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誰是電子商務的王道?

  
近日有新聞報道說,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民營快遞對外透露了自建電子商城的消息。也就是說快遞物流商們也不甘寂寞,開始進入電子商務銷售平臺領域。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中國電子商務10多年來的發展歷史,其中第一個階段是從互聯網進入中國到2003年。在2003年之前的諸多中國電子商務網站都在玩概念,或者說基礎條件不具備,諸如8848、E國、美商網等,而且在2001年受到互聯網泡沫的影響,大部分都倒閉了,或者賣掉了,一時間讓大家聽到電子商務就聞風喪膽,當然,有幾家企業堅持了下來,如阿里巴巴和當當。
第二個階段是2003年到2008年。2003年的非典之后,網絡市場出現了變化,非典催化了網購市場的發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開始復蘇。這期間,電子商務多種模式的孵化,讓互聯網市場成為一個繁花似錦的行業,但是電子商務并沒有成為互聯網行業的主流模式,因為這期間,SP、網絡游戲、搜索、IM等其他模式紛紛融資和上市,成為資本的主角成衣批發,而對于電子商務還處于一種摸索試探狀態,但電子商務的幾個基本條件在這個階段慢慢成熟,如支付手段、物流快遞等。阿里巴巴在這個階段發展迅猛,B2B香港上市,淘寶的C2C干倒了易趣,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成為電子商務領域最強大一個派系。
第三個階段是2008年至今,凡客誠品、京東商城等眾多大規模電子商務企業的崛起,同時淘寶網也開始增加B2C淘寶商城的新項目,眾多VC紛紛大筆投資,廣告漫天鋪地,一時間成為排在汽車廣告之后的第二大廣告投放商。電子商務的模式也不再單純是產品細化,營銷模式上也有創新,團購營銷、限時折扣等,其中團購表現尤其突出,到今天,團購還是互聯網最熱門的投資對象之一,雖然泡沫已經蜂擁而起。
從2011年開始,電子商務出現了兩個新的大變化,一個是傳統制造型企業開始關注,另外一個是快遞物流商們也開始關注,這是一種新的變化。電子商務最核心的三要素是:賣什么、怎么賣、怎么交易,匹配的就是:產品、營銷和物流三大體系。之前玩電子商務的都是互聯網“純種”模式,就是玩營銷,制造型企業和快遞物流商都是支持體系超大尺碼服飾,不是操控方,現在其他兩方要進來了,市場就會發生質的變化。
傳統的品牌商對電子商務其實有抗拒的心理,因為網絡賣的都是便宜貨,在同一品牌下,線上和線下價格體系的沖突必然會導致品牌商面臨取舍的問題,所以很多品牌商網絡上賣的都是尾貨、舊貨。而制作型企業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沒有品牌包袱,而生產資源又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想想多年來已經為品牌商生產了這么多商品,利潤率那么低,現在也該為自己生產了,況且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代工這個生意必須要走轉型的打算。
而快遞物流商的情況如何呢?手里有大量的工人,每天為營銷商快遞無數的貨品,掙得都是十幾塊錢的功夫費,看到營銷商肥的流油,大量的VC一批批的進來,其實他們心理也早就打算好算盤了 內衣褲批發。海航快遞的某高層就對媒體說:“我曾倡導過一種‘快遞營銷’模式,將快遞企業積累的大量客戶資料視作潛在營銷對象,現在快遞企業進軍電商利用的是這樣一種平臺。一方面希望通過搭建營銷平臺,為下游配送形成自己的貨物渠道;另一方面,可通過快遞的客戶資源,與商城進行推廣的互補、定向營銷。”簡單地說,快遞物流商們的想法就是我們的工人不再是快遞員,要轉變為銷售經理,結合線上商城和大量的歷史客戶資源,服務會更加周到,營銷效果也就出來了,那么,我們有什么理由不進軍電子商務呢?
電子商務發展到今天,其實已經開始進入白熱化的階段,這個階段將會讓電子商務快速搶占傳統商務的市場份額,就如同當年的電燈搶占煤油燈的市場一樣 服飾批發切貨。產品、營銷、物流,三大體系都有王者企業,到底誰是最后的贏家,我們慢慢看風景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