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互聯網企業趕考上市 泡沫來襲?

  
年,中國接入互聯網,1996年,互聯網開始民間化、商業化和市場化。
年——2000年:投石問路伴隨1999年,中華網在納斯達克的成功上市,開啟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趕考上市之路。
對新浪、搜狐、網易門戶們而言,2000年可謂“流血上市”,趕上互聯網泡沫破滅、納斯達克崩盤之際,除了概念,一切都是浮云,直到“挺尸”到2002年,網絡游戲、SP、網絡廣告等模式才拯救了中國互聯網,于是第二波上市風潮開始了。
年——2005年:走向成熟年年底,攜程上市,2004年,盛大、騰訊、空中網、藝龍、九城、金融界、掌上靈通、前程無憂先后上市,這波上市潮伴隨2005年百度的成功上市,到達高潮。
年——2009年:游戲制勝年,中國互聯網迎來第三波上市風潮,2007年是游戲廠商瘋狂上市的一年,持續歸隱的史玉柱,憑借巨人在紐約主板的上市重返公眾視野,在這一年,完美世界修成正果,登陸納斯達克,網龍登陸香港創業板。連背負民族軟件大旗的金山,也憑借游戲概念上市了,當然在這一年,大俠馬云終于將B2B的阿里巴巴送上了香港資本市場。
年,是分拆上市的一年,“千年老二”的搜狐,憑借《天龍八部》終于王者歸來,分拆后的暢游在納斯達克上市,而新浪、盛大也分別依靠分拆房產業務、游戲業務而非別在美上市。
——2011年:百花齊放年,第四波上市風潮開啟,B2C電子商務、視頻概念迎來春天,“毛十八”麥考林、當當網、優酷先后上市,同期的還有易車、搜房和斯凱等。
年,國內互聯網上市的步伐并沒有放緩,360、網秦、人人網先后上市,據說而正在趕考上市中的還有開心網、土豆網、世紀佳緣等十多家企業。
歸納來看,近五年國內互聯網企業的上市具有三個特點:首先,上市的密集度、企業數量、業務模式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其次,門戶、SP等概念勢微,而網絡游戲、電子商務、視頻、社交概念風生水起,大受資本市場青睞;最后,從2010年開始,中國互聯網迎來第四輪密集上市高潮,雖然有泡沫,但離破裂還卻還很遙遠,目前充其量是泡沫積奠期。
畢竟,十多年時間,國內的互聯網分別產生了門戶、SP、網游、IM、搜索、Web2.0(視頻、博客、分類信息)、電子商務(B2C、C2C、B2B、團購)、社交(SNS、微博)、移動互聯網等概念和模式,并在各個領域中,促成了一批明星企業的上市,中國互聯網的基礎部分是穩固的。
而且,國內目前互聯網仍舊是一個大局域網,并非全球意義上的充分競爭,這使得本土企業具有天然的國情優勢,同時國內網民基數已經成為全球第一,而且增速并未放緩,移動互聯網的藍海市場競爭才剛剛開始刺青,這也是海外資本青睞國內互聯網公司上市的原因之一。
當然,針對最新這波趕考上市的企業,不能說完全沒有泡沫,例如VC蜂擁投入不差錢,融資給出的IPO天價,企業追求概念炒作和山寨、缺乏創新等,但如果說泡沫破裂,那也得在Facebook、Zynga、Twitter、Groupon、Foursquare等海外被模仿概念企業上市之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