也沒有投入上百億美元來玩專利。再說,真正有效并且繼續有價值的專利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誰也用專利玩不死對手。
昨天凌晨,知名打假人王海在自己的新浪微博“王海熱線”上發布了一篇名為《王海報告--蘋果涉嫌在中國以翻新iPhone4冒充新機出售欺騙消費者》的博文,質疑蘋果零售店將iPhone4翻新機作為全新產品出售。
王海稱,他已經以代理人的身份向西城區人民法院快遞了起訴書,將起訴蘋果公司。截至昨晚,蘋果公司未對此作出回應。
>>博文爆料保修期與銷售日期不符王海在博文中說,消費者劉女士和吳女士分別于今年7月9日,在西單大悅城的apple store零售店,以4999元的價格購買了黑色16G的iPhone4手機各一部,并將購物小票的照片公布在了博客上。圖片中的購物小票上顯示,兩位消費者的購物時間分別為當天14點28分和15點03分,一位顧客除iPhone4外還購買了iPod和iPad各一部。
將圖片上顯示的手機序列號在蘋果技術支持網站進行搜索,可以發現這兩部手機的保修期到期日分別為2012年1月28和2012年4月26日。而iPhone4正常的保修期應為一年,也就是說,劉女士和吳女士購買的手機保修到期時間應為2012年7月。
據此,王海稱“我有理由懷疑,其他iPhone4退換機翻新后又以全新商品身份賣給了中國消費者”。他認為:“蘋果公司涉嫌將翻新商品冒充全新商品欺詐消費者獲取非法利益,應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第十一條、第三十五條 免洗餐具、第四十九條和《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修正)》第十四條的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王海受訪如果屬實就是嚴重歧視昨天下午,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王海。王海稱,兩位消費者是7月20日左右通過“王海熱線”與他取得聯系的。“蘋果在中國一直是供不應求,黃牛也都發了一筆小財,是有用翻新機賣給消費者的可能性的。我們目前認為蘋果肯定是將翻新機作為全新產品賣給消費者了。”
王海告訴記者,他已經于前天下午將訴狀通過快遞寄給西城區人民法院,他將以代理人的身份起訴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王海的助理向記者提供的起訴書顯示,原告共有四項訴訟請求:一、請求判令解除雙方的買賣合同,收繳涉案商品,返還購手機款4999元,增加賠償 4999元;二、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誤工費1000元(按照3天計算),公證費1000元,以上一、二項請求數額合計11998元;三、請求判令被告對原告當面賠禮道歉;四、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王海說:“目前就等法院立案了。”

安撫與重塑:谷歌緣何并購摩托羅拉移動?


當業內正在為蘋果、微軟等巨頭借助專利合力攻擊谷歌Android陣營廠商擔憂之時,先是沉默,后又宣稱對于Android陣營廠商遭受的專利進攻不能視而不管的谷歌今天終于付諸于行動,以125億美元,溢價63%的價格并購Android“三劍客”之一的摩托羅拉移動。那為何谷歌此時要出手并購摩托羅拉移動?并購摩托羅拉后會對谷歌、摩托羅拉及Android陣營和它的對手們有何影響?
安撫與重塑:谷歌緣何并購摩托羅拉移動?
谷歌CEO谷歌拉里?佩奇笑臉背后的理性和果斷在并購摩托羅拉移動中盡顯安撫與重塑:谷歌緣何并購摩托羅拉移動?
摩托羅拉移動CEO桑杰?賈(Sanjay Jha)后期的搖擺及激進策略為摩托羅拉的并購贏得了溢價從谷歌CEO谷歌拉里?佩奇(Larry Page)就此次并購的公開信的內容看,其中刻意用一個自然段提及了近期蘋果和微軟聯合利用專利攻擊谷歌Android,并期望通過并購摩托羅拉移動,加強專利組合,以更好地免受蘋果、微軟及其他廠商反競爭的威脅。筆者注意到,在拉里?佩奇的原文中,使用的是anti-competitive threats,而沒有說利用專利。這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既然認為蘋果和微軟利用專利是反競爭,為何還要提及利用并購后的摩托羅拉的專利組合來保護自己呢?不過既然拉里?佩奇已經公開承認并購摩托羅拉是為了專利,那么此次谷歌并購摩托羅拉最現實(也就是可以立竿見影)的目的就是為了應對蘋果和微軟對于谷歌Android發起的專利戰。
也許業內會質疑,為何要現在或者是如此突然地宣布并購摩托羅拉移動?畢竟之前,谷歌對于蘋果和微軟對于其Android陣營中廠商(三星、HTC和摩托羅拉)專利訴訟并不以為然。其實早在HTC去年與微軟達成專利授權(即HTC每賣一部Android系統的手機就要向微軟支付5美元的費用)就應該引起谷歌的重視。可惜谷歌當時并未把這當回事。時至今日,HTC在美國被判侵犯蘋果的2項專利,而蘋果開出的條件是禁售。如果HTC未來的命運還不一定的話,那么三星基于Android系統的平板電腦Galaxy10.1 Tab先后在澳大利亞和德國因侵權而已經遭禁售卻是事實,似乎讓谷歌猛醒。
從擴大Android市場份額的角度看,平板電腦將是Android的下一個戰場,也是保持領先于蘋果的關鍵,而有分析稱,一直在平板電腦市場表現乏力的谷歌Android,平板電腦普及率較低的歐洲市場是Android的機會。孰不知,自己的主力廠商卻在這個充滿機會的市場遭到了禁售,而蘋果緊接著將矛頭指向了Android陣營的另一個廠商摩托羅拉的Xoom平板電腦。還有一點谷歌不知是否意識到,三星平板電腦在德國的禁售,是違反了歐盟的設計專利,這似乎又在提醒谷歌,在歐洲市場,不但未來會繼續面臨蘋果和微軟專利的窮追猛打,歐盟對于專利的保護可能更甚于蘋果和微軟。鬧不好,谷歌Android在歐洲市場面臨的將是蘋果、微軟和歐盟雙重專利的打壓。由此看來,專利戰絕非像谷歌像外界說的是,是蘋果和微軟的專利蟑螂,恰是影響到谷歌Android未來的利器。
其實看今天的Android三劍客,除了摩托羅拉死心塌地之外,HTC和三星都留有后手,HTC還是微軟WP7的合作伙伴,也正是基于此,微軟才手下留情,只收HTC 5美元的專利授權費,否則可能是10-15美元,相比之下的三星,雖然也和微軟有合作關系,但遠不如HTC和微軟走得近,所以微軟訴訟三星,可能最終的授權費用是15美元,另外,三星還有自己的Bada系統,似乎比HTC更多留了一條退路。所以看似堅固的Android陣營,崩盤的可能性不是沒有。當然筆者這里指的崩盤不是指谷歌的Android會淡出市場,而是因為各種因素(例如專利戰)而出現合作伙伴的動搖,進而導致Android增速的放緩,要知道Android今天的地位靠的就是合作伙伴和超常的增長速度,一旦增速放緩,Android就會遭受業內的質疑。畢竟后面還有增速不低的蘋果,而微軟與諾基亞的合作也是谷歌不容和不敢忽視的因素。唯有不斷地快跑,才能保持領先,所謂逆水行舟,一篙松勁退千尋,這就是谷歌Android目前的處境。而目前升溫的專利戰,恰是阻礙Android的湍流。谷歌終于意識到自己該出手了。
接下來的就是如何出手?谷歌選擇了并購摩托羅拉移動。為何?業內清楚,谷歌的Android之所以能夠有今天,與當年摩托羅拉義無反顧、堅定般地支持密不可分。實際上,Android爆發式的增長,正是在谷歌與摩托羅拉結成同盟之時。后來三星和HTC也相繼投入到Android陣營中,與摩托羅拉一起稱為Android陣營的三劍客。因為它們是Android陣營的核心,支撐著Android市場份額的大部。但時過境遷,當Android超越對手的同時,自己內部的廝殺也不可避免,而摩托羅拉移動成為內部廝殺的犧牲品。當三劍客的三星和HTC市場份額大漲的時候,摩托羅拉,這個曾經是谷歌Android的功臣隕落了。在過去的一個季度,在三星和HTC盈利增長的同時,摩托羅拉移動卻凈虧損5600萬美元,其今年第一季度在Android手機銷量中的份額也從一年前的33%下滑至14%,在Verizon手機銷量中的占比也從38%下滑到18%。
安撫與重塑:谷歌緣何并購摩托羅拉移動?
也許當初摩托羅拉選定谷歌Android就注定了它的不歸路,是喜還是悲?是福還是禍?一切盡在未來中對此,摩托羅拉移動近期也出現了波動,而且是危險的波動。例如近日摩托羅拉移動CEO桑杰?賈對外界稱,雖然公司專注于Google的Android平臺,但是只要條件合適,對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是持開放態度的,更令谷歌感到不安的是,摩托羅拉“可能”向Android設備制造商收取專利費。雖然收取專利費不會讓摩托羅拉的品牌差異化,但卻會撼動三星、HTC對自身的定位。不過這樣做會損害到整個Android陣營,也會影響到摩托羅拉自身。不知道摩托羅拉放出這些信號,是對谷歌于自己過河拆橋的不滿,還是已經到了不惜犧牲自己,也不讓其他的Android陣營中的對手好過的極端的競爭方式的地步。筆者認為摩托羅拉近期的舉動似乎一直在暗示和威脅谷歌要幫助自己一把。
谷歌終于出手了,不知道這125億美元,溢價63%的價格是否讓摩托羅拉的董事們滿意。從摩托羅拉各方以及資本市場的反應看,很滿意。因為受到并購的影響,今年持續低迷的摩托羅拉股價暴漲60%。當然谷歌不是什么慈善機構,即便是危急的時刻也不失它理性的商業思維和頭腦。
就像前面說的,摩托羅拉的專利是其并購的最大和最現實的價值。因為此前,就有業內分析建議,摩托羅拉移動應該靠專利授權可能比賣手機掙錢,這種論調,隨著專利戰的爆發而日占上風。除了向其他Android陣營中廠商收取專利費外,近日,一份股市文件顯示著名的金融投資者摩托羅拉的大股東伊坎(Carl Icahn)在一次會議中敦促摩托羅拉“探索專利使用的一切可能性以增加股東價值”。這似乎暗示,摩托羅拉要出售自己的專利,為此,摩托羅拉的股價也一度上漲22%,這足見摩托羅拉專利的影響力。事實確實如此。據稱,摩托羅拉拉有著17000件無線專利和7500件還在批準程序中的專利,如此龐大的專利組合 免洗餐具,足以令谷歌動心。重要的是,通過并購摩托羅拉移動直接獲得這些專利,不但讓Android有了與蘋果與微軟在專利戰中叫板的實力,還避免了摩托羅拉向Android陣營中其他廠商收受授權費而造成Android陣營內耗的激進行為。從內到外安撫了Android陣營的合作伙伴。此外,還使摩托羅拉免去了未來可能充當Android反面教材機會,可謂是一舉多得。
昨天凌晨,知名打假人王海在自己的新浪微博“王海熱線”上發布了一篇名為《王海報告--蘋果涉嫌在中國以翻新iPhone4冒充新機出售欺騙消費者》的博文,質疑蘋果零售店將iPhone4翻新機作為全新產品出售。
王海稱,他已經以代理人的身份向西城區人民法院快遞了起訴書,將起訴蘋果公司。截至昨晚,蘋果公司未對此作出回應。
>>博文爆料保修期與銷售日期不符王海在博文中說,消費者劉女士和吳女士分別于今年7月9日,在西單大悅城的apple store零售店,以4999元的價格購買了黑色16G的iPhone4手機各一部,并將購物小票的照片公布在了博客上。圖片中的購物小票上顯示,兩位消費者的購物時間分別為當天14點28分和15點03分,一位顧客除iPhone4外還購買了iPod和iPad各一部。
將圖片上顯示的手機序列號在蘋果技術支持網站進行搜索,可以發現這兩部手機的保修期到期日分別為2012年1月28和2012年4月26日。而iPhone4正常的保修期應為一年,也就是說,劉女士和吳女士購買的手機保修到期時間應為2012年7月。
據此,王海稱“我有理由懷疑,其他iPhone4退換機翻新后又以全新商品身份賣給了中國消費者”。他認為:“蘋果公司涉嫌將翻新商品冒充全新商品欺詐消費者獲取非法利益,應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第十一條、第三十五條、第四十九條和《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修正)》第十四條的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王海受訪如果屬實就是嚴重歧視昨天下午,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王海。王海稱,兩位消費者是7月20日左右通過“王海熱線”與他取得聯系的。“蘋果在中國一直是供不應求,黃牛也都發了一筆小財,是有用翻新機賣給消費者的可能性的。我們目前認為蘋果肯定是將翻新機作為全新產品賣給消費者了。”
王海告訴記者,他已經于前天下午將訴狀通過快遞寄給西城區人民法院,他將以代理人的身份起訴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王海的助理向記者提供的起訴書顯示,原告共有四項訴訟請求:一、請求判令解除雙方的買賣合同,收繳涉案商品,返還購手機款4999元,增加賠償 4999元;二、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誤工費1000元(按照3天計算),公證費1000元,以上一、二項請求數額合計11998元;三、請求判令被告對原告當面賠禮道歉;四、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王海說:“目前就等法院立案了。”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欲蓋彌彰:Android為何成全民公敵?


近期,谷歌Android因為遭遇包括蘋果,微軟、甲骨文等IT巨頭的專利圍攻似乎成為了全民公敵,與此同時其所在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卻是一路高歌猛進,據Kantar Worldpanel最新的統計顯示,谷歌Android系統在歐美主要國家的份額超過了50%。即谷歌在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主要國家在內的12個國家份額達到50.6%。蘋果雖然只有iPhone 4和iPhone 3GS在賣,但是其歐洲份額依舊超過了25%。看到這里,人們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谷歌近期成為全民公敵的主要原因,嫉妒,因為Android的表現實在是太猛了。
不錯,Android這兩年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發展確實令對手汗顏,老牌的手機廠商和系統廠商諾基亞、RIM和微軟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的頹勢都和Android不無關系,甚至連最火的蘋果都未能阻止谷歌Android的這種瘋漲。所以上面嫉妒的原因也不無道理。但除此之外,谷歌Android遭遇以專利為由的圍攻就沒有其它的原因嗎?
近日,在甲骨文與 Google 的專利侵權案中曝光的谷歌自己的兩份重要的文件,似乎給了業內另一個圍攻谷歌的理由。其中一份的大意是在 Oracle 尚未起訴之前,Google就已經知道軟件專利的存在,但其并沒有尋求 Java 授權。另一個文件則是5年前,Android 的創始人 Andy Rubin 所寫的,其大意是開發 Android 的初期其已經意識會侵犯軟件專利,但是采取了試試看的態度,按咱們中國的話說 角鋼架,就是谷歌自己早已意識到自己的Android會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但卻抱著僥幸的心理。也許谷歌當初沒有料到以后的Android會怎么火爆以至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也就是樹大招風。從這個意義上講,Android對于谷歌是把雙刃劍,就看哪頭更鋒利了。但這是否從某個側面反映出谷歌并非是一個業內看到的創新力多么強的企業,至少在重視別人知識產權上做得遠遠不夠。
提到知識產權和創新,美國投資銀行 MDB Capital Group的數據顯示,在Android主要的移動設備市場,谷歌目前僅擁有317項與移動設備有關的專利和專利申請,遠遠落后于微軟、諾基亞、RIM等公司,在前20名中,排名墊底。其專利數是排名第一RIM的將近1/10,是正在衰落的諾基亞及一直低迷的微軟的1/8。盡管存在著如此之大的差距,在不久前的北電專利競拍中,谷歌首輪被淘汰而拒絕與其它企業合拍,尤其是其在競拍中,玩弄數字游戲的表現,似乎又表現出谷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傲慢,但其忽視知識產權對于創新的影響再次得到了體現。
此外,Android從一開始就打著開放的旗號而吸引了眾多合作伙伴。業內知道Android是基于開源的系統,但一直業內在傳,在以互惠互利為原則的開源領域,谷歌向來是索取得多,貢獻的少。而在所謂的開放度上,谷歌做得遠沒有業內想象的那般開 移動櫃放。據VisionMobile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存取(Access);開發(Development);衍生能力(Derivatives):和社群(Community)四項衡量開放度的指標上,Android的23%的開發度的得分遠遠低于同樣是開源的Symbian和MeeGo。看來谷歌當初所言的Android的開放頗值得商榷。
也許正是由于上述谷歌有意或者無意的欲蓋彌彰之舉,才為今天的圍攻埋下了種子,銅是讓自己當初向合作伙伴和外界宣傳的免費成為了泡影。HTC已經開始在其每部基于Androdi智能手機的交叉授權而向微軟支付5美元的費用,更嚴重的是,如果一旦確認前面所說的谷歌明知侵權還為之(與甲骨文的官司)的話,其賠償的金額將提高3倍。
當然,谷歌Android不會因為上述的這些而遭受滅頂之災,但近期其遭遇的專利圍攻也絕非什么業內所言的嫉妒 重型架,也不是谷歌自己所言的人家要合伙扼殺Android,畢竟谷歌自己前期對于Android的欲蓋彌彰的行為很有投機取巧和坐享其成之嫌,所幸的是,近期,對于IBM專利的購買及傳聞中對InterDigital專利競拍的參與,谷歌已經意識到,Android的未來要想走好的話,知識產權對于自己和合作伙伴是何等的重要。

“機器人”大戰“水果軍團”


一路飚升據最近統計,今年2季度,Android智能手機一路飚升,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已高達48%,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此時蘋果iPhone/iOS的份額為19%。如以系統來分:Android第一,蘋果iOS第二。如以同一型號智能手機出貨量多少的廠商來分:蘋果出貨量為2030萬部(占19%),首次超過老牌霸主諾基亞Symbian1670萬部(占15.6%),躍居第一。有人認為,Android系統總體的市場份額是眾多Android手機廠商的集體貢獻,與蘋果一家廠商獨家貢獻不好類比;殊不知作為Android三家領頭羊的核心手機廠商:三星、HTC、摩托羅拉分別的出貨量也已悄然而上,今年2季度,三星出貨量1700萬部(占15.9%),也已超過諾基亞而居第二,出貨量已達蘋果的84%,HTC 1210萬部(占11.3%),摩托羅拉860萬部(占8.0%)。Android三家核心企業增長速度均比蘋果要快得多(三星快3倍,HTC快2倍),到今年年底三星超越蘋果而居全球第一完全是有可能的。
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今年2季度Android所占份額達39%,居第一,蘋果iOS的份額為28%,居第二;但Android市場份額同比提升5.1%,iOS只提升1.4%,其他如黑莓OS、WP7及Web OS均下降。
我們稱之謂“機器人”大戰“水果軍團”,意即蘋果、微軟等企業聯手向谷歌(包括其生態系統)發動一場專利戰爭,以遏制Android(特別在北美市場)飚升的勢頭。這里所謂“機器人”指谷歌開發的Android,“水果”指蘋果和芒果(Mango),微軟的WP7以芒果為代號。
陷于“專利門”
近乎瘋長的勢頭及其開放策略、“群狼”戰術產生的效果,引起了驕傲的Jobs的焦慮,擔心蘋果iPhone/iOS被超越、被甩下,也引起氣粗的Ballmer的焦慮,擔心微軟的WP每況愈下,上不去,于是爆發了一場使Android陷于“專利門”的專利大戰。
關于Android陷于“專利門”,我在《移動終端系統的專利戰爭》一文中已作了闡述,主要是微軟、蘋果以多項專利侵權向Android智能手機制造商HTC、三星等展開了一系列連環訴訟,祈求法院判決,以支持原告向被告追索專利授權費或限制被告進行商業活動的市場,從而達到遏制Android飚升勢頭的目的。當然原告的主訴行為也會引起了被告的反訴、反制。同時為了把這場專利戰爭進行到底,原、被告雙方都在積極收購專利以增加專利儲備。在移動設備領域,微軟擁有2594項專利,蘋果擁有477項,谷歌只有317項,三星擁有1529項,摩托羅拉(移動)擁有706項,摩托羅拉(解決方案)擁有1019項。今年7月,蘋果與微軟、ARM、愛立信、索尼和EMC共同以45億美元將北電近6000項專利買下(這次專利招標競購,Google失利,蘋果出資20億美元買下北電寬帶通信LTE全部專利所有權) 角鋼架;微軟、蘋果等又合伙買下了Novell的專利。Google隨即反制,買下了IBM1000多項專利(涉及微處理器、區域數據庫、記憶體制造及架構等專利),Google、蘋果、三星還將專利爭奪戰延伸到無線技術開發商InterDigital(擁有包括LTE技術在內的8800項專利),目前溢價50%已達50億美元。
特別要指出的是,今年6月美國專利商標局將移動設備觸摸屏技術專利授予蘋果公司,這無疑增強了蘋果以該專利訴訟谷歌生態系統的巨大潛力。
殃及蘋果的專利戰這場專利大戰本以蘋果、微軟聯手鉗制谷歌,并遏制Android飚升勢頭為出發點的,但戰火紛飛蔓延,是否也可能殃及池魚或出現亂局?且看殃及蘋果的專利戰。針對蘋果的專利戰分三類:(1)直接訴訟蘋果公司專利侵權,(2)在鉗制谷歌遏制Android的專利大戰中,蘋果是主訴方,當然會遭到應訴方的反制、反訴,這一類是反訴蘋果專利侵權的,(3)起訴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中第三方應用軟件開發者的專利侵權。
(1)    直接訴訟蘋果專利侵權·去年5月Adobe起訴蘋果不支持·諾基亞就10項無線技術專利對蘋果訴訟(已和解,獲賠款數億美元)·今年7月10日Personal Audio告蘋果侵犯2項專利:動態節目選擇控制器音頻節目播放器(播放列表),已判獲賠800萬美元·今年8月8日Operating System Solutoin公司起訴蘋果Mac OSX快速啟動技術專利侵權·業界質疑:被Jobs推崇的云計劃i Cloud模仿Google Android的創新,即蘋果i Cloud無線下載技術OTA(Over The Air Technology)抄襲Android的OTA(Google尚未上訴)·今年 7月韓國8.3萬人上訴蘋果收集地理位置信息侵權(其中1人已判賠945美元)·中國樂視網告蘋果App Store盜版電影侵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告蘋果App Store出版物侵權(2)反訴蘋果專利侵權·去年10月摩托羅拉起訴蘋果,涉及Moblie Me服務,在應用商店中涉及電子郵件、距離感應、程序管理定位服務等設備同步等18項專利侵權·S3 Graphics(已被HTC收購)對蘋果專利訴訟,已勝訴·三星今年4月29日在美國起訴蘋果,侵犯數據傳輸技術(涉及移動通信和用戶界面)等10項專利侵權·三星今年4月底在韓、日、德起訴蘋果iPad、iPod Touch和iPhone等產品侵犯5項專利權(3)  訴訟在App Store中第三方開發的熱門應用軟件專利侵權·今年5月美國專利授權公司Lodsys針對在App Store中iOS平臺上7款小型應用軟件開發者,提出專利訴訟·今年7月下旬美國專利授權公司Lodsys針對App Store中iOS平臺上6款游戲軟件開發者提出專利訴訟:①Rovio開發的iPhone和iPad版游戲軟件 移動櫃《憤怒的小鳥》,②藝電開發的iPhone版游戲《模擬人生》,③Atari開發的iPhone和iPad版游戲《Greatest Hits》,④Squre Enix開發的iPhone和iPad版游戲《棒球本壘打》,⑤Take-two開發的iPhone版游戲《北美冰球聯賽》,以及PopCap開發的iPhone和iPad版《植物大戰僵尸》。
微軟穩坐釣魚臺在目前揭開的專利大戰中尚未見到反訴微軟侵權者,分析原因如下:
①微軟移動業務很小,自WP7發布以來,市場表現一直不佳,今年2季度,WP7手機在全球銷售140萬部,市場份額1.3%(美國市場份額1.9%),連微軟自己也承認,其市場份額“從很小變得更小了”。因此對其進行專利訴訟(或反訴),得不償失。
②微軟老謀深算,專利儲備多。美國MDB投資銀行(Capital Group)的CEO Chistopher Markett說:這是一場專利技術的軍備競賽,哪家企業如果擁有深厚的專利儲備,它就并不懼怕專利大戰。因此在向微軟就專利侵權上訴或反訴時需特別慎重。
③從自身利益出發。HTC因專利侵權,每部Android手機第年需向微軟交納專利授權使用費5美元(Google Android平臺對HTC是免費的),HTC如果產銷WP7手機,每部WP7手機每年需向微軟交納專利授權費15美元(平均),如此說來HTC產銷Android手機還是合算的。
④微軟WM、WP不開源,專利侵權的證據難找。
但微軟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無論在技術上或專利儲備上均存在不少軟肋,今天它可以穩坐釣魚臺,不等于說明天還可置身度外不受專利戰牽連。
專利戰擴大化的結局這場專利戰的主戰場在美國,專利權是屬地的,在歐洲軟件開發沒有專利,在美國申請專利的門檻很低,業內專家常會對美國濫用專利發出批評聲音。專利本來是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創新的,如果濫用專利權反而會阻礙創新。蘋果、微軟聯手競購北電專利藉以封殺谷歌(及其生態系統)和Android,引起了美國司法部的關注,美國司法部正就此事是否阻礙市場公平競爭展開調查。圍繞Android的專利大戰,無疑會提高Android成本,也可能會減緩Android的增長速率,但能不能引發各類智能手機在市場上重新排位,恐怕難以做到。會出現雙贏嗎?按目前專利戰的架勢,不會;零和嗎?很難;雙負嗎?有可能,這時將引發專利泡沫。
事實上這場專利戰爭已經擴大化了。戰火已經燒到了正在興起的移動應用軟件,更多專利所有者把專利訴訟的目光投向移動應用軟件。必須指出蘋果引以自豪的是其開設創辦的軟件應用商店App Store,他那里至今已經匯集了40多萬個應用軟件,這是iPhone、iPad等蘋果產品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但戰火也燒到了App Store,App Store平臺上大量熱門應用也卷入了專利訴訟的旋渦,從而嚇跑了大量第三方應用軟件開發者,這些應用開發者為了避免專利訴訟給自己帶來的損失,已經開始從應用商店中撤下自己的應用軟件 重型架,歐洲的開發者已有率先動作。Flurry不是發表研究報告說什么: App Store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移動設備的應用程序開發者正在逐漸向蘋果靠攏嗎?我真希望Flurry誠摯的預言不要即將化為灰燼!
專利戰火還在蔓延,從蘋果的第三方應用程序直擊其App Store平臺,又再波及到其他應用商店,如Google Android Market,RIM BlackBerry APP World,以及微軟Windows Markeplace(Windows8)等等,一直燒到了整個移動互聯網,正如有人說的:一場針對移動互聯網的專利戰爭已拉開帷幕,但愿不要演變成一場亂戰!
中國企業能置身于外嗎?
前幾天我看到一則報導,華為的一位專家說:華為專利儲備十分雄厚,加之具有較多處理專利糾紛的經驗,華為不懼Android專利戰,我看后頗為驚愕。近日又看到華為終端公司CEO萬飚先生的講話:華為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也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華為緊盯這場Android專利戰,要置身事外幾乎不可能,交鋒或難避免,華為正在以極為謹慎之態準備應對之策。我欣賞這種表態。我真誠希望國內企業決不能置身于這場專利戰身外,要謹慎、認真思考如何來對待這場專利戰爭。

iPhone推出手機聊天應用 欲取代短信

  北京時間8月10日凌晨消息,Facebook今天在iPhone和Android應用商店中推出獨立聊天應用Facebook Messenger,界面與網絡版Facebook消息功能類似。
點開Messenger,你會看到最近在Facebook上進行的所有對話和消息。點擊消息即可直接回復,如果在應用沒打開時 收到信息,將會受到推送通知。
添加群聊也很方便,可以選擇Facebook好友列表以及手機聯系人加入群聊。與手機聯系人進行的聯系將通過短信進行 。用戶可重命名聯系人,并能在群聊對話中加入照片。
如果用戶的好友在消息中分享了自己的位置,用戶可以在地圖中顯示群聊用戶的位置。用戶還可以靜默消息,每次一 小時,或者直到第二天早上八點;還能完全靜默好友。
Facebook Messenger由Facebook于今年2月收購的熱門群聊創業企業Beluga團隊開發。目前,Beluga仍在運營,不清 楚Facebook將對其采取何種行動。
欲取代手機短信Facebook Messenger是Facebook當前消息系統的擴展,使用戶可以在Facebook平臺內部進行通信。作為一款獨立于Facebook的應用,Facebook Messenger幫助用戶在手機之間發送文字消息,同時將這些消息存儲在Facebook的消息中心中。如果用戶在Facebook帳戶中添加了手機信息,那么當應用被關閉時,收到的消息將以短信的方式被發送至手機。
Facebook正在推動用戶放棄電子郵件等傳統通信方式,吸引用戶使用Facebook的私有平臺。去年11月,Facebook推出一款用于替代電子郵件的服務Facebook Messages。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當時表示 角鋼架,該服務是一種“現代的消息系統”。如果說Facebook Messages是為了取代IM軟件和電子郵件,那么新推出的Facebook Messenger就是為了取代手機短信。
谷歌近期推出了社交網絡Google+以及一款移動應用,幫助智能手機用戶實現群組聊天。谷歌的移動消息應用名為“Huddle”,與Facebook Messenger擁有同樣的功能。
不過,Facebook Messenger相對谷歌應用功能更強。目前,通過Huddle進行的群組聊天記錄只能通過該應用才能訪問,而Facebook Messenger的使用方式與傳統手機短信幾乎一致。此外,Facebook的消息系統整合了用戶之間通信的各種形式,而谷歌僅僅整合了聊天和電子郵件。此外,Huddle也并非一款獨立的應用。
目前,用戶已經可以通過Android電子市場或蘋果App Store下載Facebook這款應用。
挑戰蘋果和RIM服務業內人士認為,Facebook Messenger也將對蘋果和RIM的移動消息服務形成挑戰。此外一些小型創業企業,包括GroupMe,也開始提供移動消息服務。
Facebook在官方博客中表示,用戶以往很難知道,傳統的電子郵件和文字消息是否快速到達了接收者,以及接收者是否確實收到了這些消息。Facebook Messenger通過通知和手機短信解決了這一問題。
除Facebook好友之外,用戶還可以通過該服務向手機聯系人發送消息。Facebook產品經理皮特·鄧(Peter Deng)表示,Facebook的目標是使消息能夠更方便地獲取及使用。(新鐵 維金北京時間8月10日凌晨消息 移動櫃,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AllThingsD報道,諾基亞計劃在美國和加拿大停止銷售功能手機和Symbian智能手機,以全力推動Windows Phone 7手機發展。
諾基亞美國子公司總裁克里斯·韋伯(Chris Weber)在接受AllThingsD采訪時還稱,諾基亞會將主要精力放在通過傳 統無線運營商銷售上。此前,由于找不到運營商愿意補貼或進行營銷,諾基亞都是全價出售智能手機。諾基亞在低端功能手機領域的市場份額也很大。
韋伯稱,需要全力推動于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的Windows Phone 重型架7手機及其配件發展。北美市場將是諾基亞優先發展的 目標。
為重新建立自己在美國的知名度,諾基亞正計劃其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營銷活動。
另據數碼產品評測網站Engadget報道,諾基亞首款也是最后一款MeeGo智能手機諾基亞N9將不會在9月23日登錄美國市場。

蘋果年內中國開店25家難實現:

  將增開旗艦店蘋果曾計劃今年底前在中國市場開出25家店面,但目前來看要完成上述目標已不太可能。
記者昨天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蘋果已經擱置之前的這一開店計劃,改而在中國市場開出更多的旗艦店。該知情人士還向早報記者確認,蘋果在華的第5家門店將于今年晚些時候登陸上海,這將是該公司在中國規模最大的門店。
仍在選零售店主管蘋果零售店最高負責人羅恩·約翰遜去年9月份出席蘋果上海香港廣場店開業儀式時提及了在中國未來開出25家店的目標,但是他同時表示,由于蘋果的旗艦店比較受歡迎,未來會在中國開出更多更大的店。這也意味著蘋果在中國市場零售店拓展中優先考慮店面很大的旗艦店,像蘋果在美國的那種小小店目前不會在中國市場設立。
然而,在蘋果計劃推進海外零售業務之時,其零售業務主管羅恩·約翰遜提出辭職,將于今年11月份出任美國零售巨頭彭尼公司CEO一職。目前,蘋果正在通過獵頭公司物色接替人選。據說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對此事非常重視, 角鋼架親自參與了聘請Egon Zehnder International(獵頭公司)的決策過程。目前看來,在新人選未定的空當期,蘋果在海外市場大力拓展零售店的可能性不大。
蘋果之前公布,中國市場今年仍然有兩家新店開張,分別位于香港和上海。有消息稱,香港這家新店將于今年9月份開業,而上海的新店據說將開在南京路,截至目前還沒有關于該點具體選址的消息。這兩家店也都屬于旗艦型的大店。
目前,蘋果在中國大陸共有四家零售店,上海、北京各兩家,這四家店無論人流量還是銷售額都在蘋果全球零售店名列前茅。今年7月20日,蘋果公布的第三季度業績顯示,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幾個地區的營收同比增長6倍,至38億美元。但是蘋果在中國的業績主要靠賣硬件產品,由于習慣不同,中國消費者很少愿意出錢購買蘋果的付費軟件。
繼續清理山寨店由于蘋果的產品在中國賣得太火,加上蘋果正規的零售店數量較少,且經常遭遇缺貨危機,使得山寨蘋果店在中國活得風生水起。最近昆明的山寨蘋果店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經媒體報道后,即被昆明政府有關方面關閉,隨后北京中關村的山寨蘋果店也遭遇查封。
但是據記者了解,蘋果公司并沒有參與這次查封山寨蘋果店的行動,蘋果公司對這些山寨蘋果店的態度很矛盾,一方面這些山寨蘋果店賣的產品很多是水貨,未來在售后服務上會存在問題;另外一方面,在經常遭遇缺貨危機的情況下,這些山寨店從全球各地進來的產品確實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實際上也是在幫助蘋果增加銷售量。有統計顯示 移動櫃,目前,蘋果在中國擁有約1000家授權經銷商,但銷售蘋果水貨的店鋪數量多于正規的經銷商。不過近日蘋果倒是在美國起訴了 3家山寨蘋果店,理由是侵犯了蘋果商標權。有一家山寨店名為“蘋果故事(Apple Story Inc。)”,名稱與蘋果零售店(Apple Store)十分相似。
另外,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周一發布公告稱,將就蘋果公司7月初向HTC提起的專利侵權申訴展開調查。該委員會表示,盡管即將啟動調查程序,但目前尚未對上述侵權案的是非曲直下任何結論。該委員會還補充稱 重型架,在啟動調查后的45天內,將確定完成調查的預定日期。
昨日據信是一份中國移動內部文件顯示,該公司最早將于9月份簽約銷售iPhone。但該文件未明確是哪款機型。
據稱此信息是在中國移動集團要求各級省公司做好WiFi建設的一份文件中透露的。文件還要求各級省公司做好iPhone用戶的合約簽約、話費返還等服務工作。中國移動表示,要積極推進WiFi熱點覆蓋,方便iPhone用戶使用。 中國移動2007年開始與蘋果公司就引入iPhone進行談判,今年8月初,多個媒體報道,蘋果公司已經與中國移動達成協議,最早將于今年10月份把 iPhone4引進到中國。

Iphone5正品未出已被山寨 網店1月賣出7000件

  晨報96101熱線新聞(記者 李潔)“限量版iPhone5上市了,價格便宜質量優良,有雙攝像頭還可以雙卡雙待。”近日,喜歡逛網店的人不難發現,傳說中的iPhone5已經在各大網店中蜂擁上市,而且價格低廉得讓人難以置信,平均售價才500元左右。但仔細看后才知道這并不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 iPhone5,這款從外貌到功能一應俱全的手機叫HiPhone5。
網店一月賣出7000件“終于上市了,限量版iPhone5搶先一步上市,功能齊全價格便宜,是果粉的朋友趕緊購買,數量有限。”“趕緊買啊,iPhone5終于上市了,現在購買的人還送mP3、藍牙耳機等禮物。”記者在購物網站上看到,有上百位商家在網上銷售所謂的限量版iPhone5,價格從200多元到1000 多元不等。其中最好的一家在30天內賣了7429件,暢銷量跟iPhone4上市時沒有兩樣。
“像和蘋果公司打招呼”
除了暢銷之外,記者還發現這款手機簡直是手機中的戰斗機。因為功能齊全到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輕薄到只有7毫米,很像之前網上爆出的泄密版iPhone5的樣子。
除了正常的接聽電話、收發短信之外,此類山寨手機還有雙卡雙待、雙攝像頭,WiFi上網,內置重力感應器等強勁功能。 角鋼架有賣家們介紹這就相當于升級版的準智能手機,“乍一看是iPhone,但仔細看,這手機叫HiPhone5,像和蘋果公司打招呼吧!”
都是廉價零件攢出來的據賣家“LH-XX203”介紹,他之前在網上一直做手機生意,看這個仿冒的蘋果機很好玩,而且還有個非常討巧的名字HiPhone5,所以就進了幾臺賣賣,沒想到10天之內就把進貨全都賣出了,但這幾天也有人找他退貨,說是質量有問題。該賣家說,所謂的限量版iPhone5只不過是吸引顧客眼球的字眼。手機的功能是非常強大,但都是價格非常低廉的零件攢的,質量沒有辦法保證,說不準哪天就會壞掉。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中國泰爾實驗室何桂立主任表示,實驗室在市場上購買過山寨手機進行測試,大部分手機都存在問題,尤其是在電磁輻射這塊,山寨機輻射劑量非常大,輻射劑量最高的是在頭部位置,就等于直接輻射的是大腦。而正規廠家的手機則沒有這么高的輻射量,所以大家還是不要圖便宜,一定要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手機。
北京時間8月9日早間消息,甲骨文上周五向伊利諾伊州北部地區法院提出申請,要求摩托羅拉在甲骨文起訴谷歌Android系統侵權一案中提供相關信 移動櫃息,并派出一名高管就摩托羅拉使用Android系統的情況出庭作證。
甲骨文希望獲得摩托羅拉從谷歌網站下載的Android系統源代碼,以及摩托羅拉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修改。甲骨文還希望了解摩托羅拉使用Android DX工具的情況,這也是甲骨文起訴谷歌抄襲的一個重要方面。
甲骨文表示,這些信息將幫助確定摩托羅拉在開發Android應用時是否使用了侵權技術,因為摩托羅拉對于內部應用開發并沒有任何文檔。甲骨文聲稱,自4月12日開始就要求摩托羅拉提供相關信息和證人 重型架,但沒有獲得適當的回應。
專利權專家弗洛里安·穆勒(Florian Mueller)周五在博客中表示,摩托羅拉目前希望谷歌能幫助該公司避免卷入到這一訴訟中,否則甲骨文可能會向摩托羅拉收取專利使用費。不過,他預計法院將會支持甲骨文的請求,要求摩托羅拉提供相關信息和證人。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Google Gmail向全球開放網絡電話據

  Google官方博客報道,Google于近日正式宣布,在全球推出價格低廉的網絡電話服務,用戶通過Gmail可以撥打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手機座機,并支持38種呼叫語言,貨幣數量則包括歐元、英鎊、加元和美元。
Google提供的網絡電話費用較為低廉,撥打美國和加拿大電話完全免費,撥打英國、法國和德國手機為每分鐘0.1美元,墨西哥每分鐘0.15美元,中國和印度的任意號碼為每分鐘0.02美元(相當于人民幣0.13元左右)。
完整的撥號費用表參見這個地址。
Google強調,所有通話只收取通話費,并無月租等費用。應為是網絡電話,用戶需要安裝一個Gmail插件。
向全球開放網絡電話不過,對于中國用戶來說,訪問Gmail的網絡電話會出現如下提示:“您當前的位置不支持 Gmail 中的呼叫功能”。
向全球開放網絡電話這說明Google目前不支持中國用戶使用Gmail網絡電話。當然,并非只有中國一個國家無法使用Gmail網絡電話,中國的很多老朋友也無法使用,Google在其幫助說明里列出了全部不支持此功能的國家列表。
以下國家/地區目前不支持 Gmail 的撥打電話功能: 阿根廷 中國 古巴 埃及 加納 印度 伊朗 約旦 肯尼亞 墨西哥摩洛哥 緬甸 尼日利亞 朝鮮 秘魯 坐骨神經痛 俄羅斯聯邦 沙特阿拉伯 塞內加爾 韓國 蘇丹 敘利亞 泰國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英國 越南。
Gmail的這個網絡通話功能,讓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直接與固定電話和手機通話,使得Gmail成為集即時通訊、電子郵件、視頻和語音通話為一身的全方位通訊產品,使其競爭對手Skype倍感壓力。下面是一段Google提供的官方宣傳視頻。

紐約時代廣場中國屏解密:5年簽約金額千萬美元

周一清晨6點不到,第一縷陽光播灑紐約,紐約時報廣場(Times Square,即時代廣場)一塊大型液晶“中國屏”也隨即亮了起來。
這塊面積約240平方米的大型廣告屏位于廣場2號樓,是中國公司首次在這片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稱的黃金地段長期租用的大型戶外液晶顯示屏。
廣告屏滾動播出新華社及其下屬機構的宣傳片,以及上海和成都兩個城市的形象片。
廣告屏的出租方謝伍德戶外廣告公司(Sherwood Outdoor)總裁布賴恩·特納(Brian Turner)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塊廣告屏本來為匯豐銀行(HSBC)所用。
特納表示,HSBC十年的租賃契約到期后并不準備續約,于是他們聯系上了新華社,并于幾個月前簽訂了長期合約。
廣告屏由新華社全資子公司--新華影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新華影廊”)租用。
雖然特納不愿透露合約的金額,但是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這樣主要的廣告位置合約金額一般達到百萬甚至千萬美元的級別。
紐約戶外廣告經濟這塊高約19米、寬約12米的液晶顯示屏位于整個巨型廣告柱的較上方,位于韓國三星電子公司、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和韓國現代集團廣告屏的正上方。
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顯示屏正在播放介紹新華社的短片,標題欄上不斷滾動重復出現白底藍字新華社中英文社名,同時下面配有北京、上海等地的畫面,最后出現的是新華社社標。
廣告屏還滾動播出新華社及其下屬的新華網(CEC)、“新華08”金融信息服務平臺(CFC)、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CNC)、中國國際文化影像公司(CIC)等機構的宣傳片。
事實上,與這塊“中國屏”遙相呼應的是附近的路透社大樓。
對于新華社的大動作,路透還專門進行報道,認為“這可能是(新華)在最近美國擴張中最顯眼的一步”。
據了解,新華社自1971年在紐約設點,總部設在紐約租金較便宜的皇后區。今年5月份,新華社總部搬到曼哈頓租金昂貴的紐約時報廣場地帶。
由于紐約得天獨厚的商業地理位置,形成了寸土寸金的戶外廣告產業。
特納告訴本報記者,謝伍德戶外廣告公司的母公司是謝伍德資本(Sherwood Equities),母公司總共在紐約時報廣場擁有三幢樓,25塊戶外廣告板,相當于整個廣場附近戶外廣告位的六分之一。
特納說,他們95%的廣告為簽約5年以上的長期客戶,其中就包括可口可樂、三星等世界知名品牌。
事實上,可口可樂的廣告從1932年開始就一直“定居”在這里。
“業務很健康,我們的廣告位今年總共100%出售,明年也只有幾個廣告牌的空位。”特納告訴本報記者,“我們的商業是由長期合同構成的,這是非常穩定的商業模式。”
新華影廊亮相對于“中國屏”租約的細節,特納并未透露。
即便是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特納和謝伍德資本的高管依然沒有介紹相關的商業條款細節。
不過,《紐約時報》報道稱,類似方位的廣告屏月租可能高達30萬~40萬美元。
因此,如果這塊“中國屏”租賃合約為5年的話,金額將以千萬美元計。
電子廣告資訊公司Rule 7 Media LLC的總裁里克·維拉德(Rik Willard)告訴本報記者,廣場附近占據最佳地理位置的主要戶外廣告公司不超過5家。
據其介紹,這些公司的經營模式大同小異:他們是擁有這些房地產的私有企業,因此可以憑借出租戶外空間來盈利。
“這些廣告公司的規模都很小,一般就幾個人的一個小公司。廣告合約一般都在10年~20年。”維拉德告訴記者。“而且和以往不同,他們現在主要直接聯系公司,開展廣告業務。”
特納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的客戶有來自各個領域的全球性公司,但像新華社這樣的媒體巨頭還是第一家。他們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接洽來自中國的機構和公司,新華社是第一家接繡球的。
本報記者查詢工商資料發現,作為廣告屏的租用方,新華影廊2010年12月16日剛剛注冊成立,經營范圍涉及文藝創作,攝影、攝像擴印服務等文化推廣活動,同時,業務范圍還包括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代理進出口等。
這家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0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新華影廊注冊地為北京市西城區宣武門西大街57號1719房間,法定代表人是王瑤。
宣武門西大街57號正是新華社所在地。
消息人士透露,王瑤目前是新華社副總編輯和攝影部主任。
本報記者昨日通過新華社總機查詢得知,“1719房間”在其處登記為“圖片經營公司”。
新華影廊總經理張小軍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 坐骨神經痛,在時報廣場租賃顯示屏是新華影廊公司進行品牌推廣和形象展示的舉措。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各地和企業的形象片及商業廣告片也是由該公司組織的。

傳中移動iPhone最快下月登場 借Wifi曲線實現

  昨日,美聯社消息稱,中國移動已與美國蘋果公司達成協議,將于今年10月引入iPhone。南都記者隨即致電雙方,均得到“不予置評”的答復。不過有與中國移動合作的業務推廣公司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自今年6月22日蘋果COO蒂姆·庫克(Tim Cook)到訪中國移動并與高層進行閉門會議之后,移動內部有關iPhone的各種消息便不脛而走。“若只基于TD/LTE(中國移動將運營的4G網絡) 或新版本的iPhone 5來猜測雙方的合作時間表,就算到了2012年也不會有結果。”該人士稱,雖然沒有可披露的官方消息,但在公司內部所謂“移動版iPhone”的輪廓開始逐漸清晰起來,包括網絡首先確保向下兼容EDGE、數據業務更注重WIFI等等。至于推出時間,則可能比美聯社所述的10月還要早些。
移動頻遞橄欖枝“蘋果公司已經與中國移動達成協議,最早將自今年10月份起把iPhone智能手機引進中國。”美聯社如此形容這項合作的背景---按用戶數量衡量,中國移動是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公司,用戶總數超過6億人。
昨日,南都記者就此事致電蘋果中國,對方保持一貫緘默的態度。中國移動方面對于這個時間表亦不愿作出評論,僅表示會為目前使用中國移動網絡的 iPhone用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曾透露,截至5月底,中國移動的iPhone在網用戶達到了560萬。近日,中國移動又通過相關途徑公布了最新的數據---截至6月底,中國移動iPhone在網用戶已增至642萬。也就是說單月用戶增量超過了80萬。
在中國移動內部使用蘋果iPhone的員工不在少數。同樣,蘋果中國公司亦有不少員工用著中國移動的號碼。這多少意味著,包括他們在內的600多萬iPhone用戶,不太介意自己的手機只能跑著2.75G的EDGE網絡。
一直以來,除了在具體的合作時間表上含糊其辭外,中國移動對蘋果iPhone的愛慕是溢于言表。早在去年,中國移動廣東公司便在其官網上設立了 iPhone專區,指導iPhone用戶使用移動卡時如何實現無線上網、捆綁139郵箱、開通飛信和彩信、導入通信錄等等。在iPhone 4上市后,移動各地市公司又推出了專門的“剪卡服務”。南都記者從廣東移動獲悉,目前iPhone 4用戶若想使用中國移動網絡已無需“剪卡”,因為移動營業廳將為其直接更換適配iPhone 4的小卡。
7月28日,中國移動又向iPhone用戶拋出了一根更直接的“橄欖枝”---中國移動北京公司通過媒體宣布,即將推出一項包含iPhone 4的購機套餐。全球通用戶在國美、迪信通、樂語等社會渠道購買相應型號的手機后,可憑購機發票到指定營業廳辦理該套餐,獲贈一定額度的話費返還。除 iPhone 4外,該“套餐”面向諾基亞E7、N8和摩托羅拉ME860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機型均為中國聯通運營的WCDMA制式機型,但可以向下兼容移動的 EDGE網絡。
沒有LTE?沒有iPhone 5?
“隨著iPhone 5在中國龐大的手機市場上市時間的臨近,蘋果公司和中國移動的合作將為iPhone帶來更多的新用戶。”一周之前,美國一家著名財經類報紙也曾發布過“中國移動將引入iPhone”的消息。但與之相比,昨日美聯社的消息看上去更接近實際情況。美聯社稱,中國移動最快在今年10月引進的其實是iPhone 4手機。
目前的實際情況是,蘋果一直沒有宣布下一代iPhone,及坊間俗稱的iPhone 5將在何時推出。如果目前業界猜測的9-10月將是其最終推出時間,那么其真正登陸中國市場至少要到今年年底。
至于LTE版的iPhone,今年4月蒂姆·庫克曾明確表示,“第一代的長期演進技術(LTE)芯片組要求手機設計做出許多讓步,蘋果不愿接受其中的一些讓步。”這意味著LTE至少無緣于下一代iPhone中。
這些因素讓移動先引入現有iPhone產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昨日,一家負責中國移動部分業務推廣的公司負責人向南都記者透露,移動一直在制定一些面向iPhone用戶的推廣。“大都是類似于北京移動推出的智能機WIFI套餐,即用戶需自購iPhone手機再到移動營業廳辦理業務。”不過該人士補充道,最近圈內盛傳移動地方公司開始制定捆綁iPhone銷售的推廣方案。
另有廣東本地的蘋果手機經銷商向南都記者表示,對蘋果而言,與移動合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打開渠道,同時再一起制定合適的營銷方案即可,速度快的話9月份即可實現。在他看來,北京移動推出的智能機WIFI套餐就是銷售移動版iPhone之前的小范圍“練兵”。
手機咨詢機構戰國策首席分析師楊群則認為,今年二季度蘋果在中國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6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iPhone所貢獻的。“面對聯通,蘋果仍占據上風。這樣一來為保持中國市場持續的高速增長,向另外兩家運營商開放銷售是大勢所趨。”他表示,移動若肯先從iPhone 4賣起,蘋果理論上不會拒絕,畢竟要開拓用戶增量保證業績增長,中國移動手中的6億用戶是關鍵。
GSM+WIFI,移動曲線實現從6月22日蒂姆·庫克造訪中國移動集團總部,到6月24日成為新浪微博實名認證用戶,北京移動海淀區區域主管劉洋發表微博稱“中移動9月引入 iPhone5”(不久后被刪除),再到外電高呼“中移動6億簽約用戶,我來了!”,中國移動和iPhone的距離似乎僅剩下一層窗戶紙而已。
對比中國聯通,中國移動運營iPhone的優勢是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是蘋果“沖量”的最好選擇。劣勢則是從目前情況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移動版的iPhone只能使用GSM網絡,無法使用3G。
不過因為WIFI的存在,3G缺失的問題已被解決了一半---可提供高速無線上網,只是無法確保“隨時隨地”的便利性。
據統計,三家電信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在WIFI上的投入無論熱點數量還是覆蓋區域,都要優于另外兩家。以區域發展速度最快的廣東為例,廣東移動已在省內21個市全面建成無線城市群平臺,鋪設WLAN(WIFI)熱點1.5萬個,并采用了2G+TD+WLAN混合組網。此外,還面向全球通八大套餐用戶啟動了免費WIFI上網業務。
事實上,隨著中國iPhone用戶規模超過1000萬,除了中國移動外,中國電信亦按捺不住對蘋果的“欲望”。幾乎在傳出中國移動與蘋果敲定合作的同時,有消息稱中國電信也與蘋果達成初步協議,即將引入CDMA版至于中國聯通,楊群認為其仍將在iPhone高端產品的引入上保持領先地位。“因為運營WCDMA網絡的因素,坐骨神經痛新一代的iPhone在國內先由中國聯通銷售的可能性還是最大的。”不過楊群同時表示,以16G iPhone 4為例,聯通為用戶提供的話費補貼比例高達機身價格的86%,無疑是一項沉重的負擔。“與另外兩家運營商正面競爭,以盡可能多地發展iPhone用戶,還是利用3G網絡優勢擇優發展ARPU值,較高的iPhone用戶,將是聯通面臨的抉擇。”
●三大運營商3G用戶占比來源:工信部,2011年6月電信移動聯通

Iphone:第二季度蘋果成全球最大智能機廠商

 北京時間8月5日凌晨消息,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占據全球智能機市場19.1%的份額,超越三星和諾基亞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機廠商。   今年第二季度,蘋果iPhone出貨量達2030萬部,比去年的840萬部增長141.7%,市場份額從13.0%提升至19.1%,位居全球首位。三星智能機出貨量達1730萬部,比去年的360萬部增長380.6%,市場份額從5.6%提升至16.2%,位居全球第二。   相比蘋果和三星的突飛猛進,昔日霸主諾基亞表現非常糟糕。上季度,諾基亞智能機出貨量達1670萬部,比去年的2400萬部下滑30.4%,市場份額從37.3%暴跌至15.7%,位居全球第三。這是該公司首次在IDC排名中跌落榜首。   RIM和HTC旗鼓相當,出貨量分別為1240萬部和1170萬部,分別占據11.6%和11.0%的份額,位列第四和第五位。值得注意的是,RIM上季度智能機出貨量同比增幅僅為10.7%,而HTC高達165.9%,這意味著HTC很可能在近期超越RIM。   從整體上看,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機出貨量達1.065億部,比去年的6440萬部增長至65.4%,發展勢頭迅猛。   IDC分析師拉蒙·拉馬斯(Ramon Llamas)說:“2011年第二季度,智能機市場迎來新霸主,它的名字是蘋果。自蘋果2007年發布首款iPhone以來,該公司在硬件、軟件和渠道開發方面為手機業設立標桿 坐骨神經痛,不僅吸引眼球,更搶奪市場份額。需求是如此旺盛,以至于已經發布1到2年的老款iPhone仍然脫銷。蘋果今年可能發布新款 iPhone,其出貨量將創下新高。”   IDC分析師凱文·雷斯蒂沃(Kevin Restivo)說:“智能機市場霸主的更迭,體現了這一市場的公平性。該市場并未出現領先企業一騎絕塵的狀況,這意味著排名前五的廠商很可能發生變化。”(彥飛

 谷歌:微軟提議聯合競購Android專利是陷阱

北京時間8月5日凌晨消息,谷歌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今天在官方博客上表示,谷歌之所以不愿意與微軟聯手競購與Android有關的專利,是為了防止Android就此失去專利權保護,暴露于微軟及其競標伙伴的攻擊下,谷歌不會跳入這個陷阱。
德拉蒙特昨天在官方博客發表文章稱,微軟和蘋果等公司之所以收購Novell和北電網絡的大批專利,是為了以此為武器,向Android設備生產商收取高額專利授權費,最終扼殺這款開源操作系統。這一言論激起軒然大波。
微軟首席法律顧問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周三晚間表示,該公司曾邀請谷歌聯合競購北電專利,卻遭到拒絕。
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微軟和蘋果等公司組成的聯合體是否通過競購北電專利獲得不公平競爭優勢。如果谷歌曾經受邀參與聯合競購但卻主動回絕,那么這筆交易獲得批準的可能性將大大提高。
微軟公關主管弗蘭克·肖(Frank Shaw)隨后公布一份電子郵件摘要,證明谷歌法律顧問肯特·沃克(Kent Walker)確曾拒絕微軟的邀請。他在郵件中寫道:“對我們而言,聯合競購并不可取。”
德拉蒙特今天更新博客文章,默認了微軟的說法。但他表示:“微軟試圖回避實質問題,轉移人們的注意力,這并不令人驚訝。你只需想一想,就會明白我們為何拒絕微軟的提議。微軟的目的一直是防止谷歌及其他Android設備廠商獲得任何可被用于抵御他們的攻擊的專利。如果谷歌同意聯合競購,那么參與各方均將獲得專利許可,Android將從此失去這些專利原先提供的一切保護,暴露于微軟及其競購伙伴的攻擊之下。坐骨神經痛微軟的詭計是:確保谷歌無法利用這些專利保護Android,并讓谷歌為這種‘特權’付款。我們不會跳入陷阱。”
他接著寫道:“最終,美國司法部出手干預,迫使微軟出售其收購的專利,并要求成功競標的一方(微軟、甲骨文、蘋果和EMC)向開源社區授予許可。司法部稱,這些變化是‘保護開源軟件社區的競爭和創新的必要舉措’。這再度佐證了我們的觀點:我們的競爭對手正發動一場針對Android的專利戰爭,聯手阻止谷歌獲得有助于保持市場均衡態勢的專利。”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隨筆: 當互聯網電視撞上IPTV

  隨著三網融合政策的逐步深化,作為其中最具典型的融合業務,即將迎來新的機遇;互聯網電視產業方興未艾,也欲朝著更為智能的方向大步前進,整個電視新產業在探索中積極前行。
而當互聯網電視撞上IPTV,又會帶來什么呢?
一、政策面前患難兄弟在中國,涉及視頻的新媒體產業,永遠難以以市場的思維去恒定,因為總有一只看不見的政策的手在牽制著產業的步伐。
以文擾市,曾在中國的IPTV發展歷程中屢見不鮮,IPTV的發展史可以看成是和政策的博弈史。歷經數年,終于也算是趟出了一條小道。而互聯網電視的發展,在政策上幾是在重蹈覆轍。尤其是互聯網電視在發軔之初,便被廣電總局頒發的相關規范進行了嚴格限制,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互聯網電視欲自我探索的局限性弊端日益凸現。
就在前幾天,北京廣電局一紙通告,要求嚴禁通過互聯網經機頂盒向電視機終端提供視聽節目服務的通知。在國家廣電總局沒有開放通過互聯網經機頂盒(DVD機等)向電視機終端提供視聽節目服務的許可前,各持證網站嚴禁從事相關業務,不得以內容提供商的身份與非法開展互聯網電視業務的公司開展合作。
此文的發布,將更為開放的依托互聯網內容為來源的機頂盒形態從內容源頭進行扼殺。將把國內互聯網電視的發展軌跡拉回到可控可管的以互聯網電視集成牌照運營商為核心的發展形態中,而政策之手也再一次在產業初顯生機時露出了其爪牙。
因此,從政策角度來看,IPTV和互聯網電視越來越像難兄難弟。需要相扶前行。
二、發展軌跡中的交集和互聯網電視,如果按照正常的產業軌跡,在監管下趟路,在開放中發展,兩者間有著前后的延續關聯。只是由于IPTV的發展受到政策這一高壓雷電的不斷干擾,導致行進緩慢,最后被由家電廠家推動的互聯網電視后發先至撞上。
先看IPTV的發展作為專網的業務,通過運營商的市場能力以及服務保障,在形成用戶規模后,便會迎來用戶日益增加的娛樂文化需求和業務服務之間的矛盾,于是,需要IPTV迅速進入下一代新階段。
下一代的IPTV,或許有這樣兩個趨勢:
、 多屏挖掘產業價值借助屏在不同場景下的特殊作用,逐步形成以電視屏為消費核心,PC屏和移動屏為價值傳遞的業務鏈,通過這多屏聯動,來更大化的發揮電視媒體的業務體驗空間。也為電視產業帶來1+1〉2的產業空間,這也將是后續電視產業運營者所將面臨的挑戰、 IPTV擁抱互聯網擁抱互聯網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石材家具。但擁抱不代表全盤接收,而是有的放矢。互聯網將成為IPTV現有內容的有力補充,不僅豐富業務,同時也是更好滿足用戶對于娛樂文化需求的矛盾,從而讓進一步提高IPTV在用戶中的業務粘稠性和提升ARPU值。
在IPTV進入下一代的進程中,和互聯網電視之間必然會形成交集、內容的融合傳統IPTV(或互動電視)的內容加上互聯網電視內容。而且IPTV上面的成熟增值業務可以更加便捷的移植入互聯網電視,形成新渠道上的新價值。
、 終端的融合無論是IPTV的一體機形態,還是互聯網電視的機頂盒模式,雙方可以在內容的基礎上針對市場的需求進行相應的轉換。
、 政策的靈動當IPTV融合互聯網內容,當互聯網電視機頂盒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牌照商的可控可管,兩者的形態同質,已經使得廣電的分類牌照監管越來越難以跟上變化節奏,而這中間便可能形成相應的機會可以李勇。
在中國的政策監管下,當互聯網電視撞上IPTV后,原本兩者間有差異性的業務,卻會變得越來越雷同,或許到最后,IPTV和互聯網電視,就會變成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至于叫什么名,則是視市場環境而定了。
三、以民為本,切忌理想化和互聯網電視之間存在著彼此借鑒學習的巨大空間。而以民為本,充分考慮用戶的體驗需求,是兩者需共同面對的課題。
在下一代的演進過程,首先要解決的是終端產品的性能提升,以便承載更多的業務功能。其次是研究業務在多屏之間的實現及價值挖掘。
互聯網電視目前的目的雖然還在于推動電視機的銷售,有很多出于概念包裝階段,如Android電視、社交電視。并未真正去挖掘業務本身和電視的結合點,依舊處于把手機業務或電腦形態往電視機上的簡單移植階段。很多業務,都是看上去很美,用上去很糟。
在這一點上,IPTV的增值業務發展歷程值得互聯網電視參考,當初IPTV的增值業務也是歷經多次的變革,最后才從理想走向現實,如今IPTV的增值業務大都是經過用戶考驗的。而互聯網電視,在看到Android的優勢下,似乎有點處于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理想化階段。
四、碰撞下的危和機互聯網電視一體機模式,機頂盒模式。
機頂盒形態,一體機形態。
當這兩個產業的業務形態都面臨來自廣電的牌照運營商的可控可管后,這之間還有什么區別呢?互聯網電視自發以內容為核心的機頂盒正在受到廣電政策限制;家電廠家的智能電視形態業處于小心翼翼的探路階段,不知總局政策底線何在。互聯網電視產業看似電視機銷量不斷上升,但達摩克利斯之劍依舊高懸。
互聯網電視目前的產業鏈不完善,始終處于產品銷售階段,而非產業服務階段。尤其在如今內容成本居高不下的產業環境下 家具工廠,也必然會影響互聯網電視商業模式的建立。因此,互聯網電視的發展必需考慮電信運營商這個環節,進行相關的戰略合作,電信運營商的價值不僅僅只是傳輸的通路。
至于IPTV,隨著光纖化步驟的加快,運營商對于 IPTV的重視程度也會逐步提高,且多年探索,在商業模式上已以初具雛形,后續要做的只是如何推進量變到質變的提升。其中終端功能的改善是急需解決的瓶頸,一體機也可算是其中的一種形態,尤其當有越來越多的終端廠家開始生產電視機,這對電信運營商來說,是利好。而互聯網電視所面臨的政策困境有時或許就會反向推進IPTV的發展。
隨筆: <wbr>當互聯網電視撞上國外正在嘗試將IPTV和OTT兩者結合,融合為HBB TV。
雖然在中國不一定叫HBBTV,但如果以電信運營商為紐帶,在內容和終端上進行多樣化的融合,或許會帶來更大的商業機會。
小結:
互聯網電視撞上IPTV,其背后是自由開放和可控可管的相遇。碰撞本身不會改變格局,但會對產業形成更多的推動,變革不是一蹴而就,雖然就目前的互聯網電視產業而言,在政策監管下發展有限,離一個成熟的產業還相差甚遠。但其背后所蘊藏的用戶的娛樂文化需求將推進IPTV更好的向下一代演進。互動趨勢不可改變,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的。

【妥協:阿里和軟銀雅虎的博弈告一段落】

阿里巴巴集團、雅虎和軟銀7月29日晚宣布,就支付寶股權轉讓事件正式簽署協議。
月29日晚間消息,阿里巴巴集團、雅虎和軟銀宣布,就支付寶股權轉讓事件正式簽署協議(協議全文),支付寶的控股公司承諾在上市時予以阿里巴巴集團一次性的現金回報。回報額為支付寶在上市時總市值的37.5%(以IPO價為準),回報額將不低于20億美元且不超過60億美元。
協議內容包括,支付寶將繼續為阿里巴巴集團及其相關公司提供服務,同時,阿里巴巴集團也將獲得支付寶的控股公司給予的合理經濟回報;支付寶的控股公司承諾在上市時予以阿里巴巴集團一次性的現金回報。回報額為支付寶在上市時總市值的 37.5%(以IPO價為準),回報額將不低于20億美元且不超過60億美元。
和外界對于馬云和支付寶的批判相比,雅虎和軟銀的態度足夠清晰和明確;那就是通過談判解決分析,而且能夠繼續享受投資阿里巴巴集團帶來的收益--果然,通過數月的談判,三者關于支付寶的糾紛終于告一段落了。
沒有魚死網破,也沒有你死我活,而是利益均沾--這就是商業。
這就是商業,所以三方把未來的麻煩依然保留,支付寶的問題談判解決了但是還留下了未來的麻煩淘寶網。
但是和支付寶一樣,未來無論淘寶能否引發如支付寶的爭議,都依然還會通過商業談判來解決這個問題。
肯定會有人說馬云捅了大簍子,違反了契約精神等等,這當然也是看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如果不是雅虎衰退和馬云牛逼的話,結局可能不是這個樣子 石材家具;那么我們是不是該聲討資本的無良和同情創業家了嗎?
馬云和阿里集團接手軟銀和雅虎的投資,結果無外乎三種:
、  馬云把阿里做的很好,就像現在一樣;、  馬云把阿里做的很一般,也就是二三流的互聯網公司;、  馬云和阿里做的很差,勉強維持甚至有倒閉的風險。
如果是2、3,相比軟銀和雅虎很有可能早早的就把馬云踢下掌控企業的位置了….可以舉無數個例子來驗證資本的無情。
至于1,在2010,9月雅虎和阿里的糾紛初現的時候,就曾撰寫《阿里控制權不可能旁落》一文中曾經寫到--正是因為馬云把阿里集團搞的很好,并且坐擁淘寶和支付寶兩大金礦,所以雅虎和軟銀不可能奪去馬云對企業的控制權。
因為雅虎和軟銀需要馬云幫他們繼續賺錢,獲得更大的商業回報,必然要依賴馬云繼續掌控阿里集團--其實,對于雅虎來說,這同樣是一個商業抉擇;如同馬云和阿里的三個可能一樣,雅虎也有三個可能性--,  雅虎繼續保持其在全球互聯網行業的領先地位;,  雅虎能夠位置其世界門戶的位置;,  如果現在一般,雅虎有很明顯的衰退跡象…如果是1或者2,想必阿里不會給雅虎制造這么多的麻煩 家具工廠,因為阿里很有可能繼續需要雅虎提供能夠的幫助--當然,雅虎現在已經是3了,對于阿里巴巴來說已然是個無用的投資者…所以馬云必然會挑戰雅虎可能對阿里集團帶來的不良影響。
這就是商業,在尊重契約精神的前提下,更有強者通吃的潛規則。
而商業糾結中各種博弈的唯一結果就是妥協--無論是通過談判還是通過訴訟,妥協是商業談判最終的結果。
但是無論達成什么樣的妥協,對于雅虎而言阿里都不應該是救世主;無論是分紅還是一次性補償,阿里巴巴都改變不了雅虎日薄西山的命運。
這也是商業。
阿里和雅虎軟銀的博弈仍將繼續,但是妥協必然是唯一的談判結果。

網游實名制很可能又是炮灰性舉措

國內的網絡市場,似乎永遠不能安寧。上周五,新聞出版總署等八部分在上海舉行的ChinaJoy上公布,啟動網游防沉迷系統的實名驗證工作,這意味著網絡游戲即日起全面實施實名制,并需驗證用戶身份真實性,提供虛假身份信息的用戶將被列進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該措施的出臺主要是為了防止未成年人利用虛假成年人身份信息來規避防沉迷系統的題目。實名驗證工作在9月30日前為試用期,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這幾年中,網絡游戲審批治理已將防沉迷系統的設置作為前置審批的必要條件,市場上正式出版運營的網絡游戲均安裝并運行了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但之前系統中,只要求網民玩網游登記身份證,沒有對身份證進行實名驗證,出現了大量虛假身份信息的情況,未成年人仍然可以用虛假身份證信息進行登錄,從而備受人們質疑。
確實,有關部門也很無奈,做到如此也是其最大的能力。但是,網游實名的生命力有多久?這種新的實名驗證模式能持續多久?誰也無法預料,石材家具但是可以肯定一點的是,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解決不了實質性的問題,所以只能又是網游市場的又一炮灰性舉措。
一般玩網游的同學都知道,任何一款網絡游戲都是需要注冊實名制的賬號,也就是所謂的通行證。最初的網游市場不規范,沒有身份證來驗證玩家是否是成年人,不適合玩網游的未成年人也就混進去了。之后的防沉迷系統,也稱為網絡實名認證,不滿18歲的玩家可以玩網游,但每天累計在線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比如某一款網游,三小時后,經驗金幣全都為零,也就是說,三小時后的工作是徒勞的家具工廠,這樣的舉措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是買帳號,一個實名制的網游帳號,在淘寶上也能夠買到,二是找親友借身份證注冊帳號,然后使用親友的身份登陸網游。
記得去年的時候,CCTV-2專門做了一期關于網絡實名制的訪談,談網游對青少年的害處,并建議治療網癮。但從現在的網游市場來看,收效甚微,因為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不達標,少年人又有著愛玩愛新鮮事物的天性,越壓迫會越反抗,所以,如何引導未成年人樹立一個正確的娛樂觀,才是值得研究的話題。

互聯網信息公開需要態度更要素質

  互聯網雖然沒有讓一切都處在公開透明之中,但這個公開透明的趨勢正在形成,任何的人為阻力都在像堅冰一樣逐漸融化。郭美美事件因列車事故而被公眾暫時擱淺,但這幾天又再次發酵,而紅十字會為平息公眾質疑開放的信息平臺也漏洞百出。
我們還是欣賞紅十字會的態度,至少不再趾高氣揚的對公眾意見毫不在意,而現在的鐵道部卻正在輿論上卷土重來,幾乎全面否定了此前媒體與公眾質疑,對一系列的事件都作出了屬于自己的解釋,面對采訪更是官腔十足,并指責媒體與公眾傷害了鐵路員工的感情,這種態度就足以藐視互聯網,藐視公眾的知情權,足以繼續被追問。
但任何信息的公開,既然要公開就必須徹底、直接、清晰,政府各部門此前公布的三公消費情況,大多數是一筆糊涂賬,項目粗放,類別含糊,非專業人員都無法理解,這樣的公開必然引來更大的質疑。如果要公開了,就要把所有的東西放到陽光下 石材家具,不要留陰暗的角落。
還有,信息的公開必須準確,容不得一點含糊,當然,有些衙門自己的賬本來就不清楚,公布開來的更是要經過一系列的美化,自然造成驢唇不對馬嘴,信息出現錯漏就可以想象了。如,對玉樹縣仲達鄉寄宿學校和衛生院的援助,日本紅會官網公示分別是1.93億日元(合1544萬元)和8700萬日元(合696萬元),但中紅會公示分別為1182萬元和535萬元,“縮水”23%。還存在捐贈人員姓名重疊、無法分清人員、時間前后混亂等問題。
因為有網絡,我們普通人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知情權,老百姓才能有可能方便的看到我們本來就應該知曉的信息, 家具工廠但信息公開是個系統工程,任何有責任公開的單位都需要端正態度,既不要認為是老百姓不信任自己,也不要認為這是信息機密,至于什么信息要公開,什么信息要在什么范圍公開,這都需要有法律法規和系統科學完善的操作方法。
只要我們堅持,只要有網絡這樣的平臺,相信隨著信息公開的發展,陽光將灑滿社會,信任也將重塑起來。

份額與利潤:蘋果欲壟斷智能手機產業?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當蘋果的iPhone在剛過去的第二季度拿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第一之后,Asymco的有關蘋果在全球手機產業中所占利潤的比例更是令業內震驚。據Asymco的統計,蘋果目前已經占據全球手機產業利潤的2/3,利潤是三星15%的4.4倍,是RIM的6倍,是HTC的9.4倍。這個數字足以令所謂蘋果的對手汗顏,盡管業內稱三星和HTC可能正在威脅蘋果的地位,即會成為蘋果有力的競爭者,但結合近一年來的市場表現,筆者認為,外界所認為的蘋果在智能手機的地位非但沒有受到削弱,反而有走向壟斷的趨勢。
份額與利潤:蘋果欲壟斷智能手機產業?
從利潤的角度看,蘋果遙遙領先對手,并已經成為手機產業的王者從最新的季度看,由于蘋果、三星和HTC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色表現,使得之前所謂的8大主力手機廠商中的四家已經出現季度虧損。那么剩下的就是三星、HTC和RIM了(從利潤的角度),但這之中,RIM的市場份額又在下滑,那最后就只有三星和HTC了。這恐怕也是業內認為三星和HTC是蘋果最大挑戰者的主要原因。但只要再細細分析,這兩家廠商無論是在市場份額、利潤及增長率上都不及蘋果。
先看三星,其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了520%,是三家廠商中增長最快的。但業內清楚,三星的手機出貨構成中,功能性手機還占據著大部(約為2/3),如果算上這部分的話,其實三星手機第二季度的增長僅在10%,也就是說,三星的功能性手機大大拖累了其出貨量的增長。也許在此有人會質疑,不是比較智能手機嗎?為何要把功能性手機也計算在內呢?當然要換計算,因為三星在手機產業中占有15%的利潤, 石材家具也算上了其功能性手機這部分。這樣的比較才具有客觀性。如此算的話,三星手機的增速遠不及蘋果141.8%的增長,況且目前單在智能手機市場,三星的市場份額也排在蘋果的后面。再加上利潤上近3.4倍的差距,要想在利潤和市場份額上趕超蘋果尚有不小的差距。更關鍵的挑戰在于,三星未來在功能性手機向智能手機磚換的過程中,如何保證利潤和市場份額間的平衡。要知道,諾基亞與三星的情況非常類似,即功能性手機占據著大部,但在轉換的過程中,不但市場份額在流失,利潤也在下滑,并在上個季度出現了虧損,已經在利潤的排名上出局。而諾基亞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排在第三位。筆者在此的意思是,不要單純以市場份額衡量一個廠商的競爭力。
份額與利潤:蘋果欲壟斷智能手機產業?
增長率上,蘋果也大幅領先對手,這是否讓對手追趕蘋果變得異常艱難?
以此再看HTC。統計顯示,HTC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123.7%,雖然不及三星在智能手機520%的增長,但放到整個手機市場中,其出貨量是三星10%增長的12.4倍,盡管如此,其仍然不及蘋果141.8%的增長,而從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上看,HTC遠不及三星和諾基亞,更不用說和蘋果比較,而利潤份額上只是蘋果的1/9,換言之,HTC在市場份額和利潤市場與蘋果都存在著相當的差距,且增長的速度又不及蘋果,這讓業內所言的HTC是蘋果的對手缺乏真實的市場支持。
份額與利潤:蘋果欲壟斷智能手機產業?
在出貨量上,諾基亞雖然入圍,但在利潤上已經出局,而HTC盡管利潤上排在第四,但在市場份上無緣三甲所以通過上面的對比分析,先不說所謂蘋果的挑戰者與蘋果間的差距,單就目前表現最好的三星和HTC來說,這種差距也不小家具工廠。更重要的是,三星還要面臨轉型的挑戰。其實這種挑戰,已經讓三星的利潤三星份額由第一季度的21%下滑至15%。未來會怎樣?是否會重蹈諾基亞的覆轍?至于HTC,過小的基數(市場份額和利潤)稀釋掉了所謂的高速增長,也就是說,它的增長還不夠快,那未來能否在目前已經123.7%的增長率上再上層樓,同時又能保持自己的利潤不降,甚至要增長,對于HTC來說,也并不輕松。與之相比,蘋果則是在市場份額、利潤和增長率上都相對平衡和均增長的廠商,這也是為何其有望在未來壟斷智能手機產業的主要依據。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巴西發現新物種化石 頭顱像狗或以恐龍為食

科學網(kexue.com)訊 曾經以為恐龍是世界上巨無霸的人看來現在要改變想法了,真正的恐龍殺手已經被考古學家們發現。
巴西和加拿大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巴西一處小鎮米納斯(Minas)發現了一種新活躍在7000萬年前的新物種頭骨化石,并且將它命名為Pissarrachampsa sera。
它屬于波羅鱷新物種的化石。該物種有著像狗一樣的頭顱,巨大的犬齒,和適合在陸地行走的四肢。據信活躍于于恐龍年代的末期,獵食對象包括恐龍等大型動物,因此可說是名副其實的恐龍殺手。
波羅鱷屬于鱷形動物里的中真鱷家族(Mesoeucrocodylia)。中真鱷家族是鱷形動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生物地理學研究有很大價值。
鱷形動物的許多物種在近幾年才逐漸浮出水面。中真鱷一族當前僅有帕切克波羅鱷(Baurusuchus pachecoi)為代表,學界尚無這一族群內部成員關系數據。發現上述新物種的頭骨化石,對了解巳滅絕的帕切克波羅鱷有很大的幫助。
上述發現的波羅鱷化石,包括一具將近完整的頭骨和一具殘破的頭骨與下頜。古生物學家們是在巴西晚白堊世的沉積層中發現了上述的新個體,并對這一族群內部關系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研究者們認為,波羅鱷分出了兩個線系,其一有著廣泛的地理分布區,生活量程復蓋阿根廷和巴西;另外一支成為了地方特有種,反光貼紙僅在巴西晚白堊世的波羅組(Bauru Group)地層中有發現。
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一位美國宇航局高級官員宣稱,美國宇航局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已達到“科技約定”由SpaceX公司承擔兩次太空飛行任務,從而證實這家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航天商業公司具有向國際空間站運載物資的能力。但目前尚未正式簽約。
7月21日,美國宇航局航天業務副主管威廉-格斯滕米爾在肯尼迪太空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我們已與SpaceX公司達成技術合作關系,我們希望在未來的太空飛行中由該公司承擔運載任務。目前我們正在依照計劃進行,但當前還未正式簽約。
7月22日,美國宇航局發言人約書亞-布克稱,美國宇航局計劃11月30日由SpaceX公司完成“Dragon”太空艙發射任務,并于12月7日該太空艙抵達國際空間站。(卡麥拉)京時間7月29日消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宣布,藝電收購休閑游戲廠商PopCap的交易獲得批準。
7月13日,藝電宣布,將以6.5億美元現金跟1億美元股權的形式,收購休閑游戲廠商PopCap,根據收購協議,如果PopCap在2013年12月前,稅前利潤高于或等于3.43億美元,PopCap股東將額外獲得5.5億美元的收益。
PopCap 2000年成立于美國西雅圖,主要為Facebook、智能手機和游戲主機開發游戲產品,目前擁有400名雇員,在加拿大、歐洲和亞洲都設有分部。 PopCap主要作品包括《植物大戰僵尸》、《寶石迷陣》和《祖瑪》等 貼紙印刷,公司營收80%來自數字平臺,20%來自零售店。
EA收購PopCap的決策與其未來轉型為“完全整合的數字娛樂公司”戰略相一致,市場分析人士預計,這次收購交易將于8月完成。
藝電27日公布的201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藝電第一季度凈營收為9.9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8.15億美元。凈利潤為2.2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9600萬美元。(北極星)

傳新款iPhone將9月上市 首批出貨400萬部

  7月28日消息,臺灣媒體報道稱,新款iPhone將于9月第二周(9月6日至15日)的某天上市,新款iPad則可能將延至感恩節前上市。
據報道,新款iPhone首批將出貨400萬部,零部件供應商將在本周前出貨40萬臺試產。
據稱,新款iPhone上市布局將一改先在少部分國家上市的慣例,本次400萬部可能同時在歐美日開賣。
而i新款Pad由于零部件供貨不及,可能延至感恩節前上市,首批供貨量也將很大。
此前蘋果一直在每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推出新款iPhone,但今年卻反常推遲。
業內人士對新款iPhone會增加哪些功能辯論不休,最近泄露的保護套圖顯示,新款iPhone的設計有一些重大的設計改變。而另有消息稱,新款iPhone的外觀很類似于iPhone 4。
而關于新款iPad,此前有報道稱它的代號并非iPad 3,而會是iPad 2 Plus或iPad 2 HD,采用視網膜顯示器。
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一位美國宇航局高級官員宣稱,美國宇航局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已達到“科技約定”由SpaceX公司承擔兩次太空飛行任務,從而證實這家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航天商業公司具有向國際空間站運載物資的能力。但目前尚未正式簽約。
7月21日,美國宇航局航天業務副主管威廉-格斯滕米爾在肯尼迪太空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我們已與SpaceX公司達成技術合作關系,我們希望在未來的太空飛行中由該公司承擔運載任務。目前我們正在依照計劃進行,但當前還未正式簽約。
7月22日,美國宇航局發言人約書亞-布克稱,美國宇航局計劃11月30日由SpaceX公司完成“Dragon”太空艙發射任務,并于12月7日該太空艙抵達國際空間站 反光貼紙。(卡麥拉)京時間7月29日消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宣布,藝電收購休閑游戲廠商PopCap的交易獲得批準。
7月13日,藝電宣布,將以6.5億美元現金跟1億美元股權的形式,收購休閑游戲廠商PopCap,根據收購協議,如果PopCap在2013年12月前,稅前利潤高于或等于3.43億美元,PopCap股東將額外獲得5.5億美元的收益。
PopCap 2000年成立于美國西雅圖,主要為Facebook、智能手機和游戲主機開發游戲產品,目前擁有400名雇員貼紙印刷,在加拿大、歐洲和亞洲都設有分部。 PopCap主要作品包括《植物大戰僵尸》、《寶石迷陣》和《祖瑪》等,公司營收80%來自數字平臺,20%來自零售店。
EA收購PopCap的決策與其未來轉型為“完全整合的數字娛樂公司”戰略相一致,市場分析人士預計,這次收購交易將于8月完成。
藝電27日公布的201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藝電第一季度凈營收為9.9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8.15億美元。凈利潤為2.2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9600萬美元。(北極星)

中電信四季度或引入iPhone 5 正研究補貼政策

電信聯姻蘋果再度傳出消息。業內盛傳,中國電信將成為繼中國聯通后,國內第二家銷售iPhone的運營商。相關補貼政策正在梳理,可望于三季度出爐,四季度正式引入iPhone。接近中電信消息稱,公司冀保持競爭優勢,希望直接引入C版iPhone5。
瑞士電信公司的一位高管透露,iPhone5將會在9月5日發售,但還只是在美國地區。美國以外的國家需再等待一個月。該高管稱,蘋果已經與主要運營商談判如何銷售iPhone5的細節。據傳,新一代iPhone將會搭載A 5處理器,無邊框設計以及更高像素和更大內存。
中國電信已經是全球第一大CDMA網絡運營商。行業分析師指,“中國電信的高端客戶數量在1300萬-1500萬之間,假設全部換成 iPhone,這些合約客戶的潛在營收價值高達80億-90億美元”。據悉,目前電信與蘋果洽談有進展,對于技術及銷售問題,都愿意讓步;但是在關鍵問題上,包括以分賬或以較高價格買斷iPhone,雙方仍未達成共識。
補貼政策仍然是電信面臨的緊要問題。消息人士稱,為鋪平引進C版iPhone5的道路,目前電信正在全國梳理補貼政策,爭取三季度結單。與此同時,電信今年第四季度將降低終端補貼力度。
蘋果與運營商談判的標準是必須享受該運營商在全國的最高補貼政策。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電信的終端補貼如果定得太高,自己將面臨虧損的危險;如果過低則將對消費者失去吸引力,所以最終的補貼水平可能跟中國聯通差不多。以最受歡迎的16G iPhone4為例,此前用戶選擇每月286元的套餐,就可以0元購買5880元的手機。計算下來,聯通為用戶提供的補貼高達86%。而中國聯通2010 年的財報顯示反光貼紙,3G終端補貼造成的虧損就高達31.7億元,到今年一季度虧損仍達到19億元。
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一位美國宇航局高級官員宣稱,美國宇航局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已達到“科技約定”由SpaceX公司承擔兩次太空飛行任務,從而證實這家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航天商業公司具有向國際空間站運載物資的能力。但目前尚未正式簽約。
7月21日,美國宇航局航天業務副主管威廉-格斯滕米爾在肯尼迪太空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我們已與SpaceX公司達成技術合作關系,我們希望在未來的太空飛行中由該公司承擔運載任務。目前我們正在依照計劃進行,但當前還未正式簽約。
7月22日,美國宇航局發言人約書亞-布克稱,美國宇航局計劃11月30日由SpaceX公司完成“Dragon”太空艙發射任務,并于12月7日該太空艙抵達國際空間站。(卡麥拉)京時間7月29日消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宣布,藝電收購休閑游戲廠商PopCap的交易獲得批準。
7月13日,藝電宣布,將以6.5億美元現金跟1億美元股權的形式,收購休閑游戲廠商PopCap,根據收購協議,如果PopCap在2013年12月前,稅前利潤高于或等于3.43億美元,PopCap股東將額外獲得5.5億美元的收益。
PopCap 2000年成立于美國西雅圖,主要為Facebook、智能手機和游戲主機開發游戲產品,目前擁有400名雇員,在加拿大、 貼紙印刷歐洲和亞洲都設有分部。 PopCap主要作品包括《植物大戰僵尸》、《寶石迷陣》和《祖瑪》等,公司營收80%來自數字平臺,20%來自零售店。
EA收購PopCap的決策與其未來轉型為“完全整合的數字娛樂公司”戰略相一致,市場分析人士預計,這次收購交易將于8月完成。
藝電27日公布的201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藝電第一季度凈營收為9.9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8.15億美元。凈利潤為2.2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9600萬美元。(北極星)

百度與唱片公司和解 網民可免費下載

  正版歌曲本報訊(記者劉杰)環球、華納、索尼三大國際唱片公司指控百度提供MP3搜索鏈接服務侵犯了它們的著作權,并索賠6350萬元。記者昨天獲悉,在市高院的調解下,雙方簽訂了和解協議。依據該和解協議,今后用戶可直接從百度服務器上免費在線播放或下載大量的正版歌曲。
去年8月,環球唱片、華納唱片、索尼唱片三大國際唱片公司將百度告上法院。這些唱片公司認為,百度提供的MP3搜索鏈接服務侵犯了它們的著作權。三大唱片公司列舉了128首流行歌曲,要求百度立即停止侵權,并索賠6350萬元。
市高院受理此案后,了解到雙方的糾紛已經持續數年,國際上影響很大,涉及的法律問題疑難復雜,已成為代表中國網絡著作權保護的典型案例。由于權利人的歌曲數以萬計,被百度搜索鏈接的相關歌曲難以計數。直接判決固然簡單,但判決后,雙方的矛盾不僅不能從根本上得以解決,還可能加深積怨,更會使億萬網民的利益受損。
因此,市高院借助與中國互聯網協會調解中心建立的委托調解機制,委托該調解中心進行調解。歷經半年調解,三大唱片公司與百度近日達成和解。和解協議約定,雙方全面開展互聯網音樂作品運營模式創新及著作權保護合作,三公司授權百度上傳其完整歌曲目錄及即將推出的新歌曲目錄,用戶可直接從百度服務器上免費在線播放及下載。
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一位美國宇航局高級官員宣稱,美國宇航局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已達到“科技約定”由SpaceX公司承擔兩次太空飛行任務, 反光貼紙從而證實這家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航天商業公司具有向國際空間站運載物資的能力。但目前尚未正式簽約。
7月21日,美國宇航局航天業務副主管威廉-格斯滕米爾在肯尼迪太空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我們已與SpaceX公司達成技術合作關系,我們希望在未來的太空飛行中由該公司承擔運載任務。目前我們正在依照計劃進行,但當前還未正式簽約。
7月22日,美國宇航局發言人約書亞-布克稱,美國宇航局計劃11月30日由SpaceX公司完成“Dragon”太空艙發射任務,并于12月7日該太空艙抵達國際空間站。(卡麥拉)京時間7月29日消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宣布,藝電收購休閑游戲廠商PopCap的交易獲得批準。
7月13日,藝電宣布,將以6.5億美元現金跟1億美元股權的形式,收購休閑游戲廠商PopCap,根據收購協議,如果PopCap在2013年12月前,稅前利潤高于或等于3.43億美元,PopCap股東將額外獲得5.5億美元的收益。
PopCap 2000年成立于美國西雅圖,主要為Facebook、智能手機和游戲主機開發游戲產品,目前擁有400名雇員,在加拿大、歐洲和亞洲都設有分部。 PopCap主要作品包括《植物大戰僵尸》、《寶石迷陣》和《祖瑪》等 貼紙印刷,公司營收80%來自數字平臺,20%來自零售店。
EA收購PopCap的決策與其未來轉型為“完全整合的數字娛樂公司”戰略相一致,市場分析人士預計,這次收購交易將于8月完成。
藝電27日公布的201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藝電第一季度凈營收為9.9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8.15億美元。凈利潤為2.2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9600萬美元。(北極星)

傳統網游的多樣化突圍:進軍海外布局新市場

7月29日,經歷了近兩年“增長疲勞期”的中國傳統網游,正面臨著新游戲模式帶來的沖擊,但同時也尋覓到了多樣化突圍的曙光。
過去的一年中,眾多網游廠商在保持住了原有傳統游戲穩定增長的同時,也趕時髦的將“創新”、“開放”引入了各自的平臺中,同時配合上一系列資本運作,意圖尋求新的發展。
搜狐IT在2011年ChinaJoy現場采訪了盛大、巨人、完美世界等國內傳統網游的領軍人物,眾大佬一致認為,傳統大型網游雖然增速放緩,但其龐大的用戶基數及穩定的商業模式,仍然讓它撐起了網游市場的半邊天,隨著新型游戲的迅速崛起,傳統網游將迎來新的突破口。
網游市場萎靡之態將終結中國網游在經歷了前幾年的井噴發展后,已經進入了調整期,但由于中國網游用戶基數大以及用戶APRU的持續增長,各網游廠商的業績基本平穩,網游的調整期已基本安全度過。
盛大游戲董事長兼CEO譚群釗表示,傳統MMORPG游戲的確經歷了一段低迷期,但值得慶幸的是,在這段時間內,包括盛大在內的眾多網游廠商都將網游的生命周期盡可能的最大化。他認為,這主要是得益于持續的創新產品、優質的開發和運營以及內容不斷的更新創新。
譚群釗透露,在這段調整期內,盛大除了保持原有國內市場優勢外,也在積極的拓展海外市場。據悉,海外市場的收入目前已占盛大游戲收入的5%,他相信三年后,這部分比例將提升至20%。國內外市場穩定的增長已讓盛大游戲將“低迷”甩在了身后。
就目前的發展規模而言,國內網游廠商海外市場規模最大的莫過于完美世界。據悉,2010年,完美世界已經達到了1億美元的收入規模。
完美世界互動娛樂總裁竺琦表示,在此前一年多的時間中,網游行業受到整個資本市場萎靡的影響,出現了增勢放緩等頹勢,但不可否認的是,網游行業的表現仍然很不錯,而這正得益于網游公司持續穩定的業績。他認為,一旦資本市場重拾信心,中國網游市場也將應聲而起。
此外,竺琦還透露,得益于海外市場的成功,完美世界在海外市場上積累了大量經驗,目前其海外市場正逐步向自主運營轉型,這將是完美世界海外之路中規避版權和增加收入的重要一步。
巨人總裁劉偉則認為,在這一年多“調整”過程中,傳統網游的表現依舊強勢,這足以表明,無論經過多久,大型網游仍會受到玩家青睞,因為其操作性及炫酷的畫面是別的任何游戲也取代不了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網游行業不能一味追求高速發展而忽略游戲品質,這對用戶將是一種傷害。劉偉同時表示,巨人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推出了《征途2》,并已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巨人在調整期內依然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第九城市副總裁樸舜優認為,此前,正是因為網游同質化嚴重、惡性競爭等問題讓玩家對網游產生了失望的情緒,也導致網游行業步入發展瓶頸期,不過,“只要網游企業能夠開放和創新,做出更優秀的產品,玩家終究會回歸。”據樸舜優介紹,九城目前發展良好,很快將推出眾人期待的一款FPS網游。
搜狐暢游副總裁黃瑋表示,在任何環境下,游戲品質都是可以直接決定用戶的。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暢游在游戲品質方面的創新和精益化目前已經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暢游歷時四年打造的《鹿鼎記》自7月22日公測以來,玩家在線人數已經實現預期,并且每天都在保持人數的增長。
世紀天成營銷副總裁王勇也表示,只要持續創新及完善用戶體驗,網絡游戲的生命周期可以無限延伸下去,這樣就會一直保持前進的姿態。
新型游戲模式不會沖擊傳統網游當前,隨著社交游戲、網頁游戲以及移動互聯網突飛猛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這些游戲模式將大大分流傳統網游,將使本就放緩增速的傳統網游再度蒙上陰影。
來自工信部的一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網絡游戲產業實際收入為323.7億元人民幣,比2009年256.2億元增長26%;社交游戲在 2010年市場規模已達4.2億美元 反光貼紙,用戶規模也已達到8500萬;2009年,中國網頁游戲市場規模為9.9億元,2010年已達到22.8億元,同比增長131.2%。
單就數字而言,社交游戲等新型游戲的確構成了對傳統網游的巨大沖擊。
對于SNS游戲及網頁游戲對傳統網游沖擊的現象,竺琦認為,不同的游戲類型與傳統網游之間都是互補的,不同的游戲形式也會在不同的平臺上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巨人總裁劉偉則認為,中國移動互聯網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大部分的互聯網應用都已經復制到了移動互聯網上,這個趨勢是不可逆的。不過,她認為,總體而言,移動互聯網的產品很多,但規模都相對較小,而且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這是大家值得探討的方向。而巨人目前已經有了移動互聯網的布局。
相較之完美世界和巨人的謹慎行事,第九城市在新型游戲模式的探索工作上已經領先了很多。
第九城市副總裁樸舜優表示,九城已經注意到了新游戲模式的飛速發展,九城的網頁游戲產品已經很多,正在開發的游戲已經達到了兩位數,而目前所運營的網頁游戲已經給九城帶來了收入,并且盈利情況越來越好。他表示,網頁游戲就成為九城很重視的一個游戲類型。
王勇表示,新興的互聯網應用讓市場越來越細分化,而社交游戲和微博之類的產品與傳統網游是相互促進的,因為通過社交游戲和微博等都可以接觸到游戲,也會帶動游戲的用戶群體。
人人公司總裁劉健表示,傳統網游與網頁游戲、移動互聯網游戲之間是互相促進的關系,不存在沖擊一說。
金山軟件高級副總裁鄒濤認為,“傳統網游將被社交游戲等新模式分流”的說法是在混淆概念,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用戶競爭關系,不存在分流的可能性。
多樣化突圍不過,更多的網游廠商則認為這將成為傳統網游的一個新的突破機會。
譚群釗認為,傳統網游的下一個爆發點就在眼前,目前,盛大的很多產品已經在向社交游戲學習,傳統網游和社交游戲是可以相互滲透共同發展的。“中國網絡游戲行業站在新一輪浪潮起點上,新平臺的降臨,給游戲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譚群釗表示,希望未來能夠在海外市場、多平臺上獲得更大的成功。
完美世界在這些領域的進展則相對較為緩慢。不過,竺琦表示,完美世界也注意到了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趨勢,完美也會有一些相應的布局。他認為,移動互聯網經營模式跟傳統的網游有很大不同,如果移動互聯網能夠得到“開放”的支持,很多小廠商都會得到發展機會,那網游的第二個春天也會隨之而來。
竺琦同時表示,通過年初的幾個海外收購,完美世界已經達到了在不同區域掌握當地優勢資源的目的,這為完美世界的全球市場打下了好的基礎。未來,完美還將把資金投資轉向Mobile game等一些優質開發團隊,積極開拓新的發展方向。
劉偉認為,巨人在自主研發方面已經獲取了巨大的成功。但隨著國內外優秀研發團隊的出現,一批精品游戲也將面市,巨人也意識到,通過代理的模式與玩家分享優質的游戲,將成為巨人的新突破口。此外,據劉偉透露,巨人目前在開放平臺方面也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巨人也將會在包括社區、移動互聯網等板塊進行投資,實現社區、移動互聯網與傳統游戲的協同效應。
人人公司總裁劉健表示,新型的游戲模式促進了新一代輕網游的爆發式增長,而這也將帶動傳統游戲向社交化轉變,人人游戲未來會從這個方向尋求突破。(姜濤)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一位美國宇航局高級官員宣稱 貼紙印刷美國宇航局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已達到“科技約定”由SpaceX公司承擔兩次太空飛行任務,從而證實這家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航天商業公司具有向國際空間站運載物資的能力。但目前尚未正式簽約。
7月21日,美國宇航局航天業務副主管威廉-格斯滕米爾在肯尼迪太空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我們已與SpaceX公司達成技術合作關系,我們希望在未來的太空飛行中由該公司承擔運載任務。目前我們正在依照計劃進行,但當前還未正式簽約。
7月22日,美國宇航局發言人約書亞-布克稱,美國宇航局計劃11月30日由SpaceX公司完成“Dragon”太空艙發射任務,并于12月7日該太空艙抵達國際空間站。(卡麥拉)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溫州動車之痛:中國科技與人文之殤

溫州動車相撞造成的人寰悲劇,很難有充分的理由這只是一次偶然。中國鐵路運營體制的積重難返,以及在備受詬病下依然故我的玩冥不化,注定是要無辜的民眾為他付出代價。
而令人失望和心寒的則是,動車和高鐵在中國的改革發展史上,具你有多重的符號性質的意義;在光鮮亮麗的動車高鐵開通之際,各種符號標簽被貼了上去,自主創新,高科技,超英趕美,西方的阿諛奉承,甚至還有什么高鐵軍的意淫,不一而足。
但是現實的無情,用血的教訓告訴我們,在另一個方面,動車和高鐵更具有符號意義。那就是作為中國經濟改革的樣板,一個集合了舉國體制、計劃經濟、自主創新、腐敗、科技與人文喪失的改革怪胎,凸顯這個怪胎的強大與虛弱,無恥與無奈。
這是一次中國科技體制的悲劇。
在號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創新的高鐵領域,我們聽到的專家的拍胸脯的口號震耳欲聾,但是在中國只要和所謂科研有過關聯的知識分子其實都知道,在倫理喪失道德淪喪的價值導向缺失的現今中國,又有多少人和這些人所在組織是真的在從事研究和創新?又有幾個人真的把自己做的項目當回事?當然,我們這句話要把航天工程排除在外。
糊弄和敷衍,是中國科技體制下技術創新的心照不宣的秘密,是皇帝的新裝。
而尤其是當一個體制,擁有絕對的權力,擁有封閉的體系,沒有人能夠監督和制衡的時候,這種科技創新,這種自主知識產權,將更會把自己的無知和無能,忽悠與敷衍發揮到極致。大部分的人恐怕索要從事的是如何公關運作拿到科研經費,而不是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那么,有關系和能量強的人,在大部分情況下合有能力科研能力強的人是不相容的。
沒有人需要為這個封閉的擁有絕對權力的體制負責人,他們也不需要負責任,尤其是當這個體制并不是把民眾的生命作為第一價值觀。
所以,我們只看到了不斷停開的普通列車,不斷提價的高速列車,不斷限制的購票退票機制,不斷制造的一票難求,不停地高大奢侈的候車樓。
人文和道德的缺失,對生命和民眾基本權力的漠視,是一個市場化機制缺失的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怪胎混合體制的最終走向。
很可惜,中國的鐵路運營和管理體系就是這樣的一個體系,更為不幸的是,當自主創新和高科技的符號被貼上之后,血的教訓恐怕也不足以阻止其龐大的身軀的滾動。
如果科技和創新成為剝奪民眾基本權利的無意識的工具,那么這樣的創新和科技不要也罷如果你搞科研拿項目只是為了弄點經費,為了你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一點,那么請你最好把項目做廢了,而不是糊弄和敷衍的讓人信以為真。
如果沒有對生命和人文的敬重和敬畏,那么讓車跑的慢一點、讓發展的GDP少一點,活著,能夠每天睜開眼睛看到太陽,是大部分老百姓的基本權利。
迅雷之惑眼看著IPO即將成為現實,沒想到迅雷又推遲了,而且未來具體時間未定。
在近期中國互聯網企業中,除了視頻網站土豆網因老板王微個人問題使得公司IPO頗費周折至今未能圓夢之外,迅雷可能算是另一個IPO出現頗多“故事”的公司。上市日期一再延期,以至即將實現IPO又出現落空,同時發行價格一再降低,融資規模一再縮小,著實令人扼腕。
迅雷“不迅”
迅雷IPO又延期了!
“整個市場環境不好,公司價值得不到體現與釋放,下一步我們會等待時機。”7月22日,迅雷公司副總王珊娜對《華夏時報》記者解釋該公司IPO再次延期的原因以及未來的計劃時稱。
月21日,迅雷IPO再次延期成為《華夏時報》記者從業內同仁處聽到頻率最高的一條消息。要知道這已經不是迅雷第一次、第二次延期了。
此前,有消息證實迅雷將于7月20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IPO,這一消息在7月20日之前一直被信以為真。然而沒有想到的是7月20日當天,迅雷決定將發行推遲至7月21日,而7月21日這天,迅雷又宣布推遲該公司在NASDAQ的上市計劃,這次對于其上市重啟時間迅雷出有再具體給出。
資料顯示顯示,迅雷2002年由鄒勝龍及程浩始創于美國硅谷。2003年1月底,兩人回國正式成立深圳市三代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三代”,2005年5月正式更名為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迅雷”)。迅雷得名于迅雷下載器,目前為中國最大下載服務提供商之一,其收費會員數已達130萬。此外,迅雷還擁有在線視頻網站迅雷看看以及客戶端等產品。
迅雷網站提供的數據顯示,迅雷用戶數達3.4億,月度活躍用戶達 2.4億。迅雷下載持續壟斷下載市場,占據73.6%的下載市場份額。迅雷看看是中國最大的高清視頻VOD門戶。迅雷狗狗是中國最大的多媒體內容搜索引擎。
迅雷招股說明書顯示,以下載工具起家的迅雷,其視頻業務已超過其下載業務成為廣告收入主要來源,占比達到71.3%。
招股書同時顯示,2008、2009和2010財年,迅雷的凈營收分別為1534萬美元、2705萬美元和3999萬美元;運營利潤分別為-357萬美元、437萬美元和710萬美元;凈利潤分別為-458萬美元、545萬美元和847萬美元;每股凈利潤分別為-0.10美元、0.04美元和0.06美元。
據悉迅雷原計劃兩年就要上市,不過一直沒有實現。今年6月9日,迅雷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在納斯達克啟動IPO(首次公開招股),股票代碼為“XNET”,最多融資2億美元,并由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銀行將擔任此次IPO的主承銷商。但6月17日,有消息曝出迅雷將推遲其IPO,原因是目前美國市況不佳。7月2日,迅雷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修改,計劃在美發行760萬份美國存托股票(ADS),發行區間價定為14美元到16美元之間。按區間價中值計算,迅雷IPO融資降低為1.14億美元,估值將達到9.12億美元。7月18日,有消息證實迅雷已經確定將于7月20日登陸納斯達克,這一時間當時被認為可信度極高。不過從前述報道可見最終迅雷還是再次推遲,而且再沒給出具體時間。
生不逢時為了能成現IPO,迅雷顯然已經做出了極大忍耐與退讓,并做了許多“功課”。
最新消息顯示,迅雷的IPO規模已經縮小,發行價格也進行了調低。ADS發行量將從此前的760萬份減少到600萬份,發行價從之前的14-16美元下調至12-14美元,按照13美元的中間價計算,其融資額度將降低至7800萬美元。
同時為了實現IPO,迅雷不僅請來李開復等人擔任獨立董事護航,而且還對旗下業務進行了“斷臂”。招股說明書顯示,2010年12月,迅雷以1萬元人民幣的價錢,將與“狗狗搜索”有關的域名、商標權和軟件版權售予了非關聯第三方。據悉,迅雷長時間以來一直面臨版權訴訟糾紛。招股說明書披露,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一季度,迅雷收到涉嫌侵權的訴訟分別是108件、126件、10件。目前,迅雷仍面臨32起版權訴訟,索賠金額總計人民幣2180萬元人民幣,且大部分與狗狗搜索有關。顯然為了解決版權訴訟,迅雷希望轉出狗狗搜索以解決版權糾紛。
迅雷IPO得到了傳統互聯網巨頭的支持。今年4月,國際傳媒巨頭默多克通過RW Investments向迅雷投資了2940萬美元。同時早在2007年全球搜索巨頭谷歌就向迅雷投資了500萬美元,并且以2.8%的持股比例成為主要股東。7月14日,迅雷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修訂文件顯示,搜狐將購買1000萬美元的A類普通股,價格與IPO發行價相同,并且搜狐已與迅雷股票承銷商達成協議,自招股書提交之日起180天內不出售或轉賣這筆股權。
此番IPO,迅雷顯然用心良苦,不過遺憾的是生不逢時。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李智7月21日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迅雷IPO遇挫時稱,“市場大環境不好,融資太小無法證明自己的價值。”她認為,“如果迅雷現金足夠,那么推遲也無妨。”
事實上此次IPO不利的不僅是迅雷,盛大文學遇挫。早在今年5月25日,盛大文學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計劃在紐交所上市,交易代碼“READ”,最多籌集2億美元資金。7月21日同天,原計劃在本周路演的盛大文學在海外稱,已決定暫停在紐約證交所IPO,直到市場狀況改善為止。
大環境不佳被普遍認為是迅雷與盛大文學此次IPO遇挫的主要原因。眾所周知,今年以來中國概念股因一些公司涉嫌財務造假、信息披露等問題在海外引發了一股對中國概念股的做空浪潮。有數據顯示,在近一個月內,就有數十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跌幅超過30%,同時僅今年3月初至6月中旬,有21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遭遇停牌 綠豆糕。另有據Ipreo Capital Market Analytics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在美國進行IPO的中國新股已較發行價下跌19%,而美國新股較發行價上漲了8.9%,顯然中國概念股在美國市場受到極大做空壓力。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可能是迅雷真實的寫照,不過國人也有云,好事多磨,因此對迅雷、盛大文學等期望在美國IPO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來說,等待也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做空自己的只有自己

  展訊和中芯:都在張江高科技園區;都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龍頭和標桿企業;簡寫也都是ZX。而過去一個月內中國集成電路業界最拉風的新聞也莫過于展訊的“被做空”和中芯國際的“自做空”。
月28號晚展訊被渾水做空,股價最低跌至8.6美元,但卻在第一時間的澄清和正確的應對后股價大漲,后來最高至18美元,大大超過了被做空以前的股價($12.95)。真是驗證了“真金不怕火煉”的諺語;而接下來的中芯國際卻自己“做空”自己,經過精彩的“毀家大業”后,上周的股價從以前的0.63港幣直落至最低的0.455,最大跌幅達27.8%。真是驗證了“自作孽 不可活”的古訓。
在做空中國概念股的大環境下,“渾水們”也想“渾水摸魚”了,在做空幾個中國概念股屢戰屢勝后,沒想到在展訊這里“遭遇當頭一棒”。當然這與展訊采取的第一時間反擊和后來的正確措施有很大關系,但根本原因還在于“打鐵自身硬”:展訊的業績有目共睹,市場占有率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目前在國內的GSM市場占有已經接近30%。并且在搶得銷售額和市占率的“實地”后,也積極展開并購,收購了WCDMA領域的MobilePeak和手機電視領域的Telegent,為未來的發展積極地去布局“大模樣”。繼成為大陸第一家銷售額過3億美金的芯片設計公司后,展訊今年有望沖擊5億美金。并且很有可能成為第一家進入全球前20大的芯片設計公司。經過此次“被做空”以后,展訊肯定會吸取經驗,繼續苦練內功,練就金剛鉆,去攬瓷器活。為中國的集成電路行業和手機產業做更大的貢獻。
而反觀中芯國際,在“被做空”之前,自己卻“自做空”。周六我在微博中預測股價會很快跌破0.54港幣,預估0.48可能是短期的穩點,后來的發展也基本和我的預測一致。而經過此次內亂,預估中芯會在進入一個2年左右的下降期和調整期。預估今年虧損的可能性很大,而業績下降13%-20%的可能性也很大。而比這更難看的可能是明年的業績和繼續虧損。而股價就算是找“渾水們”的對頭“清水們”來“做多”,也不會太樂觀了。除非找到一位優秀的CEO。
幾年前,當業內高呼臺灣MM(MediaTek和MStar)是大陸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最大的威脅時,我就在多次演講中說內在MM(Management和Marketing)才是最大的挑戰。我想大多數朋友應該都知道我這個理論,看到過我下面這個圖:2011年07月24日當時為了思索Marketing這個難題,我相繼提出了“跨欄理論”和“Vincent曲線”來探討“做什么”和“什么時間做”的問題。而現在看來,管理確是國內集成電路公司的最大挑戰:從智多微電子,MobilePeak,啟攀微電子,再到今天的中芯,例子真是數不勝數。看著無數本來不錯的公司在業績創新高,實現盈利,拉到融資,正要“超英趕美”之時,卻“禍起蕭墻”,自亂陣腳,真是讓人扼腕嘆息。管理上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產業競爭展卻“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失去了發展的良機,得到的可能只有“教訓”沒有“經驗”。
正如“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真正能夠做空自己的也只有自己。狠抓管理,加強內功。這是大多數中國公司面臨的問題和挑戰,而也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國的公司和產業才能不怕“潑水”,不怕“渾水”,在全球競爭中尋得一席之地,為中國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迅雷之惑眼看著IPO即將成為現實,沒想到迅雷又推遲了,而且未來具體時間未定。
在近期中國互聯網企業中,除了視頻網站土豆網因老板王微個人問題使得公司IPO頗費周折至今未能圓夢之外,迅雷可能算是另一個IPO出現頗多“故事”的公司。上市日期一再延期,以至即將實現IPO又出現落空,同時發行價格一再降低,融資規模一再縮小,著實令人扼腕。
迅雷“不迅”
迅雷IPO又延期了!
“整個市場環境不好,公司價值得不到體現與釋放,下一步我們會等待時機。”7月22日,迅雷公司副總王珊娜對《華夏時報》記者解釋該公司IPO再次延期的原因以及未來的計劃時稱。
月21日,迅雷IPO再次延期成為《華夏時報》記者從業內同仁處聽到頻率最高的一條消息。要知道這已經不是迅雷第一次、第二次延期了。
此前,有消息證實迅雷將于7月20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IPO,這一消息在7月20日之前一直被信以為真。然而沒有想到的是7月20日當天,迅雷決定將發行推遲至7月21日,而7月21日這天,迅雷又宣布推遲該公司在NASDAQ的上市計劃,這次對于其上市重啟時間迅雷出有再具體給出。
資料顯示顯示,迅雷2002年由鄒勝龍及程浩始創于美國硅谷。2003年1月底,兩人回國正式成立深圳市三代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三代”,2005年5月正式更名為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迅雷”)。迅雷得名于迅雷下載器,目前為中國最大下載服務提供商之一,其收費會員數已達130萬。此外,迅雷還擁有在線視頻網站迅雷看看以及客戶端等產品。
迅雷網站提供的數據顯示,迅雷用戶數達3.4億,月度活躍用戶達 2.4億。迅雷下載持續壟斷下載市場,占據73.6%的下載市場份額。迅雷看看是中國最大的高清視頻VOD門戶。迅雷狗狗是中國最大的多媒體內容搜索引擎。
迅雷招股說明書顯示,以下載工具起家的迅雷,其視頻業務已超過其下載業務成為廣告收入主要來源,占比達到71.3%。
招股書同時顯示,2008、2009和2010財年,迅雷的凈營收分別為1534萬美元、2705萬美元和3999萬美元;運營利潤分別為-357萬美元、437萬美元和710萬美元;凈利潤分別為-458萬美元、545萬美元和847萬美元;每股凈利潤分別為-0.10美元、0.04美元和0.06美元。
據悉迅雷原計劃兩年就要上市,不過一直沒有實現。今年6月9日,迅雷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在納斯達克啟動IPO(首次公開招股),股票代碼為“XNET”,最多融資2億美元,并由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銀行將擔任此次IPO的主承銷商。但6月17日,有消息曝出迅雷將推遲其IPO,原因是目前美國市況不佳。7月2日,迅雷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修改,計劃在美發行760萬份美國存托股票(ADS),發行區間價定為14美元到16美元之間。按區間價中值計算,迅雷IPO融資降低為1.14億美元, 綠豆糕估值將達到9.12億美元。7月18日,有消息證實迅雷已經確定將于7月20日登陸納斯達克,這一時間當時被認為可信度極高。不過從前述報道可見最終迅雷還是再次推遲,而且再沒給出具體時間。
生不逢時為了能成現IPO,迅雷顯然已經做出了極大忍耐與退讓,并做了許多“功課”。
最新消息顯示,迅雷的IPO規模已經縮小,發行價格也進行了調低。ADS發行量將從此前的760萬份減少到600萬份,發行價從之前的14-16美元下調至12-14美元,按照13美元的中間價計算,其融資額度將降低至7800萬美元。
同時為了實現IPO,迅雷不僅請來李開復等人擔任獨立董事護航,而且還對旗下業務進行了“斷臂”。招股說明書顯示,2010年12月,迅雷以1萬元人民幣的價錢,將與“狗狗搜索”有關的域名、商標權和軟件版權售予了非關聯第三方。據悉,迅雷長時間以來一直面臨版權訴訟糾紛。招股說明書披露,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一季度,迅雷收到涉嫌侵權的訴訟分別是108件、126件、10件。目前,迅雷仍面臨32起版權訴訟,索賠金額總計人民幣2180萬元人民幣,且大部分與狗狗搜索有關。顯然為了解決版權訴訟,迅雷希望轉出狗狗搜索以解決版權糾紛。
迅雷IPO得到了傳統互聯網巨頭的支持。今年4月,國際傳媒巨頭默多克通過RW Investments向迅雷投資了2940萬美元。同時早在2007年全球搜索巨頭谷歌就向迅雷投資了500萬美元,并且以2.8%的持股比例成為主要股東。7月14日,迅雷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修訂文件顯示,搜狐將購買1000萬美元的A類普通股,價格與IPO發行價相同,并且搜狐已與迅雷股票承銷商達成協議,自招股書提交之日起180天內不出售或轉賣這筆股權。

迅雷之惑眼看著IPO即將成為現實

  沒想到迅雷又推遲了,而且未來具體時間未定。
在近期中國互聯網企業中,除了視頻網站土豆網因老板王微個人問題使得公司IPO頗費周折至今未能圓夢之外,迅雷可能算是另一個IPO出現頗多“故事”的公司。上市日期一再延期,以至即將實現IPO又出現落空,同時發行價格一再降低,融資規模一再縮小,著實令人扼腕。
迅雷“不迅”
迅雷IPO又延期了!
“整個市場環境不好,公司價值得不到體現與釋放,下一步我們會等待時機。”7月22日,迅雷公司副總王珊娜對《華夏時報》記者解釋該公司IPO再次延期的原因以及未來的計劃時稱。
月21日,迅雷IPO再次延期成為《華夏時報》記者從業內同仁處聽到頻率最高的一條消息。要知道這已經不是迅雷第一次、第二次延期了。
此前,有消息證實迅雷將于7月20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IPO,這一消息在7月20日之前一直被信以為真。然而沒有想到的是7月20日當天,迅雷決定將發行推遲至7月21日,而7月21日這天,迅雷又宣布推遲該公司在NASDAQ的上市計劃,這次對于其上市重啟時間迅雷出有再具體給出。
資料顯示顯示,迅雷2002年由鄒勝龍及程浩始創于美國硅谷。2003年1月底,兩人回國正式成立深圳市三代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三代”,2005年5月正式更名為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迅雷”)。迅雷得名于迅雷下載器,目前為中國最大下載服務提供商之一,其收費會員數已達130萬。此外,迅雷還擁有在線視頻網站迅雷看看以及客戶端等產品。
迅雷網站提供的數據顯示,迅雷用戶數達3.4億,月度活躍用戶達 2.4億。迅雷下載持續壟斷下載市場,占據73.6%的下載市場份額。迅雷看看是中國最大的高清視頻VOD門戶。迅雷狗狗是中國最大的多媒體內容搜索引擎。
迅雷招股說明書顯示,以下載工具起家的迅雷,其視頻業務已超過其下載業務成為廣告收入主要來源,占比達到71.3%。
招股書同時顯示,2008、2009和2010財年,迅雷的凈營收分別為1534萬美元、2705萬美元和3999萬美元;運營利潤分別為-357萬美元、437萬美元和710萬美元;凈利潤分別為-458萬美元、545萬美元和847萬美元;每股凈利潤分別為-0.10美元、0.04美元和0.06美元。
據悉迅雷原計劃兩年就要上市,不過一直沒有實現。今年6月9日,迅雷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在納斯達克啟動IPO(首次公開招股),股票代碼為“XNET”,最多融資2億美元,并由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銀行將擔任此次IPO的主承銷商。但6月17日,有消息曝出迅雷將推遲其IPO,原因是目前美國市況不佳。7月2日,迅雷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修改,計劃在美發行760萬份美國存托股票(ADS),發行區間價定為14美元到16美元之間。按區間價中值計算,迅雷IPO融資降低為1.14億美元,估值將達到9.12億美元。7月18日,有消息證實迅雷已經確定將于7月20日登陸納斯達克,這一時間當時被認為可信度極高。不過從前述報道可見最終迅雷還是再次推遲,而且再沒給出具體時間。
生不逢時為了能成現IPO,迅雷顯然已經做出了極大忍耐與退讓,并做了許多“功課”。
最新消息顯示,迅雷的IPO規模已經縮小,發行價格也進行了調低。ADS發行量將從此前的760萬份減少到600萬份,發行價從之前的14-16美元下調至12-14美元,按照13美元的中間價計算,其融資額度將降低至7800萬美元。
同時為了實現IPO,迅雷不僅請來李開復等人擔任獨立董事護航,而且還對旗下業務進行了“斷臂”。招股說明書顯示,2010年12月,迅雷以1萬元人民幣的價錢,將與“狗狗搜索”有關的域名、商標權和軟件版權售予了非關聯第三方。據悉,迅雷長時間以來一直面臨版權訴訟糾紛。招股說明書披露,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一季度,迅雷收到涉嫌侵權的訴訟分別是108件、126件、10件。目前,迅雷仍面臨32起版權訴訟,索賠金額總計人民幣2180萬元人民幣,且大部分與狗狗搜索有關。顯然為了解決版權訴訟,迅雷希望轉出狗狗搜索以解決版權糾紛。
迅雷IPO得到了傳統互聯網巨頭的支持。今年4月,國際傳媒巨頭默多克通過RW Investments向迅雷投資了2940萬美元。同時早在2007年全球搜索巨頭谷歌就向迅雷投資了500萬美元,并且以2.8%的持股比例成為主要股東。7月14日,迅雷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修訂文件顯示,搜狐將購買1000萬美元的A類普通股,價格與IPO發行價相同,并且搜狐已與迅雷股票承銷商達成協議,自招股書提交之日起180天內不出售或轉賣這筆股權。
此番IPO,迅雷顯然用心良苦,不過遺憾的是生不逢時。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李智7月21日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迅雷IPO遇挫時稱,“市場大環境不好,融資太小無法證明自己的價值。”她認為,“如果迅雷現金足夠,那么推遲也無妨。”
事實上此次IPO不利的不僅是迅雷,盛大文學遇挫。早在今年5月25日,盛大文學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計劃在紐交所上市,交易代碼“READ”,最多籌集2億美元資金。7月21日同天,原計劃在本周路演的盛大文學在海外稱,已決定暫停在紐約證交所IPO,直到市場狀況改善為止。
大環境不佳被普遍認為是迅雷與盛大文學此次IPO遇挫的主要原因。眾所周知,今年以來中國概念股因一些公司涉嫌財務造假、信息披露等問題在海外引發了一股對中國概念股的做空浪潮。有數據顯示,在近一個月內,就有數十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跌幅超過30%,同時僅今年3月初至6月中旬,有21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遭遇停牌。另有據Ipreo Capital Market Analytics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在美國進行IPO的中國新股已較發行價下跌19%,而美國新股較發行價上漲了8.9%,顯然中國概念股在美國市場受到極大做空壓力。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可能是迅雷真實的寫照,不過國人也有云,好事多磨,因此對迅雷、盛大文學等期望在美國IPO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來說,等待也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月27日凌晨消息,工信部電信管理局公布了6月下半月核發進網許可證(含試用批文)的電信設備名錄。數據顯示,6月下半月,工信部電信管理局共發放252張入網許可證,其中3G終端有79款,與以往相比,此次獲得入網許可的上網卡數量驟減,三種3G制式的上網卡總共只有4款。
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下半月,工信部共發放252張許可證,其中有79款3G終端。具體來看,TD手機有22款,與上半月獲得入網許可的數量持平。 綠豆糕TD無線上網卡有2款,TD無線固話8款。
WCDMA手機有15款,比6月上半月獲得許可的數量少4款。WCDMA上網卡只有1款。CDMA2000終端有30款,CDMA2000上網卡有1款。
6月上半月,工信部共發放395張許可證,其中有75款3G終端。具體來看,TD手機有22款,TD無線上網卡有5款,TD無線固話5款。WCDMA手機有19款,WCDMA上網卡有3款。CDMA2000終端有26款,CDMA2000上網卡有4款。
與之前獲得入網許可的很多半月統計數據相比,此次獲得入網許可的上網卡數量驟減,三種制式的總和只有4款。遠不及之前的單獨一個制式獲得入網許可的數量。

股價與產品:蘋果已成強弩之末?

  
近期,蘋果公司超出預期的強勁財報在讓投資者和業內為之雀躍的同時,也讓部分的人開始擔心蘋果如此的高速增長還能夠持續多久,甚至有國外的媒體和分析人士認為,在谷歌更快速發展的Android面前,蘋果已成強弩之末。但筆者在看了蘋果的表現后發現,這一觀點難免有些杞人憂天了。
從目前占據蘋果一半收入的iPhone看,其季度銷量首次突破了2000萬,已經超越諾基亞,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也許業內會稱,三星在新季度中的智能手機的銷量很可能會超過iPhone,從而成為全球智能手機的霸主。其實,筆者這里更想強調的是,蘋果在過去一年中,是在僅靠iPhone4這一款產品在主打市場的情況下取得的如此業績。
據統計,今年第二季度,AT&T售出了360萬部iPhone,高于上年同期的320萬部。同時,Verizon第二季度售出了230萬部iPhone。今年上半年,AT&T和Verizon合計售出1170萬部iPhone,而AT&T去年全年的iPhone銷量僅為1350萬部。這組數據讓筆者想到,在今年年初,蘋果結束與AT&T的獨家合作,開始與Verizon合作銷售iPhone時,業內曾經預計,AT&T可能會流失部分iPhone的用戶到Verizon,進而可能會導致iPhone銷量的下滑,或者至少是兩家運營商總出貨量的打平(與當初AT&T獨家銷售iPhone一樣)。但事實卻并非如此。AT&T的iPhone銷量依舊在增長,再加上Verizon中iPhone的銷量,在蘋果2011財年前9個月,蘋果售出了5520萬部iPhone,這一數量已經超出了蘋果過去整個2010財年的4000萬部。一年前發布的產品,能夠在一年后的今天仍然在支撐著蘋果銷量和營收的大幅增長,可見蘋果iPhone產品競爭力之強,更何況新的iPhone在今年的9月份的推出,勢必會為iPhone產品添加新的助推劑,讓這種勢頭延續下去。
股價與產品:蘋果已成強弩之末?
一年后的今天,iPhone4仍舊在拉動蘋果整體iPhone的增長股價與產品:蘋果已成強弩之末?
版的iPhone并未沖擊AT&T原有iPhone增長,這也是iPhone增長的關鍵再看iPad,這個在新的季度已經成為蘋果第二大收入來源的產品,同樣是發布了一年多的時間,至今仍然保持著絕對的領先優勢。這里仍然會有人以其市場相比去年降低為由,試圖說明iPad可能面臨增長的瓶頸,更會有人稱,iPad只能用于消費市場,而龐大的企業市場根本無用武之地。當然這些論點最終還是與谷歌的Android平板電腦相比得出的。但筆者認為事實恰恰相反。當iPad已經在消費市場建立先發優勢,并領先的同時,企業市場正在成為保持它增長的第二引擎。
公司最近公布了的2011年Q2 企業移動設備激活報告顯示,iPad 處于支配地位。要知道,Good Technology主要提供移動設備管理服務,其客戶包括49家《財富》100企業和182家《財富》500企業,所以其數據應該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其中應該特別提及的是,在這個季度中,iOS 平板電腦激活量竟然首次超過 Android 手機激活量,而在最受企業用戶歡迎的十大設備中,iOS 壟斷了前五名,分別是 iPhone 4、Verizon 版 iPhone 4、iPad 2、iPad、iPhone 3GS。所以iPad未來的增長除了消費市場外,企業市場將成為其再次將對手拋在身后的新的機會。
股價與產品:蘋果已成強弩之末?
股價與產品:蘋果已成強弩之末?
企業應用正在成iPad和iPhone,尤其是iPad市場增長的第二引擎另外,就是在所謂的應用商店的應用程序上,雖然業內一直稱,不久的將來,蘋果最大的對手谷歌Android的應用數量會超過蘋果,先不說目前蘋果的應用程序還是占據著領先的優勢,從目前開發者選擇開發平臺的趨勢看,據Flurry公司的一份最新調查稱,開發者開始從Android平臺向iOS平臺轉移。尤其是新項目上,Android系統已經從第一季度的36%跌至第二季度的28%。需要注意的是,Android開發者的支持率是剛剛開始下跌的,實際上在去年1年期間,Android的新項目每季度都在穩步爬升,在去年第四季度一度達到 39%。但今年的轉變,一方面是和iPad的火爆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年初Verizon定制的iPhone 4的推出,這些都加速了開發者向iOS平臺的轉移。
股價與產品:蘋果已成強弩之末?
開發者,尤其是新近的開發項目從Android平臺向iOS平臺的遷移,預示著蘋果產業鏈的循環增長從上面的事實不難看出,蘋果在主要產品層面(iPhone和iPad)上的持續增長,使得目前蘋果從產品到應用的整個產業鏈也處在循環的增長之中,這是任何對手難以攻破的。
既然如此,蘋果股價的上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最新的報道稱,蘋果的股價在本周一逆勢上漲,一度突破400美元。其實,近一個月蘋果走勢強勁,累計漲幅已經超過15%,市值高達3443.7億美元,盡管如此,分析師仍不斷調高蘋果目標價,有些分析師已經給出了500美元的目標價。看了前面蘋果產品的表現,蘋果股價的上漲也并非是強弩之末。
迅雷之惑眼看著IPO即將成為現實,沒想到迅雷又推遲了,而且未來具體時間未定。
在近期中國互聯網企業中,除了視頻網站土豆網因老板王微個人問題使得公司IPO頗費周折至今未能圓夢之外,迅雷可能算是另一個IPO出現頗多“故事”的公司。上市日期一再延期,以至即將實現IPO又出現落空,同時發行價格一再降低,融資規模一再縮小,著實令人扼腕。
迅雷“不迅”
迅雷IPO又延期了!
“整個市場環境不好,公司價值得不到體現與釋放,下一步我們會等待時機。”7月22日,迅雷公司副總王珊娜對《華夏時報》記者解釋該公司IPO再次延期的原因以及未來的計劃時稱。
月21日,迅雷IPO再次延期成為《華夏時報》記者從業內同仁處聽到頻率最高的一條消息。要知道這已經不是迅雷第一次、第二次延期了。
此前,有消息證實迅雷將于7月20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IPO,這一消息在7月20日之前一直被信以為真。然而沒有想到的是7月20日當天,迅雷決定將發行推遲至7月21日,而7月21日這天,迅雷又宣布推遲該公司在NASDAQ的上市計劃,這次對于其上市重啟時間迅雷出有再具體給出。
資料顯示顯示,迅雷2002年由鄒勝龍及程浩始創于美國硅谷。2003年1月底,兩人回國正式成立深圳市三代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三代”,2005年5月正式更名為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迅雷”)。迅雷得名于迅雷下載器,目前為中國最大下載服務提供商之一,其收費會員數已達130萬。此外,迅雷還擁有在線視頻網站迅雷看看以及客戶端等產品。
迅雷網站提供的數據顯示,迅雷用戶數達3.4億,月度活躍用戶達 2.4億。迅雷下載持續壟斷下載市場,占據73.6%的下載市場份額。迅雷看看是中國最大的高清視頻VOD門戶。迅雷狗狗是中國最大的多媒體內容搜索引擎。
迅雷招股說明書顯示,以下載工具起家的迅雷,其視頻業務已超過其下載業務成為廣告收入主要來源,占比達到71.3%。
招股書同時顯示,2008、2009和2010財年,迅雷的凈營收分別為1534萬美元、2705萬美元和3999萬美元;運營利潤分別為-357萬美元、437萬美元和710萬美元;凈利潤分別為-458萬美元、545萬美元和847萬美元;每股凈利潤分別為-0.10美元、0.04美元和0.06美元。
據悉迅雷原計劃兩年就要上市,不過一直沒有實現。今年6月9日,迅雷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在納斯達克啟動IPO(首次公開招股),股票代碼為“XNET”,最多融資2億美元,并由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銀行將擔任此次IPO的主承銷商。但6月17日,有消息曝出迅雷將推遲其IPO,原因是目前美國市況不佳。7月2日,迅雷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修改,計劃在美發行760萬份美國存托股票(ADS),發行區間價定為14美元到16美元之間。按區間價中值計算,迅雷IPO融資降低為1.14億美元,估值將達到9.12億美元。7月18日,有消息證實迅雷已經確定將于7月20日登陸納斯達克,這一時間當時被認為可信度極高。不過從前述報道可見最終迅雷還是再次推遲,而且再沒給出具體時間。
生不逢時為了能成現IPO,迅雷顯然已經做出了極大忍耐與退讓,并做了許多“功課”。
最新消息顯示,迅雷的IPO規模已經縮小,發行價格也進行了調低。ADS發行量將從此前的760萬份減少到600萬份,發行價從之前的14-16美元下調至12-14美元,按照13美元的中間價計算,其融資額度將降低至7800萬美元。
同時為了實現IPO,迅雷不僅請來李開復等人擔任獨立董事護航,而且還對旗下業務進行了“斷臂”。招股說明書顯示,2010年12月,迅雷以1萬元人民幣的價錢,將與“狗狗搜索”有關的域名、商標權和軟件版權售予了非關聯第三方。據悉,迅雷長時間以來一直面臨版權訴訟糾紛。招股說明書披露,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一季度,迅雷收到涉嫌侵權的訴訟分別是108件、126件、10件。目前,迅雷仍面臨32起版權訴訟,索賠金額總計人民幣2180萬元人民幣,且大部分與狗狗搜索有關。顯然為了解決版權訴訟,迅雷希望轉出狗狗搜索以解決版權糾紛。
迅雷IPO得到了傳統互聯網巨頭的支持。今年4月,國際傳媒巨頭默多克通過RW Investments向迅雷投資了2940萬美元。同時早在2007年全球搜索巨頭谷歌就向迅雷投資了500萬美元,并且以2.8%的持股比例成為主要股東。7月14日,迅雷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修訂文件顯示,搜狐將購買1000萬美元的A類普通股,價格與IPO發行價相同,并且搜狐已與迅雷股票承銷商達成協議,自招股書提交之日起180天內不出售或轉賣這筆股權。
此番IPO,迅雷顯然用心良苦,不過遺憾的是生不逢時。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李智7月21日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迅雷IPO遇挫時稱,“市場大環境不好,融資太小無法證明自己的價值。”她認為,“如果迅雷現金足夠,那么推遲也無妨。”
事實上此次IPO不利的不僅是迅雷,盛大文學遇挫。早在今年5月25日,盛大文學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計劃在紐交所上市,交易代碼“READ”,最多籌集2億美元資金。7月21日同天,原計劃在本周路演的盛大文學在海外稱,已決定暫停在紐約證交所IPO,直到市場狀況改善為止。
大環境不佳被普遍認為是迅雷與盛大文學此次IPO遇挫的主要原因。眾所周知,今年以來中國概念股因一些公司涉嫌財務造假、信息披露等問題在海外引發了一股對中國概念股的做空浪潮。有數據顯示,在近一個月內, 綠豆糕就有數十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跌幅超過30%,同時僅今年3月初至6月中旬,有21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遭遇停牌。另有據Ipreo Capital Market Analytics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在美國進行IPO的中國新股已較發行價下跌19%,而美國新股較發行價上漲了8.9%,顯然中國概念股在美國市場受到極大做空壓力。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可能是迅雷真實的寫照,不過國人也有云,好事多磨,因此對迅雷、盛大文學等期望在美國IPO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來說,等待也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美國第一CIO離任:失速的激情

 對于Kundra的繼任者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白宮的政治框架內做一個高效率的CIO--美國聯邦政府歷史上第一位CIO,世界上最大的信息技術的消費者--美國政府的首席信息官Vivek Kundra即將于8月份卸任前往哈佛大學任職。對于他的繼任者來說之前,需要推動Kundra未盡的事業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之前Kundra作為聯邦的首席信息官,首要任務是將聯邦機構的數據中心進行大規模的整合,使整個聯邦數據中心的數量由2094個縮減為800個。
引用研究報告指出,數量龐大的數據中心是整個聯邦效率低下和IT經費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他所作出的努力有望在今年關閉137個數據中心,這些關閉的數據中心所承擔的業務將轉移到更高效的數據中心或者是云計算平臺。
雖然白宮表示Kundra的辭職并不影響聯邦政務對整合數據中心及發展云計算戰略的決心,但 Kundra先于奧巴馬離開華盛頓,意味著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在政府內部實施起來并不如想象中激情四射。當然,困擾Kundra的問題遠比“云計算”這個詞匯更加可怕。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忍不住抱怨在政府部門推動IT變革的諸多困難:“每年都有數十億美金的IT項目落后于計劃,很多項目不是過期就是已經陷入焦油坑。即使是美國總統,也要為使用上一部黑莓手機而費盡心機。美國國防部的一個項目,實施了12年,前后耗資10億美元,最后不了了之。繁冗的官僚主義讓我感覺回到了幾十年前。
對于Kundra的繼任者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白宮的政治框架內做一個高效率的CIO。Kundra認為這個職位有四個重點:第一如何讓美國政府每年在IT上花費的80億美金預算,這些納稅人的錢不被浪費在與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無關的事情上。第二,如何對目前效率低下的基礎設施動刀,通過數據中心整合提高效率。第三,在網絡安全方便改變過去紙面報告的落后方式,書面報告對于國家安全事件和集團網絡犯罪來說都太古老了。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利用信息技術體察民意。華盛頓是個一言堂,但實際上這里的思想或決策往往并非最優,網絡信息技術能讓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參與建設更美好的家園。
迅雷之惑眼看著IPO即將成為現實,沒想到迅雷又推遲了,而且未來具體時間未定。
在近期中國互聯網企業中,除了視頻網站土豆網因老板王微個人問題使得公司IPO頗費周折至今未能圓夢之外,迅雷可能算是另一個IPO出現頗多“故事”的公司。上市日期一再延期,以至即將實現IPO又出現落空,同時發行價格一再降低,融資規模一再縮小,著實令人扼腕。
迅雷“不迅”
迅雷IPO又延期了!
“整個市場環境不好,公司價值得不到體現與釋放,下一步我們會等待時機。”7月22日,迅雷公司副總王珊娜對《華夏時報》記者解釋該公司IPO再次延期的原因以及未來的計劃時稱。
月21日,迅雷IPO再次延期成為《華夏時報》記者從業內同仁處聽到頻率最高的一條消息。要知道這已經不是迅雷第一次、第二次延期了。
此前,有消息證實迅雷將于7月20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IPO,這一消息在7月20日之前一直被信以為真。然而沒有想到的是7月20日當天,迅雷決定將發行推遲至7月21日,而7月21日這天,迅雷又宣布推遲該公司在NASDAQ的上市計劃,這次對于其上市重啟時間迅雷出有再具體給出。
資料顯示顯示,迅雷2002年由鄒勝龍及程浩始創于美國硅谷。2003年1月底,兩人回國正式成立深圳市三代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三代”,2005年5月正式更名為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迅雷”)。迅雷得名于迅雷下載器,目前為中國最大下載服務提供商之一,其收費會員數已達130萬。此外,迅雷還擁有在線視頻網站迅雷看看以及客戶端等產品。
迅雷網站提供的數據顯示,迅雷用戶數達3.4億,月度活躍用戶達 2.4億。迅雷下載持續壟斷下載市場,占據73.6%的下載市場份額。迅雷看看是中國最大的高清視頻VOD門戶。迅雷狗狗是中國最大的多媒體內容搜索引擎。
迅雷招股說明書顯示,以下載工具起家的迅雷,其視頻業務已超過其下載業務成為廣告收入主要來源,占比達到71.3%。
招股書同時顯示,2008、2009和2010財年,迅雷的凈營收分別為1534萬美元、2705萬美元和3999萬美元;運營利潤分別為-357萬美元、437萬美元和710萬美元;凈利潤分別為-458萬美元、545萬美元和847萬美元;每股凈利潤分別為-0.10美元、0.04美元和0.06美元。
據悉迅雷原計劃兩年就要上市,不過一直沒有實現。今年6月9日,迅雷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在納斯達克啟動IPO(首次公開招股),股票代碼為“XNET”,最多融資2億美元,并由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銀行將擔任此次IPO的主承銷商。但6月17日,有消息曝出迅雷將推遲其IPO,原因是目前美國市況不佳。7月2日,迅雷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修改,計劃在美發行760萬份美國存托股票(ADS),發行區間價定為14美元到16美元之間。按區間價中值計算,迅雷IPO融資降低為1.14億美元,估值將達到9.12億美元。7月18日,有消息證實迅雷已經確定將于7月20日登陸納斯達克,這一時間當時被認為可信度極高。不過從前述報道可見最終迅雷還是再次推遲,而且再沒給出具體時間。
生不逢時為了能成現IPO,迅雷顯然已經做出了極大忍耐與退讓,并做了許多“功課”。
最新消息顯示,迅雷的IPO規模已經縮小,發行價格也進行了調低。ADS發行量將從此前的760萬份減少到600萬份,發行價從之前的14-16美元下調至12-14美元,按照13美元的中間價計算,其融資額度將降低至7800萬美元。
同時為了實現IPO,迅雷不僅請來李開復等人擔任獨立董事護航,而且還對旗下業務進行了“斷臂”。招股說明書顯示,2010年12月,迅雷以1萬元人民幣的價錢,將與“狗狗搜索”有關的域名、商標權和軟件版權售予了非關聯第三方。據悉,迅雷長時間以來一直面臨版權訴訟糾紛。招股說明書披露,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一季度,迅雷收到涉嫌侵權的訴訟分別是108件、126件、10件。目前,迅雷仍面臨32起版權訴訟,索賠金額總計人民幣2180萬元人民幣,且大部分與狗狗搜索有關。顯然為了解決版權訴訟,迅雷希望轉出狗狗搜索以解決版權糾紛。
迅雷IPO得到了傳統互聯網巨頭的支持。今年4月,國際傳媒巨頭默多克通過RW Investments向迅雷投資了2940萬美元。同時早在2007年全球搜索巨頭谷歌就向迅雷投資了500萬美元,并且以2.8%的持股比例成為主要股東。7月14日,迅雷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修訂文件顯示,搜狐將購買1000萬美元的A類普通股,價格與IPO發行價相同,并且搜狐已與迅雷股票承銷商達成協議,自招股書提交之日起180天內不出售或轉賣這筆股權。
此番IPO,迅雷顯然用心良苦,不過遺憾的是生不逢時。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李智7月21日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迅雷IPO遇挫時稱,“市場大環境不好, 綠豆糕融資太小無法證明自己的價值。”她認為,“如果迅雷現金足夠,那么推遲也無妨。”
事實上此次IPO不利的不僅是迅雷,盛大文學遇挫。早在今年5月25日,盛大文學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計劃在紐交所上市,交易代碼“READ”,最多籌集2億美元資金。7月21日同天,原計劃在本周路演的盛大文學在海外稱,已決定暫停在紐約證交所IPO,直到市場狀況改善為止。
大環境不佳被普遍認為是迅雷與盛大文學此次IPO遇挫的主要原因。眾所周知,今年以來中國概念股因一些公司涉嫌財務造假、信息披露等問題在海外引發了一股對中國概念股的做空浪潮。有數據顯示,在近一個月內,就有數十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跌幅超過30%,同時僅今年3月初至6月中旬,有21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遭遇停牌。另有據Ipreo Capital Market Analytics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在美國進行IPO的中國新股已較發行價下跌19%,而美國新股較發行價上漲了8.9%,顯然中國概念股在美國市場受到極大做空壓力。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可能是迅雷真實的寫照,不過國人也有云,好事多磨,因此對迅雷、盛大文學等期望在美國IPO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來說,等待也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游易網暫汀業關門謝客:易網通“塌半邊天”

  
國內首家在歐洲上市的旅游企業易網通,其核心業務在一夜之間“崩塌”--昨天上午,易網通旗下的核心企業游易網發布告示,正式停止接受對外預訂業務,成為國內首個關門謝客的大型在線旅游公司。
本報訊 (記者王飛)“游易旅行網自即日起停止接受對外預訂業務。國內機票退改、國際機票退改、國內業務正在調整之中,具體的時間目前還未對外公布。”昨天,國內首家在歐洲上市的旅游企業易網通旗下的核心企業游易網官方網站突然出現了這樣一條“暫停公告”。
暫汀業是另有隱情?
據記者了解,目前易網通旗下有三大板塊,一是團隊游,由廣之旅負責;一是在線旅行,由游易網負責;一是差旅管理,也是由游易網負責。游易網的暫時謝幕,意味著易網通旗下目前僅剩下參股企業--廣之旅的團隊游業務。
游易網母公司易網通有關負責人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正式停業之前,游易網的機票和酒店的預訂量與去年相比還處于持平微增的水平,“我個人覺得,游易網暫汀業并非市場的原因,而是另有隱情。”但該負責人并未透露是何“隱情”,她只是表示,本周五將會有一個正式的官方聲明。
而游易網有關人士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即日起暫停所有機票和酒店預訂業務,“主要是針對游易網的,母公司易網通那邊一切照常。”
影響母公司易網通“塌了半邊天”
2009年2月開始,易網通對旗下業務進行整合,在線旅游由游易網負責,團隊游則交給參股企業--廣之旅打理,差旅管理原來是易網通在做 燒肉,后來也交給了廣之旅,并入了廣之旅大客戶部。這意味著,易網通收購游易網后,在線旅游這塊的核心業務是由游易網負責。如今游易網暫汀業,易網通等于“塌了半邊天”。
相關報道廣之旅控股權之爭暫告一段落去年,由于易網通宣布已經持有廣之旅超過50%的股權,導致易網通與嶺南集團之間爆發廣之旅股權爭奪戰。嶺南集團有關人士私下向本報記者表示,廣之旅一直以來都是嶺南集團旗下的控股旅行社,易網通只能是屬于廣之旅的參股企業。
“如今,廣之旅年底的審計報表都不給我們看了,”仍堅稱擁有廣之旅控股權的易網通該負責人無奈地說,“廣之旅說審計報表只能給嶺南集團審查。” 記者從私下渠道了解到,目前嶺南集團正在辦理廣之旅股權的相關手續,“據說嶺南集團只認可易網通所持有的廣之旅28%的股權,而其他股權并不認可。”
易網通已遭倫交所“摘牌”
據記者了解,在廣之旅股權爭奪戰爆發之后,由于易網通一直在倫敦交易所AIM創業板處于停牌狀態,已經于今年年初被倫敦交易所摘牌。
易網解釋說,由于股票自去年7月1日起停牌,公司無法向股東出具年度決算的時間已達6個月,根據AIM管理條例,股票交易將在該日終止。
不過,易網通摘牌并不影響和改變易網通的資產構成,包括其所持有的廣之旅股權。
年8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建設的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成功上線運行--也就是被業界稱為第二代支付系統,民間俗稱的“超級網銀”的系統,據央行今年7月20日發布的《中國支付體系發展報告(2010)》(以下簡稱《報告》),截至2010年年底 喝到飽,全國已有64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接入系統。
央行在《報告》中稱,該系統是專門針對網上支付等新型電子支付業務的發展需要,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跨行清算和業務創新的公共平臺。
然而,在第二代支付系統上線的這近一年時間中,占據網上支付業務半壁江山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仍然未被納入該系統,隨著今年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迎來了新的希望。
《報告》稱,央行將“研究擬訂非金融機構接入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的相關管理規定,推動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向非金融機構的網絡延伸。”
此外,央行稱還將加強對商業銀行網上支付業務的規范管理,強化對非金融機構從事互聯網支付同學會聚餐、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發行與管理等支付服務的規范和管理,防范支付風險。

果殼電子CEO:Bambook降價是替天行道

   短期虧損也許在電紙書行業里面一些人看來,盛大進入電紙書領域更像是一個攪局者。
去年,盛大電紙書Bambook剛剛上市,便將價格定在了千元以內,這在當時的行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因為當時一些企業產品的價格還在 2000元以上。隨后,一些企業下調了產品的價格,但就在不久前,盛大又把Bambook的價格“腰斬”到了499元,這無異于又一次地震。
“我不認為我們是在攪局,我更認為我們是在替天行道。”盛大旗下果殼電子CEO郭朝暉語出驚人,是什么讓他擁有如此的底氣?亞馬遜的六年工作以及卓越亞馬遜副總裁的經歷,又會讓他如何操盤盛大的Bambook?
Bambook降價引發地震7月19日,廣州陰雨連綿,但盛大果殼電子的團隊卻帶來了“火”的消息。盛大果殼CEO郭朝暉介紹了Bambook目前的情況,不久前,盛大在北京發布了新的市場戰略,即將Bambook的價格從999元降到499元。
“我現在很多的時間都花在生產線這一塊。”他說,從新的市場戰略公布后,獲得了市場良好的反饋,最為直接的是Bambook官網上收到了大量的訂單,Bambook合作伙伴京東商城上出現了頻繁斷貨的情況,目前Bambook生產線的員工,正在加班加點地生產和發貨,以保證供應。
同時,郭朝暉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盛大Bambook已經實現1000萬冊下載的目標,此外,Bambook將支持豐富的第三方應用插件,可以實現“漫畫”、“小人書”等功能。而且,他還帶來了最新固件的消息。
據相關資料顯示,盛大在2009年12月底成立了果殼電子這家公司,而在今年年初,盛大的電紙書從盛大文學的手中交到了果殼電子的手上,產品銷售方式也有一些改變。
但是,似乎媒體更加關注Bambook降價的消息,因為就在一年前左右,盛大推出Bambook電紙書,其價格在999元。據此前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當時盛大不但將價格拉得比較低,而且由于本身也在內容上變革,使得“終端轉變成內容”的模式提早出現,這讓一些企業非常不滿。
事實上,有一些觀點便認為,正是盛大的低價策略,打亂了電紙書領域一些企業的市場腳步,盛大更像是在攪局。
“我不認為我們是在攪局,我覺得我們是在替天行道。”文質彬彬的郭朝暉這樣回答道。他說,自己在亞馬遜工作了六年時間,就是做Kindle,所以他對電紙書情況非常了解,某些企業將全民閱讀的產品變成了一件禮品,本身可以將價格壓下來,卻提到很高的位置與iPad直接競爭,這肯定會遇到問題,而盛大現在只是將這個產品回歸到本來的樣子。
無論是“虧錢”賣也好,或者是微利也好,又或者是幾乎占據電紙書產品成本近50%的電子墨水屏價格下調也好,這讓競爭對手多少有一些被動 燒肉。但一年后的今天,盛大再度將價格“腰斬”,499元究竟是在成本線上面還是下面?
“短期是虧錢的。”郭朝暉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短期來看,Bambook的確是虧錢的,但是中期以及長期來看,情況會有不同。
“我們不是公益機構,我們會按照正規的企業方式來盈利。”他稱,自己已經與生產團隊、技術團隊研究過Bambook的成本,關鍵的元器件成本的確比較高,但按照摩爾定律來看的話,18個月會降價50%,目前時間已經快到了,盛大只是提前動作。
事實上,記者留意到,Bambook當中有一些小游戲可供下載,這也讓人會有所聯想,Bambook未來是否會向平板電腦的領域延伸?
但是,郭朝暉否認了Bambook的平板化,他表示,盡管采用的是Android操作平臺,但他以及團隊都決定專注于閱讀器的市場。他解釋,雖然有一些小游戲,但由于這個平臺是開放于第三方的,所以他們并不能阻止其他人上傳,他們會引導第三方來專注于電子閱讀,比如為相關方面上傳提供更高的獎金,從而引導第三方。
行業返本歸元盡管郭朝暉沒有透露目前Bambook的銷售量,但是讓利于消費者的低價策略,無疑能夠獲得更多的口碑。然而,當前國內的電紙書市場,正在經歷陣痛,很多的觀點認為中國的電紙書市場更多的是泡沫。
國內電紙書企業漢王科技也正在轉型。去年,漢王電紙書產品的營收一度占據了總營收的80%以上,這使得漢王對硬件產品的依賴度非常高。因此,當iPad襲來,再加上硬件產品的價格競爭,其業績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此前,漢王在5月時曾發布調價公告,部分面向個人消費者的電紙書產品銷售價格下調15%-40%,調價涉及的產品占全系列型號的38%,銷售收入占2010年電紙書產品總銷售收入的42%。當然,并不僅僅是漢王,國內很多公司都下調了產品的價格。Frost&Sullivan中國區總裁王煜全就認為,國內的電紙書行業從未繁榮過,雖然在產品出來后,渠道會吃進很多的貨,但是最終會體現出來。
易博士董事長楊洪同樣談到了這個問題,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國內的情況是,在這個領域的很多企業都是把電子閱讀器定位于消費類產品,出版社則屬于內容的陣營,對設備的介入非常淺,目前都是在試水,出的量都是比較少的,他們不是以這個為主。正是這種模式,導致了價值鏈上面的不均等,楊洪認為,最根本的問題就在于書的價值顯然要高于設備的價值。
但盛大的情況會有所不同。由于有盛大文學的支撐,使得盛大在一開始便跳出以終端來盈利的運營模式。在價格的沖擊下,沒有內容支撐的硬件廠商會受到非常大的沖擊。郭朝暉理想的狀態是,盛大電紙書將以產品微利,內容賺錢的模式來生存。但是,如果內容能夠賺錢的話,盛大何必再來做電子閱讀器?實際情況就是,盡管已經處于IPO申請階段的盛大文學營收規模成長迅速,但卻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喝到飽,在盜版等問題仍然存在的情況下,盛大文學必須找到更多渠道來賺錢,而電子閱讀領域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并且很可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加拿大國際出版研究中心主任羅蘭 羅里默表示,從目前來看,北美與歐洲的圖書出版在近十年來,傳統書籍增長緩慢,但數字出版卻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他說,2010年,有閱讀習慣的人群中,有四分之一都購買了電子閱讀器,而亞馬遜則已經賣出了1000萬個Kindle。
更為關鍵的是,他認為,亞馬遜電子書的銷售模式是:消費者購買的只是電子圖書的使用權,而不是過去的那種購買了書的實體,然而這并不是說消費者不會擁有書,圖書出版商可以生產可以借閱的閱讀器,但是要在這個基礎中存活下來是很艱難的。
“人們會為適合他們的東西付費,而不會為額外的東西付費。”楊洪表示,數字出版必須遵循規律,一些企業并沒有去關心讀者最需要哪些內容,他認為,如果不關心消費者的需求,即使價格都拉到很低,出貨量也很難上得去。
什么才是讀者希望閱讀的內容?如何讓更多的好書出現在電紙書上面?這將是內容時代來臨后,更加值得思考的問題。
年8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建設的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成功上線運行--也就是被業界稱為第二代支付系統,民間俗稱的“超級網銀”的系統,據央行今年7月20日發布的《中國支付體系發展報告(2010)》(以下簡稱《報告》),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已有64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接入系統。
央行在《報告》中稱,該系統是專門針對網上支付等新型電子支付業務的發展需要,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跨行清算和業務創新的公共平臺。
然而,在第二代支付系統上線的這近一年時間中,占據網上支付業務半壁江山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仍然未被納入該系統 同學會聚餐,隨著今年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迎來了新的希望。
《報告》稱,央行將“研究擬訂非金融機構接入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的相關管理規定,推動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向非金融機構的網絡延伸。”
此外,央行稱還將加強對商業銀行網上支付業務的規范管理,強化對非金融機構從事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發行與管理等支付服務的規范和管理,防范支付風險。

Google+上周總訪問量達180萬

  北京時間7月21日早間消息,Hitwise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谷歌社交網站Google+正在快速發展。該網站的年輕用戶較多,而谷歌其他服務對Google+的流量貢獻很大。
這是Hitwise第一份有關Google+的報告,其中的數據截至7月16日。報告揭示了Google+快速增長的原因。以下為報告要點:
- 截至7月16日,Google+是美國訪問量排名第42的社交網站,網站總排名638。不過,Google+的訪問量很可能仍在繼續增長。而谷歌目前尚未正式開放該網站。
- 根據Hitwise的數據,Google+上周的總訪問量為180萬,環比此前一周增長283%。與截至7月2日的這一周,即推出第一周相比,Google+的總訪問量已經增長了821%。
- Google+的56%上游流量來自谷歌其他服務。其中34%的流量來自Google.com主頁,37%來自搜索引擎,而21%來自電子郵件服務。
- 根據Hitwise的數據,在截至7月16日的前四周中,Google+的57%訪問量來自男性用戶。盡管這并不意味著Google+的用戶中有57%是男性, 燒肉但仍表明外界此前對Google+用戶性別比例的估計是錯誤的。
- Google+的用戶大部分是年輕人。在截至7月14日的前四周中,25至34歲年齡段用戶最多,占總訪問量的38.37%。
- 洛杉磯、紐約和舊金山等地區是Google+流量的最主要來源。
Hitwise的數據并不是官方數據,而Google+推出時間還不是很長,因此這些數據的準確性值得懷疑。盡管Google+正在快速發展 同學會聚餐,但相對于Facebook、Twitter、Zynga,甚至MySpace規模都還很小。
年8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建設的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成功上線運行--也就是被業界稱為第二代支付系統,民間俗稱的“超級網銀”的系統,據央行今年7月20日發布的《中國支付體系發展報告(2010)》(以下簡稱《報告》),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已有64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接入系統。
央行在《報告》中稱,該系統是專門針對網上支付等新型電子支付業務的發展需要,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跨行清算和業務創新的公共平臺。
然而,在第二代支付系統上線的這近一年時間中 喝到飽,占據網上支付業務半壁江山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仍然未被納入該系統,隨著今年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迎來了新的希望。
《報告》稱,央行將“研究擬訂非金融機構接入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的相關管理規定,推動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向非金融機構的網絡延伸。”
此外,央行稱還將加強對商業銀行網上支付業務的規范管理,強化對非金融機構從事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發行與管理等支付服務的規范和管理,防范支付風險。

上市首日股價猛漲引發互聯網泡沫擔憂

北京時間7月21日上午消息,美國房地產信息網站Zillow周三上市首日股價猛漲。分析人士認為,Zillow上市正趕上互聯網公司發展的繁榮時期,但其被高估的市值也引發人們對互聯網泡沫的擔憂。
Zillow在過去的六年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去年,Zillow通過提供房屋價格評估在線服務,收入達到3050萬美元,但依然沒有實現盈利。
在周三的IPO(首次公開招股)中,該公司股價一度從開盤的20美元上漲至60美元,漲幅達到200%,首日收盤,Zillow報收35.77美元,上漲79%。
目前,Zillow的收益僅依靠不穩定的廣告和波動的房屋市場,但投資者并不因此感到擔心。Zillow上市首日的境遇與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相似,后者在今年5月上市首日中股價翻番。
Zillow是最近一批炙手可熱互聯網上市公司的最新代表,他們在上市首日往往會令股市產生一些非正常的反應,這其中包括LinkedIn,但投資者的熱情通常也會急劇消逝。中國社交網站人人網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在5月份IPO(首次公開招股)當天其股價上漲57%,而現股價則低于發行價。類似這種情況的還有美國流媒體音樂服務提供商Pandora,Pandora上市初期走勢強勁,但隨后股價大幅下跌,低于每股16美元發行價, 燒肉不過該股最近出現反彈。
據悉,Zillow的競爭對手、由風險投資公司Accel Partners和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投資的美國舊金山不動產數據提供商Trulia也在謀求上市。
隨著美國經濟增長疲軟,投資者擔憂不斷增加。與2010年上半年相比,2011年同期美國80%以上的產權投資市場實現增長。這樣也使得投資者根本沒有考慮今年下半年產權投資市場下行的情況。
此外,在科技領域,目前互聯網公司上市熱潮也令人聯想起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那時,theglobe.com、VA Linux以及Marketwatch.com等互聯網公司上市當天股價就暴漲了六七倍,不過很多上市企業很快就把融資所得用光,并最終破產,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
隨著投資者將錢砸向一些沒有盈利紀錄公司的股票時,人們的擔憂不再是杞人憂天。
IPOfinancial.com總裁大衛·門羅(David Menlow)表示,Zillow的股票絕對不值這個價錢,而且這種泡沫程度已經超過了任何理性估值建模的結果。
不過,也有觀察人士認為,Zillow上市首日股價猛漲是因為投資者看中其發展潛力。目前美國廣告市場呈現復蘇勢頭,而廣告又是Zillow收益的最主要來源。此外,Zillow現與雅虎在廣告方面合作緊密喝到飽。Zillow已經取得雅虎房地產網站(Yahoo Real Estate)廣告的獨家經銷權,可以發布房地產中介公司廣告和某些圖表廣告。
年8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建設的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成功上線運行--也就是被業界稱為第二代支付系統,民間俗稱的“超級網銀”的系統,據央行今年7月20日發布的《中國支付體系發展報告(2010)》(以下簡稱《報告》),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已有64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接入系統。
央行在《報告》中稱,該系統是專門針對網上支付等新型電子支付業務的發展需要,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跨行清算和業務創新的公共平臺。
然而,在第二代支付系統上線的這近一年時間中,占據網上支付業務半壁江山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仍然未被納入該系統,隨著今年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迎來了新的希望。
《報告》稱,央行將“研究擬訂非金融機構接入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的相關管理規定,推動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向非金融機構的網絡延伸。”
此外,央行稱還將加強對商業銀行網上支付業務的規范管理,強化對非金融機構從事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 同學會聚餐、預付卡發行與管理等支付服務的規范和管理,防范支付風險。

網游責任險能否成為網游的“交強險”

  
摘要:
近期,陽光保險推出了首款針對網游產品的財產保險,其全稱為“網絡游戲運營商用戶損失責任險”,由運營商投保,網游用戶發生虛擬道具或裝備遺失等狀況時,由于運營商或保險公司進行賠償。然而,筆者想說的是,這一嘗試對于運營商、用戶、保險業三方而言都是好事,但能否成為網游業的“交強險”卻還有很多路要走。請看本文的法律分析。
關鍵詞:
網游 責任險 保險利益正文:
網游責任險是財產保險的一種,而根據保險法的規定,所以的保險都必須具有保險利益,所謂法律上的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如果缺乏保險利益將有可能導致保險合同無效。
而做為網游責任險而言將面臨以下幾個挑戰:
1、是否存在法律有所承認的保險利益保險法所指的法律上承認的保險利益必須能夠從金錢上進行度量,或者可以轉化金錢計算的一種利益,對于虛擬財產而言,尚未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對此予以承認,所謂法律所承認的保險利益在這一點上尚處于不明確的狀態。從而目前而言,刑事案件領域鮮有盜竊虛擬物品被判盜竊罪的,而多數往往迂回采用非法經營、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等罪名進行刑事打擊,而在民事領域,更多的將虛擬財產納入到用戶數據的范疇進行保護,顯然,單純從用戶數據而言,還不足以構成法律上承認的保險利益。
2、如何計算出險金額既然是責任險,保險公司承保的是網游公司對用戶所承擔的賠償責任,這里涉及到虛擬財產的價值估算問題。我們知道,常見的物品都有一個公開市場交易價格,評估其價值相對比較容易。然而,虛擬財產或道具 燒肉、裝備僅存在于某一款游戲之中,一旦超出該游戲,則毫無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所以,其交易人群局限于參與某款網游的人群之中,其交易價格采樣價格差異較大,特別是一些網游公司排斥第三方虛擬物品交易平臺的情況下,其交易價格的采樣的確是一個問題。
3、用戶能否順利的獲得賠償陽光保險此次推出網游責任險其眼球意義將可能大于實質意義,然而,做為市場經濟而言,每個人都是理性人,保險公司不會做虧本的買賣,而網游公司則借責任保險為賣點來吸引更多的游戲上線人數,同時網游公司也不可能承擔過于高昂的保險費用,那么面對目前外掛泛濫、盜號猖獗的網游領域,如何確保每個受損的玩家都能獲得足額的賠償,以及理賠的過程中是否存在更多的障礙,這有待于網游責任險去披露更多的細節,以及觀察網游責任險的實質運行結果后才能有一個結論。
綜上所述,網游責任險的確從保護網游用戶利益的角度入手,為用戶權益保障這一網游業老生常談的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然而,單憑網游公司與保險公司尚難建立起完善網游責任保險制度, 喝到飽這一切需要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的跟進,尚能起到網游責任險的實質作用。
年8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建設的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成功上線運行--也就是被業界稱為第二代支付系統,民間俗稱的“超級網銀”的系統,據央行今年7月20日發布的《中國支付體系發展報告(2010)》(以下簡稱《報告》),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已有64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接入系統。
央行在《報告》中稱,該系統是專門針對網上支付等新型電子支付業務的發展需要,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跨行清算和業務創新的公共平臺。
然而,在第二代支付系統上線的這近一年時間中,占據網上支付業務半壁江山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仍然未被納入該系統,隨著今年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迎來了新的希望。
《報告》稱,央行將“研究擬訂非金融機構接入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的相關管理規定,推動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向非金融機構的網絡延伸。”
此外,央行稱還將加強對商業銀行網上支付業務的規范管理,強化對非金融機構從事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 同學會聚餐、預付卡發行與管理等支付服務的規范和管理,防范支付風險。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蘋果與富士康已經貌合神離?

雖然沒有到分道揚鑣的地步,但是已經有了貌合神離的跡象--這就是目前蘋果與其代工商富士康的關系寫照。最近,陳永東接受了IT商業新聞網記者汪洋的采訪,就蘋果與富士康之間的問題做了分析:(原文標題《問題叢生富士康失龐蘋果新增代工商避風險》)蘋果與富士康已經貌合神離?
蘋果在各大代加工廠面前,可謂是“大明星”。炙手可熱的蘋果成了香餑餑,眾廠商不惜一切代價爭搶這塊兒肥肉,哪怕利潤低,哪怕被蘋果瓜分大部分利潤成果。三星與臺積電,甚至是英特爾爭搶蘋果芯片代工業;最近又爆出蘋果欲打破由富士康獨家代加工模式,準備增加第二家iPad制造商,而富士康有力的競爭者便是和碩和廣達。正所謂已在嘴里或是快到嘴的美食,有誰會不搶?
新增iPad制造商究竟因何?
眾所周知,更換或新增新代工廠非說換就換,非說增就增,需要雙方就合作細節等項達成一個磨合的過程,一向倚重富士康的蘋果為何突然有此大動作? 燒肉是富士康讓其“失望”了?
觀察家彭雄江認為,富士康近日連續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故讓蘋果將其列入“暗中警告”行列。此舉動說明蘋果與富士康的合作裂痕已經出現。
IT商業新聞網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新媒體評論人陳永東,他表示:“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蘋果公司的各種產品銷量越來越大,可能需要更多的代工商,故在富士康之外增加了和碩,并可能增加廣達;二是隨著蘋果公司的市場規模的擴大,它可能不想將代工過渡依賴于一家公司,這也是一種通過增加代工商降低風險的想法;三是富士康本身或多或少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且其樹大招風,一有風吹草動就被媒體盯上,同時體量過大也使蘋果對富士康的管理產生一定的擔憂。”
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也向IT商業新聞網分析了三種原因:“首先,蘋果拓寬代工渠道,可以增加其產能和出貨量,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此舉有利于蘋果壓縮終端代工環節的成本,蘋果代工訂單量大,極其誘人,利潤即使很低甚至冒著虧損的危險,他們也愿意競得蘋果的訂單,因蘋果的影響力有助于其接到更多其他代加工訂單。最后,也不得不承認,增加代工制造商,有利于蘋果規避風險。”
孫培麟亦向我們強調,前兩個原因更合理些,至于最后一個原因,關系不是很大。他給我們一個更容易理解的解釋:“蘋果不想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它是希望買更多的雞讓它下蛋。”
至于業內傳言的蘋果與富士康關系出現裂痕,陳永東表示:“裂痕是合作中存在部分分歧的另一種表達,主要看這種分歧的大小。”
失寵的富士康應打起精神以敵之獲悉,蘋果在中國平均工資是美國薪資的五分之一。對股東,2010蘋果利潤率36.2%,郭臺銘承認代工蘋果利潤只有5%,富士康凈利潤2.7%,盡管如此,亦有傳言稱富士康在談判保留獨家iPad代工的身份。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專業制造商,國內影響力巨大的高科技企業集團,如此緊張蘋果這張代工訂單的富士康,打破獨家代加工模式的消息若屬實,我們更加關心的是 喝到飽,集蘋果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富士康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如果情況屬實,那么影響就在于:富士康必須加強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產效率與安全意識,以更好的質量與更低的成本來支撐長期發展。但是,在過去多次類似跳樓、猝死及中毒等事件中,也有人指責其存在壓榨工人血汗的情況 同學會聚餐,而其之前又不得不提高了工人的工資水平,一方面增加開支,另一方面出現新的代工商迫使其降低成本,‘增支減收’當然會對富士康造成一定壓力。但是,由于其本來規模很大,這種影響短期內不可能很大。”陳永東向IT商業新聞網分析道。
與此同時,孫培麟表示,為了保住蘋果的訂單,富士康可能會壓低組裝代加工價格。控制硬件成本是蘋果最主要的工作。雖然現在蘋果在平板電腦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隨著其他競爭廠商的逐漸加入,他們在稀釋蘋果的市場份額,某種角度上,拓寬代工渠道可以減少其他競爭對手平板電腦的出貨量且低價格代工是其一大優勢。
獲悉,蘋果iPad目前仍穩居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寶座,iPad 2自3月問世以來一直供不應求。此外,蘋果iPad新平板將于今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早期發布。到第三季度,蘋果iPad總出貨量有望達到1300萬臺。足以見得,眾代加工廠商對蘋果如此青睞是有根基的。更何況,主動權掌握在蘋果的手中,盡管此舉需要蘋果和新代工商重新談判,重頭開始,但于蘋果而言這是一個雙贏甚至是多贏的結果,何樂而不為?
我們都知道,Android在智能手機界發動的的圈地運動,其最大的原動力在于免費開源的口號,使用Android OS,則意味著手機生產廠家將不用再交付高昂的OS授權費用,在Android的開始之初,則確實是讓不少手機生產廠家嘗到了甜頭。
但現在,不少手機廠家都慢慢地感覺到先甜后苦的味道了,因為那些專利巨鱷們,已經把其觸角延伸到已經羽翼豐滿的Android OS領域(不排除他們有養肥Android OS,再慢慢剝削的策略)。
我們知道三星已經為Android OS向微軟交付每年超過12億美元的專利授權費用,而且微軟也表明會向其他使用Android OS的廠家提出訴訟,更禍不單行的是,蘋果也準備從Android的口袋中拿錢,如果蘋果和微軟都在專利戰中獲勝,原本免費的Android平臺就可以比iOS還更貴了,看來Google最近狂招律師,還真是不無道理啊。

中國手機開發者難逃Android專利

  地雷戰火時代的到來,使得手機應用日漸熱門,人類對移動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劇上升。由于手機攜帶方便,并且是生活必帶隨身用品,移動互聯網正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圍繞著Android應用開發的移動音樂、手機游戲、視頻應用、手機支付、位置服務等豐富多彩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迅猛發展,正在深刻改變信息時代的社會生活。不過,這種“欣欣向榮”的好日子恐怕會因為幾場超級訴訟而改變。
眾所周知,蘋果以iPhone、 iPad引爆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市場,尾隨而來的中國廠商和手機應用開發者紛紛選擇了開源的Android爭食之。不到三年時間,Android勢頭早已超越微軟、塞班、RIM,甚至壓過蘋果的風頭。正是由于Android的優勢在于免費,而微軟、蘋果等廠商則是抓住了它的最大劣勢專利的缺乏。通過訴訟向Android手機收取專利費,使得Android有望成為“最貴的免費”系統。
如今,Android專利“地雷”曝光,其中國“粉絲”情何以堪?
由于擔心遭到專利侵權訴訟,應用開發者正在從美國版蘋果App Store和谷歌Android電子市場中撤下應用。在美國,軟件專利所有者正試圖通過專利權訴訟分享應用開發者的營收。對于開發者來說,即使在這類訴訟中勝訴,也將付出巨大的代價。因此,歐洲的開發者正在從美國的應用商店中撤下應用,避免因專利訴訟帶來的損失。
在中國,根據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調查發現,雖然專利訴訟問題短期對于開發者并不構成威脅,但是不能不引起警惕。而由于移動應用開發中衍生的種種發展難題,絕大部分開發者舉步維艱,生存或是毀滅成了現實給他們出的一道必答題 燒肉。這迫使開發者一邊頂著巨大的競爭壓力,一邊還不得不放慢腳步來面對這一系列問題:
一、 手機操作系統過于繁多:現今主流的手機操作系統有Android,Mac OS,Symbian S60, UIQ, Windows Mobile等等,這給手機應用開發者出了道難題,這意味著廠商在開發手機應用時,必須考慮不同機型。但要想克服不同手機平臺的差異,實現應用的統一覆蓋異常困難;二、手機開發很難:開發人員稀缺,成本太高,進度太慢,無線網絡太復雜,門檻障礙太多,這些都成了制約開發者的重要因素;三、細分市場的商業模式還未建立:國內手機用戶已經習慣了免費上網,直接向用戶收費目前顯然行不通。免費加廣告在一段時間內依然是移動互聯網最主要的商業模式,但僅憑手機廣告,顯然難以支撐企業龐大的支出;四、開發行業缺少專業的領導者:行業需要專業的角色,來解決開發應用過程中的各種難題,將復雜難題封裝簡單,把各種異構封裝透明,降低大家進入這個市場的門檻。
記者從將于10月18日在北京舉行的艾媒咨詢2011第二屆中國手機應用開發者大會暨年度應用平臺開放論壇組委會了解到,來自政府監管部門、電信運營商、手機廠商、風險投資商以及移動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手機應用軟件開發者等產業鏈數百家企業主等近千人聚集北京,共同探討手機應用的未來發展大計。 喝到飽從報名者反饋的信息看,圍繞著中國手機應用軟件開發企業和個人的交流、開放平臺的機遇與挑戰、探討中國手機軟件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等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熱門話題。
不過,擺在中國開發者面前的專利門困惑恐怕還不單單來自微軟和蘋果,甲骨文等老牌大企業也紛紛發起訴訟,伸手要錢,Android還能堅持多久,恐怕不得不讓中國手機用開發者們深思。
我們都知道,Android在智能手機界發動的的圈地運動,其最大的原動力在于免費開源的口號,使用Android OS,則意味著手機生產廠家將不用再交付高昂的OS授權費用,在Android的開始之初,則確實是讓不少手機生產廠家嘗到了甜頭。
但現在,不少手機廠家都慢慢地感覺到先甜后苦的味道了,因為那些專利巨鱷們,已經把其觸角延伸到已經羽翼豐滿的Android OS領域(不排除他們有養肥Android OS,再慢慢剝削的策略)。
我們知道三星已經為Android OS向微軟交付每年超過12億美元的專利授權費用,而且微軟也表明會向其他使用Android OS的廠家提出訴訟,更禍不單行的是 同學會聚餐,蘋果也準備從Android的口袋中拿錢,如果蘋果和微軟都在專利戰中獲勝,原本免費的Android平臺就可以比iOS還更貴了,看來Google最近狂招律師,還真是不無道理啊。

中國私營企業的繼承危機

  據《法制日報》近日報道,在江蘇省南京市,一家著名民營企業的部分高管利用手中職權,聯合他人通過低價賤賣、一房兩賣、作假賬等方式侵占公司錢財,致使這家企業近20億元的巨額財富人間蒸發,2000多名員工面臨失業,700余名業主被套。案發已近三年,由于犯罪團伙作案手段隱蔽狡猾,雖經司法機關多方協力,但為首人員一審判決僅獲刑7年,其余人員或緩刑、或取保候審,一些主要涉案人員至今毫發無損。企業流失的巨額資產不僅一分錢沒有追回,還攤上了300 余起官司,民企高管的誠信由此受到空前質疑。
這家被掏空的企業叫力聯集團,是江蘇省著名民營企業,在職職工2000多人,曾連續兩年被全國工商聯評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是江蘇省民營企業就業先進單位和納稅大戶。2005年下半年,力聯集團董事局主席翟韶均聘用包一致為集團總裁。此后兩年,翟韶均不在公司主持工作期間,集團日常事務由包一致主持。由于力聯集團旗下資產眾多,包一致盯上了這塊“肥肉”。江蘇十大審計事務所之一的金陵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顯示,包一致主政力聯集團期間,將力聯集團價值1.39億元的力聯會所以5000萬元賣掉,價值高達2.1億元的百富商城僅售8000萬元,價值2億多元的力聯大廈以1億元出售。僅此三項, 力聯集團損失就高達3億多元。專案組在審查力聯集團開發的房產項目時,發現包一致及管理層一些人在銷售力聯集團開發的玫瑰園和龍鳳花園兩個高檔樓盤時采用陰陽合同銷售 燒肉留在公司的是一份低價合同,購房者手中的則是高價合同,犯罪團伙成員及其親友購買的一些房子根本未付款。
經查媒體報道資料可知,創辦力聯集團的翟韶均早在2005年身價就達到16億元,所謂之后兩年“翟韶均不在公司主持工作”,是因為他卷入了一起地產窩案,被警方請去“協助調查”。這個案子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力聯集團老當家的落難了,而在老板落難期間,財產卻被他請來的掌柜們給侵吞了......力聯的案子與中國人常聽到的所謂忠義傳奇大相徑庭,在那些傳奇里,老當家的落難了,但總有忠仆義士扶助少東家繼承家業,而在力聯的故事里,迎來的卻是一個樹倒猢猻散的結局。
人皆有貪婪之心,當錢財觸手可及的時候,有什么力量能使人們不伸手呢?在過去的中國,這種力量主要是誠信,做生意的都講個誠信,沒有誠信就等于自絕于行業,再加上講究仁義禮智信的儒教長期以來對人心的教化,這使得掌柜們面對誘惑都有一定的抵抗力;而在現代社會,靠的則主要是制度,完善的公司治理,使“掌柜們”(現在叫CEO)即便想伸手也無從下手。
但在今天的中國企業界,卻正好趕在斷層上,一方面,從業者普遍缺乏誠信,這是眾所周知的;另一方面,現代企業制度還沒有普遍建立起來,無數公司雖然有個現代的外殼,但在公司治理中流行卻是“朕即國家”的封建“宗法文化”,一切以老板說話為準,最后拍板的也只能是大老板,這就導致中國的公司,尤其是私營公司普遍存在巨大的隱患,老板要在還好,一旦老板出了問題,則公司也多半會面臨生存危機。
將企業的安危系與一人之身,這顯然不是現代企業應有的正常現象。在人治的社會里,政治是人亡政息,公司則是人亡財息, 喝到飽想基業長青太難了。
在誠信與公司治理雙雙缺席的情況下,中國的老板們只能把基業長青的希望寄托在血緣關系上,搞家族企業,父位子承。這其實也是一個不壞的選擇,西方很多堪稱偉大的公司都是代代相承的家族企業,自己人經營自己的企業,經營者與管理者一體,至少會盡心盡責,不存在“掏空公司”的動機,其決策也更容易符合公司長遠利益。同理,為什么很多英國人支持皇室的存在,是因為他們相信女王在理論上比其他任何人更希望國家安好,因為國家是她的嘛。
但中國卻有一個別國沒有的特殊問題,由于三十年來中國一直在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多數中國人都只有一個孩子,即便企業家也不例外,這使中國家族企業的安全系數很低。中國的私營企業家創富最早者頂天也就是到上世紀80年代,以當時的政策形勢,很少有人敢于對抗計劃生育多生上幾個,記得當時有個以生產傻子瓜子出名的老板頂風作案生了二胎,結果被抓了典型,弄得全國皆知......大部分富二代都是獨生子女,這意味著他們一旦出現任何意外,公司就會面臨繼承危機,即便不出意外,這些富二代們可擔重任的比例也不大,這從社會賦予在“富二代”這個原本中性詞匯上的貶義意味可知。事實上,在計劃生育現實下,未來家族企業這個詞在未來能否成立都值得質疑,沒有兄弟姐妹表兄表弟堂兄堂妹等眾多旁系親屬,談何家族?
可以預料的是,隨著中國第一代創富者的逐漸老化,私營企業的繼承問題將會越來越突出,如果一大批私營企業垮在人亡財息的繼承問題上,這甚至會打擊到中國的國家競爭力。從這個角度講,中國的私營企業尤其應該加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把公司上市托付給公眾,或者引進可靠的合作伙伴,由董事會進行治理。
像力聯案中侵吞公司資產的集團總裁包一致這樣的人,在西方企業界有個稱呼,叫“貪婪CEO”,比如這次經濟危機中,就有大批貪婪CEO出現,企業經營狀況已經很差,他們卻仍舊給自己發高薪、獎金、高額配股等。但這些CEO盡管貪婪,大部分還只是通過合法方式為自己謀利益,像包一致這樣公然竊取老板資產的實不多見。區別是,在很多中國商人眼里,別說沒有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樣的基本意識,連對法律也缺乏基本的畏懼之心。在力聯案中,涉及的金額數以億計,但當事者受到的懲罰卻如此輕微,獲益大而懲罰小,人們怎么會敬畏法律?再者,法律又為何會對一些侵吞者網開一面?這也是應該追問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Android在智能手機界發動的的圈地運動,其最大的原動力在于免費開源的口號,使用Android OS,則意味著手機生產廠家將不用再交付高昂的OS授權費用,在Android的開始之初, 同學會聚餐則確實是讓不少手機生產廠家嘗到了甜頭。
但現在,不少手機廠家都慢慢地感覺到先甜后苦的味道了,因為那些專利巨鱷們,已經把其觸角延伸到已經羽翼豐滿的Android OS領域(不排除他們有養肥Android OS,再慢慢剝削的策略)。
我們知道三星已經為Android OS向微軟交付每年超過12億美元的專利授權費用,而且微軟也表明會向其他使用Android OS的廠家提出訴訟,更禍不單行的是,蘋果也準備從Android的口袋中拿錢,如果蘋果和微軟都在專利戰中獲勝,原本免費的Android平臺就可以比iOS還更貴了,看來Google最近狂招律師,還真是不無道理啊。

運營商不要去終端零售那里搶食吃

有人提出,運營商應該大舉進軍終端銷售市場,進而壟斷手機銷售,成為國內最大的終端零售企業。這個想法是好的,估計有運營商也想這樣做,但卻幾乎是空想,很難做到。如果真要做到,恐怕得到的是鎖鏈,而失去的是整個電信市場。
理由如下:
、運營商要壟斷終端銷售,首先有產品,那要問手機廠家答應不答應?中國的本土手機品牌實力很弱,而在智能手機領域,不管是蘋果還是后來的什么三星、HTC等等,終端廠家的話語權越來越大,甚至和運營商分庭抗禮了,以前作不到的事情,現在更無法做到;、中國與美歐市場差別很大,中國一直沒有運營商定制終端占據絕對優勢的傳統,以前CDMA沒做到事情,現在更難做到;、現在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互聯網的發展使電子渠道建設更為簡便,客戶與廠家的聯系方式增多,通道在縮短,廠家有更多的優勢自己開拓渠道,運營商中間插一杠子,恐怕兩頭都不待見;、三家運營商雖有渠道差別,但社會渠道都占據相當的比例,各地合作商的實力不容小覷,誰敢冒天下大不韙亂動刀兵,渠道穩定壓倒一切,誰要是亂動,往往會引發蝴蝶效應,一發不可收,失去了控制力的渠道會產生巨大的后果,這是誰都無法預料和掌控的。特別是當你身上已經淤積了很多怨氣與不滿,當有事情發生的時候,其墜落速度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任何有此想法的人都要三思而后行。
、運營商想占據終端銷售大頭,也必須有自己成熟的銷售隊伍和管理團隊,但運營商自己的基層營業員標準化服務問題不大,銷售能力卻是一般,管理團隊更是缺乏銷售的應力與經驗,即便想這樣作,也不是一日兩日能有足夠的能力來做。特別是,現在是競爭時代,不進則退,至少有兩家天天盯著你呢?
、與運營商有相同想法的也有很多,而且人家的渠道建設都走到了前面,即便聯通三令五申可不合規的上網卡不還是大行其道,手機在中國就是個油條豆漿蘭州拉面, 燒肉你想壟斷,除非限購。
總之,運營商確實在轉型中,可這種轉型不能是向合作者和產業鏈去搶食吃,而是要帶領整個產業鏈去創新突破,在新的信息領域中去創造價值,否則,運營商自己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我們都知道,Android在智能手機界發動的的圈地運動,其最大的原動力在于免費開源的口號,使用Android OS,則意味著手機生產廠家將不用再交付高昂的OS授權費用喝到飽,在Android的開始之初,則確實是讓不少手機生產廠家嘗到了甜頭。
但現在,不少手機廠家都慢慢地感覺到先甜后苦的味道了,因為那些專利巨鱷們,已經把其觸角延伸到已經羽翼豐滿的Android OS領域(不排除他們有養肥Android OS,再慢慢剝削的策略)。
我們知道三星已經為Android OS向微軟交付每年超過12億美元的專利授權費用,而且微軟也表明會向其他使用Android OS的廠家提出訴訟,更禍不單行的是,蘋果也準備從Android的口袋中拿錢, 同學會聚餐如果蘋果和微軟都在專利戰中獲勝,原本免費的Android平臺就可以比iOS還更貴了,看來Google最近狂招律師,還真是不無道理啊。

網游責任險能否成為網游的“交強險

  摘要:
近期,陽光保險推出了首款針對網游產品的財產保險,其全稱為“網絡游戲運營商用戶損失責任險”,由運營商投保,網游用戶發生虛擬道具或裝備遺失等狀況時,由于運營商或保險公司進行賠償。然而,筆者想說的是,這一嘗試對于運營商、用戶、保險業三方而言都是好事,但能否成為網游業的“交強險”卻還有很多路要走。請看本文的法律分析。
關鍵詞:
網游 責任險 保險利益正文:
網游責任險是財產保險的一種,而根據保險法的規定,所以的保險都必須具有保險利益,所謂法律上的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如果缺乏保險利益將有可能導致保險合同無效。
而做為網游責任險而言將面臨以下幾個挑戰:
1、是否存在法律有所承認的保險利益保險法所指的法律上承認的保險利益必須能夠從金錢上進行度量,或者可以轉化金錢計算的一種利益,對于虛擬財產而言,尚未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對此予以承認,所謂法律所承認的保險利益在這一點上尚處于不明確的狀態。從而目前而言,刑事案件領域鮮有盜竊虛擬物品被判盜竊罪的,而多數往往迂回采用非法經營、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等罪名進行刑事打擊,而在民事領域, 燒肉更多的將虛擬財產納入到用戶數據的范疇進行保護,顯然,單純從用戶數據而言,還不足以構成法律上承認的保險利益。
2、如何計算出險金額既然是責任險,保險公司承保的是網游公司對用戶所承擔的賠償責任,這里涉及到虛擬財產的價值估算問題。我們知道,常見的物品都有一個公開市場交易價格,評估其價值相對比較容易。然而,虛擬財產或道具、裝備僅存在于某一款游戲之中,一旦超出該游戲,則毫無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所以,其交易人群局限于參與某款網游的人群之中,其交易價格采樣價格差異較大,特別是一些網游公司排斥第三方虛擬物品交易平臺的情況下,其交易價格的采樣的確是一個問題。
3、用戶能否順利的獲得賠償陽光保險此次推出網游責任險其眼球意義將可能大于實質意義,然而,做為市場經濟而言,每個人都是理性人,保險公司不會做虧本的買賣,而網游公司則借責任保險為賣點來吸引更多的游戲上線人數,同時網游公司也不可能承擔過于高昂的保險費用,那么面對目前外掛泛濫、盜號猖獗的網游領域,如何確保每個受損的玩家都能獲得足額的賠償,以及理賠的過程中是否存在更多的障礙,這有待于網游責任險去披露更多的細節,以及觀察網游責任險的實質運行結果后才能有一個結論。
綜上所述,網游責任險的確從保護網游用戶利益的角度入手,為用戶權益保障這一網游業老生常談的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然而,單憑網游公司與保險公司尚難建立起完善網游責任保險制度,喝到飽這一切需要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的跟進,尚能起到網游責任險的實質作用。
我們都知道,Android在智能手機界發動的的圈地運動,其最大的原動力在于免費開源的口號,使用Android OS,則意味著手機生產廠家將不用再交付高昂的OS授權費用,在Android的開始之初,則確實是讓不少手機生產廠家嘗到了甜頭。
但現在,不少手機廠家都慢慢地感覺到先甜后苦的味道了,因為那些專利巨鱷們,已經把其觸角延伸到已經羽翼豐滿的Android OS領域(不排除他們有養肥Android OS,再慢慢剝削的策略)。
我們知道三星已經為Android OS向微軟交付每年超過12億美元的專利授權費用,而且微軟也表明會向其他使用Android OS的廠家提出訴訟, 同學會聚餐更禍不單行的是,蘋果也準備從Android的口袋中拿錢,如果蘋果和微軟都在專利戰中獲勝,原本免費的Android平臺就可以比iOS還更貴了,看來Google最近狂招律師,還真是不無道理啊。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物聯網要迎合民生時代到來

  環保物聯網,當值無愧應是最具民生導向的物聯網應用領域。在胡錦濤總書記的七一講話中,關注民生正在成為黨和政府工作的著力點和重點,物聯網作為號稱新的信息技術浪潮,顯然最有必要再社會民生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自今年以降,有點冷落的物聯網除了開始炒作細分領域的概念之外,鮮見有有力度的新的應用領域出來,不過我們看到在工信部和山西經信委主導下,山西計劃未來三年投資26.5億元,用于“完善對環境質量、污染源、風險源等三類重點監測對象的感知”。
數字有零有整,提升目標很明確,時間計劃也清晰,這實在是一個物聯網在民生領域應用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碧水藍天,喝干凈的水,喘新鮮的空氣,是人之生存之最大基本條件。
食品溯源,當之無愧也應是最具民生導向的物聯網應用。食品安全問題已經不只是毀在當代的問題,他們正在毀著未來三代,從吃的到喝的,從早餐到晚餐,在中國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很欣喜,我們看到工商部門的十二五有了規劃,可惜端到端的流程,必須打破部門分工,實現信息共享,從農業部、質檢總局、到工商總局到稅務局,要從生到死一條龍才行。
誰能用物聯網搞定這個,那不敕于再造我華族。
城市管理,數億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給我們的城市發展帶來了諸多問題,從供排水到交通,從供電到自來水,從教育到衛生,沒有一項不是過載的,這既有管理理念設計理念的落后,也有技術的支撐不足。可惜,在城市管理里面一談物聯網就是視頻監控,全是防民防川,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壓制問題。
車聯網,說起這詞就有很多人抑制不住的沖動。已經突破兩億的機動車,如果全能聯網起來,將是多么宏偉的場面?改善城市交通系統運行效率,提高車輛運營效率,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都是很有價值的事情。可是現在很多人一天車聯網,就是要怎么怎么賺錢,而置民生與不顧,實在有違和諧社會初衷。
智能小區(智能家居),也是很火的概念,盡管從民生角度看,他是離市民最近的民生物聯網應用,可是由于概念太超前,而且不知道技術最終的價值落腳點,顯得還只是曲高和寡的東東。與其他幾個比起來,這是小家的范疇,顯然不善于社會大民生。
當然,還有很多民生類的物聯網應用正在勃興,更當然,也有很多的房地產化的物聯網應用也正在勃興,但是沒有民生的支持,以資源枯竭為代價的物聯網應用必將不能持久。
物聯網只有以民生為導向,才能找到自己更廣闊的空間。
我承認Linkedin的發展很快,最近在美國超過了MySpace成了老二,但是最近《福布斯》雜志撰稿人海頓·薩烏夫尼斯(Haydn Shaughnessy)卻說這家網站必將成為美國社交網站的老大。這讓我覺得《福布斯》雜志有些忽悠人,或者有誤導的嫌疑。
一、Linkedin最近成美社交網站的老二時光飛逝,世事變遷,互聯網領域也不例外,這不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最近就突然發力。北京時間7月9日凌晨消息,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已超越MySpace,成為美國訪問量第二大的社交網站。
LinkedIn今年5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拉動訪問流量大幅增長。今年6月,該網站的獨立用戶訪問量創下3390萬的歷史最高紀錄;相比之下,MySpace的獨立用戶訪問量從5月的3490萬下滑至3350萬。這意味著LinkedIn已成為美國訪問量第二大的社交網站,僅次于 Facebook。
這家公司的營銷做得不做,其被宣稱可能是今年IPO規模最大的一家社交公司。在將IPO發行價定在每股45美元后,LinkedIn 5月19日在紐交所的開盤價達到了每股83美元,這使得LinkedIn估值達到78億美元。在第一天交易中,LinkedIn的股價一度最高達到122.70美元,估值超過100億美元。這一切讓他們底氣增加不少。
二、《福布斯》雜志認為其能成為老大然而,它剛超過MySpace成為老二,業內知名雜志《福布斯》撰稿人海頓·薩烏夫尼斯(Haydn Shaughnessy)就說這家網站必將成為美國社交網站的老大。這讓人聽起來似乎熱血沸騰,那么讓我們聽聽《福布斯》雜志的理由。
該雜志承認,LinkedIn將其過去三年的迅速崛起歸功于經濟衰退--隨著失業人數增多,人們到LinkedIn網站尋找就業機會的頻率就會上升。但眾所周知,LinkedIn還在將一個求職網站打造為日趨重要的內容網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但該雜志稱,LinkedIn仍然可以不斷壯大,以下即是我的理由。Facebook主要是在熟人之間建立聯系,給本已存在于他們社交圈的人群建立聯系。根據我的經驗,Facebook的確沒有幫助用戶發展聯系并不緊密的圈子,也沒有將用戶引薦給他們不認識的人。運營有 Myvirtualneighbor網站的艾米特·梅赫塔(Amit Mehta)認為,結識你原本不熟悉的人對社區的活躍至關重要。
該雜志撰稿人還說,我們每日面臨的難題是,如何獲得可靠的引薦,與陌生人建立基本的信任,了解一家本不熟悉的新公司的潛在發展機遇 義式料理。這些功能雖在求職時體現地不太明顯,但在創造商業機遇方面卻顯而易見。LinkedIn應該成為鞏固不緊密關系的完美站點,從而創造新的商機。隨著經濟活動日趨分散,傳統行業走向衰敗,只要能提高發展和利用微弱聯系的商業技能,流動性更強的企業“操作系統”就會發展壯大。這是我認為LinkedIn會越來越成功、我們應深入理解其潛力的理由。

互聯網現在被許多人認為是可以表達“民意”的地方

  甚至有越來越多的政府官員也相信這一點,因而強調要和網民溝通,要傾聽網民的意見。但是這種想法用意雖好,卻是建立在兩個錯誤的基礎之上的。
互聯網在今天許多中國人頭腦中的錯誤印象互聯網最初進入中國時,它曾經是百分之百高科技的象征,只有在某些高級科研機構才能夠接觸到它。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工作,作為“中央直屬機關”的上海天文臺,那時已可使用互聯網。但那時“上網”可不是一件等閑之事,必須在被當作“機要部門”的計算機房才可以上網,進第一道門要脫鞋并換上專用的拖鞋,進入安靜的、有專人管理的機房之后,我們只能在早期那種沒有硬盤的終端上,與國際互聯網連接。給遠在美國或北京的同行發送一份“電子郵件”,還是一種陌生的、帶有一點刺激性的體驗。早期的電子郵件只能使用英文。
上面這幕場景,給許多人留下了一個深刻印象--只有科技精英才有可能成為網民。
但是,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遠遠超出人們最初的想象。短短十幾年時間,互聯網以驚人的速度在中國普及。由于互聯網發展實在太快,那種“互聯網=高科技”、“網民=科技精英”的早期印象,仍然殘留在許多人的腦海中。所以“網民”這個詞匯,與“股民”、“彩民”、“煙民”、“市民”等等詞匯所喚起的聯想是不同的,“網民”聽起來更現代、更科技、更高級,更容易讓人產生“IT行業”、“科技精英”之類的聯想。有些官員在上述早期印象的影響下,也經常將“網民”意見看得比“市民”意見更重要。而作為“網民”似乎也就比作為“市民”更光榮些。
然而,實際情況已經完全不是如此。CNNIC的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每年發布兩次,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領域的權威報告之一。在2011年1月發布的《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一系列統計數據顯示了目前中國網民的成分構成:
從收入上看,66.8%的網民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從學歷上看,互聯網使用者正迅速向低學歷人群擴散。大專及以上的網民比例,已經從1999年的 86%迅速下降至2010年的23.2%,目前約77%的網民只有中等及以下文化程度。這些數據表明,規模已達世界第一的中國網民,其主體已經演變成低學歷低收入群體。
CNNIC報告的上述數據僅僅反映了上網人群的構成,欲據此來考察民意,還需要考慮另一個因素:什么樣的人更愿意在網上表達意見--特別是用發貼、跟帖、轉發微博之類的方式表達意見?這方面我沒有看到專門的調查報告,但是從身邊的情形來推測,結論是高學歷高層次高收入群體明顯更不愿意在網上發表意見。例如,我比較熟悉的兩類人群:“專業技術人員”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第27次CNNIC報告中這兩類人群之和只占網民總體的14.5%),其中極少有人熱衷于在網上發貼、轉貼之類的行為,他們主要只是將互聯網作為通訊和查閱資料的工具。
忽視網民成分這一事實,構成了認識網絡民意的第一個錯誤基礎。如果我們要考察互聯網上的民意,那么糾正“互聯網=高科技”、“網民=科技精英”的早期印象,正確認識今日網民的成分構成,就是必要的前提之一。換句話說,如果網上真的能表達民意的話,絕大部分表達的也是中等以下學歷的低收入人群的民意。而事實上,就連這一點也無法成立。
匿名狀態下發表的意見能否視為真正的民意?
為什么即使只將互聯網上的民意視為“中等以下學歷的低收入人群的民意”,還是無法成立?
因為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經常被忽略,即網民參與網上活動是匿名的。
這構成了我們認識網絡民意的第二個錯誤基礎。
常識告訴我們,一個人在匿名情況下,通常會表現得更憤激、更極端、更不負責任。在匿名情況下,有些人在網上的表現可以突破人格底線。今天的互聯網之所以被許多學者斥為“垃圾場”,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已經成為許多網民發泄的場所。
在網上瀏覽,總能發現有人在跟帖或者評論中用不堪入目的語言發泄自己的情緒。在一些個人博客和論壇上,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和惡意詆毀的現象比比皆是。網民在對事實真相毫無了解的情況下,就任意辱罵當事人。附帶指出,人肉搜索也是一種非法行為,網民們的搜索并沒有得到任何合法的授權,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暴力。網民們之所以敢于實施這種暴力,就是因為他們處在匿名狀態中。網絡匿名給了他們一種安全的錯覺,使他們相信在網上隨意發泄、造謠傳謠、發起人肉搜索等等,都可以不負任何責任。
舉個簡單的例子,朱學勤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結果大群網民在評論中對他破口大罵,語言惡毒下流至極,簡直不堪入目。可是如果他們和朱學勤教授面對面時,又有幾個人會有勇氣將那些惡毒下流語言說一遍?事實上,他們當然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所以這樣只是匿名狀態下的發泄而已。我們能將這樣的發泄當作民意嗎?
實名制下的網絡民意展望網絡實名制的想法已經被不少學者認可,并呼吁實施。此事對于形成真正的網上民意是有利的。因為實名上網之后,網民不再能躲在“馬甲”背后隨心所欲,他們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這樣,非但網民在網上表達的意見更認真負責,更具參考價值,因而將更接近真正的民意,而且還會帶來另一個重要變化--網上的謠言、誹謗、垃圾信息、人肉搜索、網絡詐騙等等也會下降,網絡環境將明顯優化。
但對于網絡實名制,網上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反對意見,認為這會破壞言論自由。這個想法其實是因為沒有對問題深入思考--網上最常見就是不愿意深入思考問題。
“言論自由”這個概念提出和實行的時候,世界上還沒有互聯網,也沒有網絡匿名,言論自由怎么可能竟會需要用網絡匿名來保障它呢?也許有人會說,中國的國情不同,中國的言論自由需要用網絡匿名來保障。但事實上,網絡匿名在今天的中國并沒有保障某些人士所期望的言論自由,它實際上只是保障了謠言、誹謗、垃圾信息、人肉搜索、網絡詐騙等等行為的自由--使得這些行為的風險很小甚至為零。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網絡真的能夠反映網民主體的民意,就應該推進網絡實名制。
當然,如果從社會安定的考慮出發,愿意保留網絡作為網民發泄的場所,亦無不可。但這樣就不應指望從網上了解到真正的民意。而且還要付出助長文化低俗化的代價--但這已經不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了。
我承認Linkedin的發展很快,最近在美國超過了MySpace成了老二,但是最近《福布斯》雜志撰稿人海頓·薩烏夫尼斯(Haydn Shaughnessy)卻說這家網站必將成為美國社交網站的老大。這讓我覺得《福布斯》雜志有些忽悠人,或者有誤導的嫌疑。
一、Linkedin最近成美社交網站的老二時光飛逝,世事變遷,互聯網領域也不例外,這不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最近就突然發力。北京時間7月9日凌晨消息,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已超越MySpace,成為美國訪問量第二大的社交網站。
LinkedIn今年5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拉動訪問流量大幅增長。今年6月,該網站的獨立用戶訪問量創下3390萬的歷史最高紀錄;相比之下,MySpace的獨立用戶訪問量從5月的3490萬下滑至3350萬。這意味著LinkedIn已成為美國訪問量第二大的社交網站,僅次于 Facebook。
這家公司的營銷做得不做,其被宣稱可能是今年IPO規模最大的一家社交公司。在將IPO發行價定在每股45美元后,LinkedIn 5月19日在紐交所的開盤價達到了每股83美元,這使得LinkedIn估值達到78億美元。在第一天交易中,LinkedIn的股價一度最高達到122.70美元,估值超過100億美元。這一切讓他們底氣增加不少。
二、《福布斯》雜志認為其能成為老大然而,它剛超過MySpace成為老二,業內知名雜志《福布斯》撰稿人海頓·薩烏夫尼斯(Haydn Shaughnessy)就說這家網站必將成為美國社交網站的老大。這讓人聽起來似乎熱血沸騰,那么讓我們聽聽《福布斯》雜志的理由。
該雜志承認,LinkedIn將其過去三年的迅速崛起歸功于經濟衰退--隨著失業人數增多,人們到LinkedIn網站尋找就業機會的頻率就會上升。義式料理但眾所周知,LinkedIn還在將一個求職網站打造為日趨重要的內容網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但該雜志稱,LinkedIn仍然可以不斷壯大,以下即是我的理由。Facebook主要是在熟人之間建立聯系,給本已存在于他們社交圈的人群建立聯系。根據我的經驗,Facebook的確沒有幫助用戶發展聯系并不緊密的圈子,也沒有將用戶引薦給他們不認識的人。運營有 Myvirtualneighbor網站的艾米特·梅赫塔(Amit Mehta)認為,結識你原本不熟悉的人對社區的活躍至關重要。
該雜志撰稿人還說,我們每日面臨的難題是,如何獲得可靠的引薦,與陌生人建立基本的信任,了解一家本不熟悉的新公司的潛在發展機遇。這些功能雖在求職時體現地不太明顯,但在創造商業機遇方面卻顯而易見。LinkedIn應該成為鞏固不緊密關系的完美站點,從而創造新的商機。隨著經濟活動日趨分散,傳統行業走向衰敗,只要能提高發展和利用微弱聯系的商業技能,流動性更強的企業“操作系統”就會發展壯大。這是我認為LinkedIn會越來越成功、我們應深入理解其潛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