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互聯網電視在疏不在堵

  導語互聯網電視行業似乎未受到廣電總局日前叫停互聯網機頂盒的影響,各方均是信心滿盆,動作不斷。這一方面彰顯了互聯網電視客觀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參與各方寄希望形成以自身為主導的互聯網電視產業鏈體系。中廣研究認為,互聯網電視監管政策不可缺失,否則是會無序發展,但政策應注重引導行業向健康、合理、有序方向發展,而非遲滯其進程。
互聯網電視在疏不在堵本周,華數傳媒與盛大網絡簽署協議,雙方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展開與互聯網電視的相關運營。盛大網絡擁有充足的游戲、文學等互聯網內容資源,華數則擁有TPTV、手機電視、互聯網電視的播控平臺以及數百萬有線電視用戶,雙方將通過盛大的內容平臺與華數的多元渠道共同推廣互聯網電視。而不久之前,華數剛剛宣布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互動電視、互聯網電視等領域展開合作,華數用戶將可以在電視上使用百度所提供的搜索、影視、娛樂、社區交流等服務。此外,華數與飛利浦合作推出網絡播放器,華數將利用其互聯網播控與內容平臺為飛利浦互聯網電視用戶在線內容支撐。華數的這一系列動作表明其將堅定不移向內容運營平臺轉型,而不再僅局限于有線電視業務。
無獨與偶,通過與南方傳媒合作拿到互聯網電視牌照的優朋普樂CEO邵以丁在做客騰訊“微訪談”時表示,互聯網電視政策不會危及互聯網電視發展,優朋普樂幾乎與所有的主流電視機廠商都有實質性接觸,并計劃于年底與至少6家電視機廠商合作推出互聯網電視形態產品。邵以丁在訪談中多次表達了對互聯網電視產業前景的看好,優朋普樂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
相較于上述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廠商的動作,試圖改變傳統電視產業鏈中終端制造者角色的電視機廠商則一直把希望寄托在互聯網電視上。本周三,TCL、海信、長虹宣布發起成立“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中智盟)”,建立中國智能電視產業統一、互通、開放的技術體系。其背后還是電視機廠商希望借助于互聯網電視轉型為平臺運營商,向產業鏈上游挺進。
互聯網電視產業似乎并未受到廣電總局叫停以樂視TV為代表的互聯網機頂盒影響,牌照商、內容商、終端廠商等產業鏈參與各方仍舊看好互聯網電視前景,并為此不斷“儲備糧草”,以期占據主動。正如中廣互聯@CEO曾會明在中廣微博所言“在網絡及終端技術加速發展之下,內容與渠道的多元化交叉將成趨勢,走向跨媒體、全媒體、全業務的運營,#盛大牽手華數#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的一朵浪花。輔以資本的介入,整個產業的活躍度提升,產業鏈各方的紛爭與合作,都在為下一波的行業格局尋找自己的高地,大戲還剛剛開始”。
中廣研究認為,互聯網潮流不可逆轉,特別是互聯網視頻(OTT)的崛起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網易進軍視頻市場、電信三巨頭殺人視頻戰場等行業性事件均說明了此點。在此背景下,已經進駐PC、移動終端的以互聯網視頻為代表的互聯網內容向電視屏幕的滲透遲早會發生。無論從用戶角度還是產業角度來看,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等存在客觀的市場需求。
雖然總局出臺的互聯網電視新政遭到部分人士質疑(詳見中廣互聯微綜述:互聯網電視新政出臺),認為這阻礙了融合業務的創新與發展。但中廣研究認為,互聯網電視監管政策不可或缺,否則會出現“聽話的吃虧,不聽話的悶頭賺錢”的局面,也不利于互聯網電視產業在標準、業務、分工等方面形成規范,最終形成大家各干各的,整個產業形不成合理的商業模式與利益分配機制,造成無序發展的局面,而總局的這次新政也部分起到了此作用。
但政府思維與社會管理要與時代共同進步,在互聯網電視監控上,需要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合力凈化互聯網內容,防止非法違規的內容在互聯網傳播,而不是現在的廣電總局管不了互聯網內容,只能在最難監管的傳播渠道/終端上下功夫,因為渠道與終端形態是越來越多樣化的。因此,政府各部門應該協調、統一與配合,側重于源頭的內容監管而非傳播渠道監管。廣電總局在制定互聯網電視政策時,則主要注重在客觀需求條件下調和各方利益關系,引導行業向健康、合理、有序方向發展,而非在渠道控制思維下遲滯互聯網電視的發展。
另據悉,總局關于互聯網電視機頂盒業務管理細則將于近期出臺,把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納入到現有互聯網電視播控平臺的統一管理體系之下,這是一個積極信號。
有線電視運營商的出路OTT視頻借助互聯網電視爭奪用戶,這將對有線電視運營商的視頻業務構成嚴重威脅。2011年7、8月份,美國電視運營商財務季報陸續出爐,美國主要付費電視用戶2011年Q2減少19.3萬用戶。具體到有線電視行業,有線電視前4大運營商Comcast、Time Warner Cable(TWC)、Charter、Cablevision訂閱用戶分別減少23.8萬、13萬、7.9萬、2.3萬戶。中廣研究估算,整個第二季度美國有線電視行業訂閱用戶數大約減少70萬,流失率大約在1.2%。OTT視頻來勢兇猛,以Netflix為代表的網絡視頻商風光無限,所以美國有線電視訂閱用戶數近年持續下降的結果并不令人意外。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審視,我們發現OTT視頻對有線電視運營商似乎并未有太大影響。財報顯示,各有線電視運營商在電視訂閱用戶減少的同時,寬帶用戶數與VOIP用戶數均呈現增加趨勢。以Comcast為例,寬帶VOIP用戶數分別增加14.4萬、19.3萬戶,這帶動其有線業營收從一季度的90.84 億美元增加到二季度的93.41億美元,反映出單用戶ARPU值上升。
另外財報還顯示,有線電視運營商的視頻收入隨著訂閱用戶的減少反而是增加的,Comcast視頻收入從第一季度的48.91億美元增加到第二季度的 49.41億美元,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視頻單用戶的ARPU值。這表明,相較于流向單月訂閱費不到10美元(最近剛提價到16美元)的Netflix平臺,有線電視運營商主要流失的是低端用戶。
以上數據表明,有線電視運營商一方面通過向寬帶、VOIP以及互聯網業務轉型來提高總用戶規模,一方面通過提供高清、點播、優質內容等形式提高視頻用戶ARPU值,這些手段有效抵擋了OTT視頻的沖擊。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美國有線電視運營商并非完全的互聯網化,畢竟網絡視頻的商業模式還沒法與成熟的Pay-TV模式相提并論,貿然的互聯網化會面臨內容廉價化風險。美國有線運營商應對OTT視頻威脅的應對舉措從本質上還是混合電視運營思維,即在核心視頻業務基礎上增加互聯網體驗。
在NAB2011(美國有線電視展)上,Comcast推出創新戰略應對互聯網挑戰。其CEO Roberts強調,Comcast的視頻服務是基于自身的封閉網絡而非互聯網,但結合了互聯網的優點來增強交互式的用戶體驗,比如Facebook、Skype等互聯網元素。
從世界范圍來看,以HBBTV為代表的混合電視運營模式越來越得到傳統電視運營商的青睞,除了Comcast之外,西班牙、德國、法國與荷蘭等國家的運營商均推出了相關的應用服務。混合電視既保留了傳統的廣播式電視的優點,也引入了互聯網元素,兩者的有機結合能夠充分發揮廣播與IP式網絡的優勢。另外,采取混合電視的運營模式也能夠給傳統電視運營商在擁抱互聯網過程中能夠平滑的過渡。這一點能夠給我國有線電視運營商在互聯網電視發展趨勢下,提供些許思考與借鑒。
結語互聯網電視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賴于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只有這樣各方才能在平等的舞臺上競爭,贏者光明磊落、輸者也將心服口服。
我國不利于互聯網電視產業發展的環境在于參與方之一的有線電視運營商始終缺乏互聯網資源,這極大限制了其市場競爭力。雖然雙向網改部分程度解決了這個問題,高清互動電視增強了有線電視運營商的競爭力。但是相關的互聯互通與平等網間結算政策一直得不到執行,這讓有線電視運營商在與互聯網電視競爭中,起始就處于極端不公平局面。互聯網出口、IDC等應該成為有線電視運營商參與這場“戰爭”的“基礎彈藥”。
近日,業界風傳國網公司即將掛牌成立,雖然成立時間從7月推遲到8月,再到9月、年底。但國網公司的成立即將成為現實,只是時間問題。國網公司成立的意義在于,長期分散的有線行業有了統一的運營主體(即使是形式上的),國網公司與電信運營商處于對等行政級別,這將幫助有線運營商在IDC、互聯網出口以及ISP申請等方面提供便利。之前存在電信運營商即使給予有線互聯網出口等資源,也存在資格主體不清的局面。
多說一句,對于國網公司成立,中廣研究認為應該關注資本層面,注資方式與上級管理部門很關鍵,這決定了其與三大運營商的關系以及在三網融合中的定位。而在業務層面上,國網公司成立短時期不會對有線行業有太大影響,畢竟省網整合還需要時間,部分市網、農網等整合也未啟動,國網公司將花費較長時間理順網絡整合,業務整合不會太深入。
最后做一下預告,第三屆三網融合中國峰會將于2011年8月25-26日在北京舉行。峰會邀請眾多嘉賓就三網融合的政策趨勢、試點情況、業務與應用、大視頻市場等大家關心的議題展開演講討論,推動三網融合腳踏實地的前行。中廣研究也將在會上發布最新研究成果《2011中國三網融合產業研究報告》,對快速發展的三網融合市場做了盤點、分析與展望。這對各位三網融合參與者而言,是一次難得的溝通與交流的機會。
昨天凌晨,知名打假人王海在自己的新浪微博“王海熱線”上發布了一篇名為《王海報告--蘋果涉嫌在中國以翻新iPhone4冒充新機出售欺騙消費者》的博文,質疑蘋果零售店將iPhone4翻新機作為全新產品出售。
王海稱,他已經以代理人的身份向西城區人民法院快遞了起訴書,將起訴蘋果公司。截至昨晚,蘋果公司未對此作出回應。
>>博文爆料保修期與銷售日期不符王海在博文中說,消費者劉女士和吳女士分別于今年7月9日,在西單大悅城的apple store零售店,以4999元的價格購買了黑色16G的iPhone4手機各一部,并將購物小票的照片公布在了博客上。圖片中的購物小票上顯示,兩位消費者的購物時間分別為當天14點28分和15點03分,一位顧客除iPhone4外還購買了iPod和iPad各一部。
將圖片上顯示的手機序列號在蘋果技術支持網站進行搜索,可以發現這兩部手機的保修期到期日分別為2012年1月28和2012年4月26日。而iPhone4正常的保修期應為一年,也就是說,劉女士和吳女士購買的手機保修到期時間應為2012年7月。
據此,王海稱“我有理由懷疑,其他iPhone4退換機翻新后又以全新商品身份賣給了中國消費者”。他認為:“蘋果公司涉嫌將翻新商品冒充全新商品欺詐消費者獲取非法利益,應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第十一條、第三十五條 免洗餐具、第四十九條和《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修正)》第十四條的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王海受訪如果屬實就是嚴重歧視昨天下午,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王海。王海稱,兩位消費者是7月20日左右通過“王海熱線”與他取得聯系的。“蘋果在中國一直是供不應求,黃牛也都發了一筆小財,是有用翻新機賣給消費者的可能性的。我們目前認為蘋果肯定是將翻新機作為全新產品賣給消費者了。”
王海告訴記者,他已經于前天下午將訴狀通過快遞寄給西城區人民法院,他將以代理人的身份起訴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王海的助理向記者提供的起訴書顯示,原告共有四項訴訟請求:一、請求判令解除雙方的買賣合同,收繳涉案商品,返還購手機款4999元,增加賠償 4999元;二、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誤工費1000元(按照3天計算),公證費1000元,以上一、二項請求數額合計11998元;三、請求判令被告對原告當面賠禮道歉;四、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王海說:“目前就等法院立案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